如何給3歲以下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小早教老師

首先要對“教育”這個概念有充分的理解,然後才能進一步談“最好的教育”。

有個無法掩蓋的事實:不少父母生下孩子後,都只有養,沒有教;或者反過來,過度教育。當然,他們都愛孩子,但只有在孩子3週歲進入幼兒園後,才明白原來孩子需要的教育是什麼。儘管如此,大家對“教育”的理解仍然不甚了了,有些父母以為教育就是教孩子畫畫、做手工、認字和寫字,特別是針對3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父母會認為就是“管教”——管著孩子的行為,讓他不敢做錯事,要做聽話的乖孩子。

現代大腦科學的研究已經全面揭開了孩子成長的謎團。決定孩子未來的升學與事業發展的是“擁有一顆好使的大腦”。這話怎麼說呢?如果孩子在嬰幼兒階段獲得合理、可行的大腦神經系統的優化與功能統合的訓練,那麼,孩子的心智發展、認知經驗和情緒智能都獲得最佳的發展,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在觀察力、思考力和動手能力、社會智能都達到一定的水平,那麼,在進入小學後,學習能力優於同齡兒童,就能“贏在起跑線上”,就算學習上不能“一馬平川”,也因為獨立思考能力較強,能夠克服一道道難關,成為優等生。

不過,大腦的優化與神經系統的統合訓練有個敏感期,就在於0-3歲階段。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搭建神經系統的“神經元”還處在發展的重要階段,必須通過對感覺器官(五感及本體感)的有效刺激來促成神經元之間的相互連接,同時,也要藉助這種刺激,進一步在神經元間搭建神經系統,激活大腦的功能。由於這項訓練必須在0-3歲實行,所以我們稱這個階段為“大腦神經系統的優化與功能的統合的黃金期”,如果父母無作為,讓小寶寶錯失了這個“黃金期”,孩子的能力發展就會被耽誤。

所謂“通過感覺器官對大腦進行有效的刺激”這句話說來簡單,但父母卻有許多必須學習的作為。因為這種感官的刺激必須通過遊戲與活動來達至,怎麼做才能做到恰到好處,是教養智慧的基礎。我在討論“給予孩子有質量的陪伴”時經常用上“不教而教”這個概念,就是在強調這階段的“教”必須是自然的,因勢利導的,不是平常所說的“教育”。


陳禾

教育來自於生活,三歲以下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和孩子一起幸福的生活。

孩子在三歲之前,是行為習慣和心理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正所謂三歲看老,那麼我們家長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呢?

1、家長的言傳身教很重要。三歲以前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強,會觀察父母的言談舉止,然後做出模仿,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很多行為習慣,直接影響到孩子。

2、不要溺愛孩子,俗話說得好,嬌子如殺子,對孩子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感恩之心,對物質的索取無度等壞習慣。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一個人的獨立自主的能力,關乎將來在社會上能否生存,能否幸福的生存。

4、不可替孩子規劃孩子的人生,也不可把自己的夢想加到孩子頭上。家長要做好指導的角色,而不是決定的角色,凡事讓孩子多思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5、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慢慢的喜歡讀書,喜歡動手動腦,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6、讓孩子懂得愛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知道,對父母感恩,知道對小朋友們有一顆愛心。

三歲之前的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飯,享受物質的豐富,而是讓孩子慢慢去知道,無論你出身貧窮,還是富有,都要不斷的去完善自己,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


虎子看教育

題主的問題,題主自己已經回答了很多,說的也很對。我就不一一重複了,下面就再補充幾點:

1.不要打擊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雖然還很幼小,但他(她)同樣擁有自尊心,他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和信任。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表現的更是強烈。所以,在孩子遇到問題和難處時,要讓孩子知道,家長相信他能做好,並幫他找出問題的根源,與他一起尋找解決的方法和方式。問題一旦得到解決,應立即加以表揚和鼓勵。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太嚴,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標準時“恨鐵不成鋼”,對孩子嚴加訓斥、冷嘲熱諷,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由自信轉變為自卑。

2.要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點

對於有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和智力稍微差點的孩子,這點非常非常地重要。這些孩子聽慣了大人的呼喊、斥責,自卑感很強烈,沒有自信心。想要培養他的自信心就必須從他的長處和優點中找,適時地給予他充分肯定和表揚。讓他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希望,從而激發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來。為以後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3.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個品行端正、健康、活潑和聰慧的孩子,無論到了哪裡,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在外面。都比較容易得到大人們的喜愛、讚揚和獎賞。這樣的孩子有著良好地自我存在感,有著強烈的進取精神。但要注意,不能讓他們因此而產生驕傲自滿、瞧不起別人家孩子的心態,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順利發展。

4.觀察和發現孩子的特殊才能

做為家長要時刻關注成長中孩子,對他們的言談舉止、行為動作、喜怒哀樂要十分的留意。假如發現他們對某一方面很感興趣(唱歌、跳舞、畫畫、做手工等等),就要多多鼓勵他們去做,給他們創造條件去做,說不定就能做出些成績來。就算沒出成績,相比其他孩子在這一方面也是很有優勢的。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說到這裡吧。謝謝題主的問題,我們以後見!


