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的褻瀆

從去年的《前任3:

再見前任》到最近的《後來的我們》,這兩年來國內愛情繫列電影似乎比較鍾情於“前任”這一主題,這類電影的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也賣空了票房,但一味的緬懷“前任”,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後來的我們》: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的褻瀆

前任可以忘記,忘不掉的是過去的青蔥歲月


《前任3》上映的時候,看哭了一大批觀眾,《後來的我們》來了,又看哭了一大批觀眾。其實,對於那些在電影一邊觀影一遍拿著紙巾擦拭眼角的觀眾而言,影片讓他們想起的,並非是他們的前任,或者前前任,他們想起的,是那段回不去的青春歲月。

青春是一段漫長成長過程,在這個成長的旅途上,我們會遇見很多人,而且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照亮了整個青春時光,這個人陪著我們走過漫長的路,彼此相親相愛,刻骨銘心,但最後,終究會走散,並且從此再難相見。這就是我們的青春,要用一個人的陪伴和成長,來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美好時光,所以,當我們看見熒屏上的孟雲和林佳、林見清和方小曉在重複我們的青春的時候,我們放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來那些塵封已久的人和事,於是淚流滿面。其實,我們早已忘記了前任,忘不掉的只是過去。


《後來的我們》: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的褻瀆

回首過去,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愛、懂得了珍惜眼前

人生每個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人停留。總有一些人來,也總有一些人離開。有些愛,是階段性的,他處在成長階段,所以你只能陪他到成熟,她需要陪伴的階段,所以你只能陪她到獨立。所以你看,這世間的愛情,能相互陪伴從一開始就走到人生盡頭的並不多。

沒能走到最後,自然是遺憾的,但成長便是如此。因為體會過失去摯愛的痛徹心扉,所以後來的我們才懂珍惜眼前,因為經歷過愛的不成熟和傷痛,所以後來我們才懂的如何去愛。可是,就像劉若英的《後來》中唱的那樣: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的我們》: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的褻瀆

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最大的褻瀆

大對數前往電影院看《前任3》或者《後來的我們》的,都是有對象陪著的,當著現任的面看著電影想起前任並哭得稀里嘩啦,這對現任一點也不公平。雖然,偶爾緬懷過去也並非壞事,但過度緬懷前任,就是對現任最大的褻瀆。

對前任難以割捨,無非兩種情況:要麼愛的太深,要麼心有不甘。但無論哪種,都不應該過度的懷念,聰明的人都是在看到這些電影時想起自己的過去淡然面對,不哭不鬧,因為聰明的人明白,摔碎的雞蛋無法還原,逝去的歲月無法回頭。

與其痛哭流涕的緬懷前任,不如好好珍惜現任。比起已經失去的,現在擁有的更值得去珍惜。對現任最好的尊重,是不提過去、不提前任,把所有的心思都擋在現任的身上,別讓前任的影子夾雜在你和現任之間,而應該是用前任教會你的去好好呵護當下。

《後來的我們》:過度緬懷前任,是對現任的褻瀆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愛到盡頭,覆水難收。面對前任,我們懷念的是那段一起走過的青春歲月,到後來,我們從那段歲月裡學會了成長、學會去愛,但人已走,情難留,那麼就請好好珍惜當下,別再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