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三月初八是每年“景劉莊”村的“會”,因其地理的緣故有許多的人參與,其人員參加之多是周邊少見的,當然我也攜妻一同前往遊玩····

景劉莊村——原名“竇莊”,後由於在抗日時期犧牲在此,故取兩名烈士的姓改名“景劉莊”。其中一位烈士叫“景光佩”,一名烈士為“劉兆槐”,在“竇莊”被捕,並犧牲與此,當地人們為了紀念兩位英雄,後改“竇莊”為“景劉莊”··

景劉莊據邢臺市區12公里,村中有“黃(寺)羊(範)公路”橫穿,左側有“邢長線”省道,右側有“邢昔公路”,並且有“邢衡高速”鄰村途徑。村中礦產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約20餘種,如煤、鐵、石灰岩、石膏、白雲石、金剛砂、水泥、石墨、石子等構成了基礎工業,支撐著人們的富裕發展。農副產品較多,有小麥、棉花、花生、玉米、芝麻、黃豆、高粱、豌豆、綠豆、黑豆、仙桃、蘋果、核桃、柿子、柿牛、黑棗、酸棗、酸棗面、棗仁等產品,其中以“石崗”牌蘋果馳名“冀南”···

在“會”上首先看到的是“席子”,現在的人們把“席子”都認為是南方用“蒲草”、“竹子”做的,可是在40年前,家家戶戶所有的“炕上”都是鋪的用“葦子”做的“席子”。因為邢臺曾經是“百泉之鄉”,其水草豐美,當然是盛產“蘆葦”,當地的人們不僅僅用“蘆葦葉”包粽子,並且待秋後“蘆花”飄柔、“蘆葦”幹黃後,把“蘆花”紮起來做“掃帚”、把“蘆葦”杆用大“碌碡”經過碾壓,讓“蘆葦”杆由“圓筒”狀成為“扁皮”,人們再把這些“扁皮”經過加工,編製成為日常使用的“席子”鋪於“炕”上,即“透風”又“傳熱”,並且還有“兜扶”的作用。無論是在自己家的炕上,還是在修蓋“房屋”時,還有都是不錯的使用具。當然還有歌謠讚譽:

“八方的席子,洛(lao)陽的梨,黑腦的柿子甜死人!”這也是人們在日常中對周邊特產經過多年的品評而得出的讚譽···

當然作為“蘆蓆”不僅僅是可以作為“鋪床”用具,並且還可以在生活用品上一展雄姿的,比如:小籠包的:籠屜、原來蒸饅頭的蓋,都是最佳選擇。因為蒸饅頭時是需要透氣的,不然饅頭會成為“死麵”的,並且還不會發生饅頭上有“水霧”的發生,減少了“饅頭皮了”的現象,可惜選擇的人們都已經不再使用這些最傳統最使用的材質了,也讓我們邢臺的“特產”成為了“稀罕物”。

在“景劉莊”的集市上不僅僅有“蘆蓆”,還有許多人們日常使用的“案板”、“趕杖”、等,當然在這裡的集市是看到的是許多平原所不常見的“稀罕物”,這也說明了該地域所處的位置的不發達。

在“景劉莊”探訪期間,這個延“黃(寺)至大(賈鄉)”的公路兩側,與其他村落“過會”、“趕集”一樣——沿街擺攤設點,自己叫賣,搞得這裡是熙熙攘攘的,已改往日的人希車少怪狀,當然在這裡多以人們日常所需要的日用品、玩具、吃的為主,而這裡卻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有許多的攤點是在賣“農具”!

農具——是人們最原始的改造土地、以播種糧食為主的工具,也是改天換地的主要工具。有了這些工具後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播種”種子,以維繫人們的生活。當然這也是由“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轉向“農耕文明”的開始,也是“原始社會”的終結!當然本人也收藏了部分“農具”,對“農具”也稍有了解,故此在這裡大膽地說一下相關的認識···

在人們“會使用工具”後,便知道了用“頭”去“刨坑”要比用“刀”挖掘的省事,用“犁鏵”可以“深播種子”以抗旱,用“鋤頭”可以“剷除”糧食周邊的雜草,以確保“糧食種子的營養不會被其他雜草吸收”、用“鐮刀”可以更好地收穫成熟的糧食,在“切割秸稈”時要比用“刀”、“戈”切割的快,這就是人們的“進化史”,這也是證明了人類由“野蠻”走向“文明”的“分水嶺”,當然這個具體的使用“農具”時間,依然不能確認,而社會卻在一直向前發展著···

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而“農具”在整個社會里是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的,而“農具”的更新與創造也是人類文明的展示····

而在“景劉莊”位於“丘陵地帶”,沒有更多的“大塊土地”,不能使用“機械化”設備所替代,也只能是所有傳統的“農具”在於自然坐著“抗爭”,養育著生活在這古老的土地上的人們···

由於時間有限、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也只能先說到這裡,有不到之處與謬誤之處萬望各位老師、先生們指教···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景劉莊”過會啦!——景劉莊探訪見聞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