武器110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記得自己3歲以前的事情,但是3歲以前的教育卻會影響我們終生!如何給3歲以下孩子最好的教育?我認為就是:

1、孩子跟隨父母生活,家庭和睦溫馨,爸爸媽媽相親相愛。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閱讀、飲食、作息、行為習慣等

,這些都有從嬰兒期開始,才能習慣成自然。

3、進行早期教育、智力開發和注意力、自制力的培養。注意力關乎今後的學習能力,自制力關乎做事的成與敗。


這些方面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潤無聲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的發展和一生的幸福!

下面著重說說第1條的重要性,別讓媽媽成為親生後母!

親情是融化在血液裡的,小時候被誰帶大或者說夜裡跟誰睡就會從骨子裡跟誰親。

現在,年輕父母為了工作把孩子送回奶奶、姥姥家或是出去打工讓幼兒在家留守現象很常見。 眼前看,老人帶孩子自己挺輕鬆,但是若干年後孩子回到你身邊時麻煩就會翻若干倍地“報應”回來。孩子一下子離開最親近的人,回到“自己”家,他會一直有種自己是客人的感覺,明知道爸爸媽媽應該是最親近的人,可就是親近不起來。於是孩子可能會唯唯諾諾,跟你客客氣氣,也可能想回奶奶家回不去而跟你發脾氣,逆反不聽話。

再從父母這個角度說吧,對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心裡親的很,好不容易能天天在一起了,想好好補償一下,可是孩子不領情,會感覺跟孩子之間隔著什麼。孩子的生活習慣等很多方面會有你看不慣的,生活在一起難免發生矛盾。孩子做錯事時要教育,苦口婆心不見效後就有可能開始打罵,

孩子會有落到後媽手裡的感覺,就更加逆反,於是惡性循環!有不少家庭就發展成悲劇了:有的孩子離家出走,有的悲觀厭世自殺,有的被“親生後母”打傷打殘。

我相信沒有一個媽媽願意這樣,但好多時候我們看不透這一點,也許那些發生這樣悲劇的家庭至今還不知道禍根就是:父母在孩子嬰、幼兒期的生活中缺席,後來又生生把孩子和最親近的人(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拆散!

所以,孩子3歲以前千萬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且家庭要和睦溫馨。爸爸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爸爸愛媽媽!孩子的身心沐浴著愛的陽光成長,將來才有能力讓自己的小家庭也幸福溫馨!

上述3條都能做的,就是給了3歲以下孩子最好的教育!


七色向陽花


3歲以下孩子最好的教育是:

1.家庭環境的教育。給孩子創造一個父母相愛、和睦、美滿幸福的家庭環境,孩子長大以後會有愛心。

2.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親在日常生活裡的一點一滴,言行舉止,時刻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身心發展。

3.尊重孩子。孩子雖然小,但他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

4.遵守諾言。在孩子面前要講信用,承諾了就必須辦到。

5.多鼓勵,多誇獎孩子。對孩子少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和誇獎,孩子更有自信。


歡樂的豆豆媽

三歲以前的教育至關重要。具體育兒書其實可以之前多看一些,到孩子出生就結合養育邊帶邊看書。只帶孩子會太隨意,只照書養育又太教條,兩者互相學習借鑑。

當然最重要的是好好飲食,包括如何應對這個時期孩子的哭鬧,要抱這些要求,這些互動就在極大的塑造孩子的性格。通過與媽媽的懷抱,媽媽對各種難受,孤單,撒嬌的哭鬧的應對就在塑造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在家庭的位置,自己忍耐獨立還是控制,依賴的性格。那麼飲食對人塑造也很大,吃了什麼決定很不同的體質。

另外獨立的取物,獨立的選衣物,獨立的解決玩具等問題都是塑造孩子的過程。

和家人的陪伴相處進退,到大自然的薰陶,和周圍鄰居夥伴的招呼進退都是大學問,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健康開心xiao

俗話說三歲看老。對於三歲以下孩子的教育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孩子最好是父母帶在身邊,因為老一輩的教育觀念和我們這一代人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老人還是比較嬌慣孩子的。

2:三歲的年齡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時候,尤其是飲食習慣,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三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年紀。儘可能的多陪伴孩子,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尤其是團隊活動。

4: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益智教育66922936

三歲之前最重要誰都知道,要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恐怕就是四個字: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有多難?恐怕同於蜀道之難!最好的教育,一定出自最好的家庭,最好的家庭裡一定要有最好的媽媽。為什麼媽媽很重要?有句話叫:教育一個女孩就是教育一個民族!還有句俗語叫:爹傻傻一個,娘傻傻一窩。所以如果孩子三歲之前能由一個優秀的全職媽媽陪伴長大,這個孩子一生的基礎就奠定了!

再說說全面有多全?

1.安全教育,常識教育

2.修養教育,品格塑造

3.知識啟蒙,漢語,英語,繪畫,音樂,科學,閱讀,手工製作。

4.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專注力,邏輯能力,理解力,控制力,情緒管理。

5.運動達人,親近自然的戶外運動,在家中的親子活動等等,培養孩子手腦協調,四肢協調。

這些是媽媽必備的基礎能力,也只有這樣的媽媽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多報班,保姆帶,老人帶,都是沒辦法做到的。恐怕我寫的還不夠全面,歡迎優秀的媽媽補充!


art養育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對於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來說,能有父母時刻陪伴在孩子的身邊,這是一件幸福而又意義非凡的事。只有父母時刻陪伴,才可以及時知道孩子的需求和變化,才可以談得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