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为易县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4月的易州大地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气象。这里不仅可以到狼牙山体验狼牙山五壮士的红色经典还能一览“狼牙竞秀”的雄奇;易水湖柔情似水,在群山的掩映下更显娇媚;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埋葬着清朝四个皇帝、三个皇后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是一处怀古的好去处。

全域旅游为易县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清西陵(资料图)

易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省、县三级文保单位达40处,300多处古文化遗存遍布全县。林面覆盖面积194.7万亩,林木绿化率52.5%,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并被列入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易县旅游最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在2014年底,易县县委县政府认识到旅游应该再上一个台阶,由此出台了全县旅游发展的总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将易县做成北方全域旅游第一县。

全域旅游为易县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易水湖(资料图)

2017年9月21日至23日,首届保定市旅发大会在高碑店、定兴、白沟新城成功举办后,易县旅游也凭着旅发大会的春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旅发大会不仅提高了易县的知名度、美誉度,更为该县全域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此为契机易县提出以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全域旅游、全景易州”发展思路为统领。将全域统筹、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民参与作为重点。进一步抓好狼牙山、清西陵创5A,易水湖、燕都古城、恋乡·太行水镇创4A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这5个景区的创建任务,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易县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交通网络、环境整治、智慧旅游等工程,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易县以构建京津保旅游大格局为总目标,“旅游+脱贫”为最终目。旅游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五位一体”统筹推动,让老百姓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

相信未来易县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经济发展会更上一层楼,也为易县旅游强县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