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泰爾(前332)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地中海岸邊小島上的城邦泰爾(Tyre)擁有兩個天然良港,是腓尼基地區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為了打破波斯海軍在地中海的霸權,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一直拉攏泰爾。然而泰爾態度曖昧,在波斯和馬其頓之間搖擺不定。亞歷山大大帝好氣呀,決定教訓一下不知死活的泰爾傻逼。

然而泰爾出了名的易守難攻,像《哈利波特》裡的海上魔法監獄阿茲卡班一樣變態。這個城市的城牆最低處也有40多米高,全是貼著海岸線修的,連個登陸的灘頭都沒有。就憑馬其頓那點渣渣海軍,在城牆上開個洞都費勁。泰爾國王心想這下穩了,攆走了熊孩子亞歷山大還不是美滋滋。

馬其頓人沒日沒夜地挖土、搬石頭,工作了小半年,簡直要累哭了。終於填出了一公里長的道路。泰爾人這下傻了,眼睜睜看著50多米高的馬其頓攻城塔開過來,往城裡射箭、扔大石頭。亞歷山大很快就打下了泰爾城,殺死了6000軍人,在十字架上釘死了2000俘虜。剩下的3萬人都被當做奴隸販賣。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歷史教訓:不要因為別人打不到你就裝逼。

第一次猶太戰爭(66~73)

眾所周知,猶太人生活的巴勒斯坦地區歷史上一直被各種國家和勢力反覆進出。公元前65年,經過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托勒密王朝的統治和塞硫古王朝的佔領之後,猶太人辛辛苦苦重建的國家又被羅馬人攻滅了。羅馬人建立了猶太行省,壓榨剝削猶太人。猶太人好氣呀,明明是神選之民,打仗不是應該都有信仰加成嗎?公元66年,猶太人掀起聲勢浩大的起義,想要教訓一下不知死活的羅馬人。

猶太人憋了一個世紀的大招,放出來就沒藍了。公元70年,羅馬遠征軍大舉反擊,攻陷耶路撒冷 。此後的2年裡起義軍被花式吊打,最後撤退到名叫馬薩達(Masada)的高山要塞裡。羅馬大將盧修斯·席爾瓦(Lucius Flavius Silva)率領身經百戰,去過很多西方國家的第十海峽軍團(Legio X Fretensis)把要塞圍了個水洩不通。

席爾瓦的對策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的海拔拉到和敵人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他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命令第十海峽軍團在山的一側堆起一座對等的山。羅馬人沒日沒夜地挖土、搬石頭,工作了1年多,簡直要累哭了。

羅馬人殺進山頂的要塞,發現裡面沒有一個活人。猶太人看見羅馬人堆土山的時候就被他們的智商感動,全都自殺了。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歷史教訓:不要隨便暴露智商。

宋金戰爭(1125~1141)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北宋抗金名將宗澤的繼任者是個叫杜充的奇葩,《宋史》評價他【喜功名,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金國統治區的百姓跑來投奔宋朝,被他貼個內奸的標籤殺了;宗澤辛辛苦苦籠絡的民間抗金武裝,被他逼著岳飛當山賊鎮壓了。總之這人思維奇葩,難以理解。

1128年,金國揮軍南下。坐鎮開封的杜充慌了,想跑路。但是什麼都不做就跑路好像說不過去,而且萬一跑得太慢被追上殺了怎麼辦。杜充看地圖規劃跑路路線,突然來了靈感,決定給黃河扒個大口子,讓金國軍隊泡水。

當年11月,杜充扒開了河南滑縣附近的黃河河堤。洪水像脫韁的野狗一樣向南狂奔,一頭撞進泗水,又大力插入淮河奔向大海,此後的700多年裡淮河變成了黃河的支流,而黃河再也沒有回到河北。金國人畢竟不是弱智,看見發洪水不會往洪水裡鑽,大不了等水退了再進軍就是了。總之這事兒沒給金國人造成任何傷害。而宋朝百姓可被杜充給害慘了。洪水流經的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一帶淪為澤國,死者無數,大批百姓無家可歸。雖說靖康之變後經濟重心南移算是歷史的潮流,但是像杜充這樣把本來富庶的地方變窮,強行推動一波歷史的潮流,還真是前無古人。

