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春晚”见证新时代,刘晓庆主持拜年,多少年了

在一项 “我最喜爱的历届春晚”的观众票选评选中,1983年“春晚”以40万票高居榜首。这个结果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区区600平方米的演播室、60多位演职人员、200名现场观众——1983年的 “春晚”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第一次现场直播、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

1983年“春晚”见证新时代,刘晓庆主持拜年,多少年了

“就现场直播!”

1982年11月的一个下午,时任央视文艺部歌舞组导演的黄一鹤接到了一个任务,时任央视台长的王枫让他负责这年的春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解放思想的口号在各行各业得到了积极响应,但在宣传领域仍然到处是禁区,1978年之后连续几届迎春晚会都没有摆脱政治说教为主的特色,大部分表演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观众普遍反映缺乏气氛。怎么样才能让人耳目一新,黄一鹤感到很头疼。

需要扩充思路,重新定位。他赶紧找了助手郭璐璐,并联系了同在歌舞组的导演邓在军和时任中央警卫一师文化科长的老熟人杨勇,约着一起开会商量。几个人出了不少点子,其中就提取了要请观众参与晚会活动,进行电话点播和有奖猜谜。但如果要点播,就必须让晚会现场直播。

1983年“春晚”见证新时代,刘晓庆主持拜年,多少年了

黄一鹤连夜就找台长王枫汇报。王枫听了很高兴,答应马下召集技术部门开会研究。第二天一早,王枫通知黄一鹤:“就现场直播! ”

直播方式的确定,大大激发了几位策划成员的热情。很快,一套崭新的晚会方案就出台了。

刘晓庆在主持中给父母拜年

大年三十晚20时,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帷幕。首先是赵忠祥致开幕词,公布晚会的热线电话和有奖猜谜活动细则。然后是四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着由晚会艺术顾问之一的相声大师侯宝林讲话,再由主持人代表所在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走完了这一系列程序,晚会才真正开始。

晚会开始近两个小时,看着所有的演员和节目都顺利地进行着,但坐在监视器旁的黄一鹤心里却忐忑不安,他的脑海里始终有个担忧,那就是刘晓庆。刘晓庆是所有演员中最后一个报到的,晚会开播前四五天她才从外地片场赶回北京。性格直爽的她刚到剧组,第一句话就给黄一鹤出了个难题:“我好几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想在晚会中给爸妈拜个早年。您看行不行? ”

这个要求若是放在30多年后的今天,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但在那个年代,报幕员必须严格按照稿子念,任何个人情感的流露都是不允许的,更别说在国家级电视台节目中说自家的事了。刘晓庆的这个“小要求”让策划组的所有成员都头疼不已,为此专门开了个会商量。最后,大伙儿一致认为:从政治严肃性来说不太合适,但从个人情感出发又情有可原。而且1983年“春晚”的基调就是突出阖家团圆欢庆春节,刘晓庆给父母拜年也能算是符合精神的。可这事谁也做不了主,黄一鹤只能找主管晚会的台长王枫请示。王枫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只好转而请示时任广电部长吴冷西。吴冷西对黄一鹤说:“你必须保证 (刘晓庆)完全按准备的台词说,不要多说,也不能说错。 ”得到了领导同意,黄一鹤赶紧让主持人们设计台词。

1983年“春晚”见证新时代,刘晓庆主持拜年,多少年了

“今天是除夕之夜,我在这里向远在老家、坐在电视机前的爸妈拜个早年。 ”当看到刘晓庆在主持过程中按照台词自然地给父母拜完早年,坐在监视器旁的黄一鹤才松了一口气。

60多人撑起“春晚”

和现在“春晚”的财大气粗相比,1983年“春晚”的各项数据让人意外。整个演播厅不到600平方米,晚会的工作人员和表演嘉宾一共60多人,现场观众不到200人。对于1983年“春晚”的总费用,王枫和黄一鹤都表示不太记得了,因为当时没有服装采购费,演员、主持人都是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女嘉宾大多数是毛衣搭配西装裤或者连衣裙。男主持人和男嘉宾大多穿着中山装或者西装,都没打领带,个别人还穿着卡其布的工装,带着浓重的时代气息。同时,场地布景都是现成的,也没有花钱做焰火。

黄一鹤唯一记得的一笔开销是购买有奖猜谜环节的奖品:蓝色笔记本,每个五角钱,买了1000本,是从上海订购的。

1983年“春晚”大获成功之后,电视文艺界开始了大胆的创新,“春晚”成为了业内的改革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