杜充闖了大禍,索性辭職不幹了。然而同樣是跑路達人的宋高宗對他十分器重,不讓他辭職,還給他加官進爵【朕憂未濟之難,思得非常之佐。永懷人傑,久去朝廷。輟茲銷鑰之嚴,付以樞機之重。具官某剛明不撓,沉鷙有謀。徇國亡家,得烈丈夫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比守兩京,備更百戰。夷夏聞名而褫氣,兵民趨死而一心。與其統方面而保國都,孰若委腹心而還廊廟】 。杜充發現皇帝居然比自己還奇葩,這國家吃棗藥丸。沒過兩年就投降了金國。

前文說到杜充讓整個國家為自己的奇葩行為買單是【前無古人】,聰明的你一定知道後面那個來者是誰,所以就不展開說了。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歷史教訓:不要隨便扒河南的河堤。

法荷戰爭(1672~1678)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前文說到島上的要塞都市易守難攻,敵人不得不填海來製造軍隊通行的道路。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城市本來就是和陸地連著的,怎樣獲得海島一樣的防禦優勢呢?聰明的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說【挖護城河唄】。恭喜你,天才軍事家拿騷的莫里斯(Maurice of Nassau)也是這麼想的。但是莫里斯不是給荷蘭的某個城市,而是給整個荷蘭挖了護城河。

這下看出軍事天才和一般人的差距了吧。

在八十年戰爭期間,莫里斯發現低地錯綜複雜的水道和大片沼澤都有效地阻擋了敵人的攻勢。於是莫里斯大開腦洞,決定挖溝引水,把現有的河流全都連起來,讓整個國家變成海上要塞。雖然淹沒了大片土地,好心疼,但是仔細想想,和被法國/西班牙/德意志傻逼統治比起來還要好一些。莫里斯死後,奧蘭治親王亨德里克(Frederick Henry)繼續完成他的天才構想。167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聯合英國大舉進攻荷蘭。荷蘭人沒日沒夜地挖溝,花了1年的時間趕在敵軍來襲之前完成了工程。

法國人不明就裡,傻乎乎地往低窪地裡面走。荷蘭人拉開閘門,法國人連人帶裝備全都泡在1米多深的水裡,5公里之內除了水啥也看不見,都要氣哭了。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的法國人一腳深一腳淺,終於摸到了荷蘭要塞的邊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之後的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中,入侵荷蘭的軍隊的畫風都是這樣的: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聰明的你一定會問:荷蘭的防禦這麼強大,為什麼還打不贏戰爭呢?因為水道有一種致命的弱點:冬天會結冰。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冷戰時期,歐洲各國都積極構築防禦工事,為蘇聯入侵做準備。作為北約創始國之一的荷蘭也修整莫里斯、亨德里克留下來的水道,用以防禦蘇聯。結果引來了國民的反對。荷蘭這個國家本來就小,一言不合就放水,住人的地方都沒有了。荷蘭政府只好作罷。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歷史教訓:如果你是拿騷的莫里斯那樣的軍事天才,扒荷蘭的河堤也不是不行。

蒙古征服歐亞(約1200~1380)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這個話題過於龐大,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展開。

總之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建立了歷史上最大的橫跨歐亞的大帝國。蒙古人對被征服的地區大肆殺戮,城市和農田被摧毀後也沒有人來修復,變成了草原和樹林。這個過程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

201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茱莉亞·龐格拉茲(Julia Pongratz)教授在《全新世》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耦合模擬表明公元800年至1850年間的戰爭和瘟疫對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造成了細微影響》的文章,提出蒙古征服戰爭消滅了4千萬人口,給森林創造了難得的重新生長的機會。這些森林從大氣中吸收了7億噸的二氧化碳。差不多是美國和俄羅斯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起來的程度。

包括文章作者在內的四名美國和德國科學家——都是來自對大量消滅人口很有心得的國家——研究了4個歷史事件: 蒙古征服、歐洲黑死病大流行(1347~1400)、征服美洲(1519~1700)、明清戰爭(1600~1650),最後的結論是隻有蒙古征服給恢復植被留下了足夠的時間,足以對整個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產生影響;其他的3個事件來得快去得也快,影響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種族滅絕也好,文明被毀滅也好,對地球來說其實不算啥大事兒。所以說有時候人類真的不要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一言不合就以為自己能毀滅/拯救地球。地球就在這兒待著,哪兒也不去。別為地球操心,操心自己就好了。

那些改變地球面貌的戰爭

歷史教訓:要科學減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