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NHK大河劇《花之亂》?

葉夜love

三更半夜看了兩集《花之亂》,這部號稱收視率最低的NHK大河劇是幾十年的NHK時代劇中唯一一部以室町中期為大背景的作品。今日時時看來,倒不覺得這是什麼鬼片,嚇人之類。

花者,花之御所也。室町幕府的足利氏將軍駐地在此。


該劇從一開始到最後一集結尾,始終用源賴光斬殺酒吞童子的能劇連貫其中。用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正室日野富子的經歷將室町幕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展現出來。日野富子,室町時代為人厭惡的惡女,在她面對沒有感情的丈夫,窺視繼承權的小叔,以及那一幫實力雄厚的諸侯們之時,她顯得無能,自作聰明,甚至愚不可及。她總是回想起自己過往的經歷,日野氏祖傳的兩把扇子,火之橋和水之橋,作為棄生的她成為日野勝光滿足權欲的犧牲品,她頂替了真正的富子,走向了火之橋的運途。而真正的富子,因為失明,帶著水之橋的扇子遠離了這些宮廷陰謀。

正如劇中一休對日野富子的母親所說的一樣:“佛是慈悲的,他封了孩子的肉眼,讓他看不到這個世界的醜。”


椿,也就是日後成為御臺所的女孩,被塵世所擾。

或許在她的心中,感到恐懼的瀑布身後是她渴望變成鬼之子,酒吞童子之子的惡欲渴望吧。

編劇市川森一,已經於2011年去世,此前曾是日本放送協會作家主席,奧特曼系列之父。

我是朱興子,我在今日頭條


朱興子

NHK大河劇收視率排行榜說明往往呈現極端化,要不然雅俗共賞,收視率極高如戰國題材的《葵●德川三代記》、幕末題材的《新撰組》。再不然就是曲高和寡,收視率低到詞窮,最典型的就是《花之亂》。

松隆子飾少年日野富子——飾演少年足利義政的是市川海老藏。

《花之亂》是平成六年4月3日起至12月25日播出的NHK大河劇,也是第三十三部大河劇。故事描述日本歷史上婦人干政從而亡國敗家的典型——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之妻,著名惡女日野富子的一生以及開啟百年戰國亂世的應仁之亂何以發生的緣起。 NHK大河劇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所拍攝的大河劇往往對應這個時代所流行的藝術,比如《義經》、《平清盛》中的白拍子;戰國系列中往往有傾奇踴出現。而本劇就吸收了大量能樂的審美,尤其是“夢幻能”的種種審美。因為本劇是翻案之作,而表現的時代背景又是一個空前的大悲劇結果。所以這部大河劇整體上給人以詭異、淒涼之感。

野村萬齋飾細川勝元。

這部大河劇對歷史進行了不少大刀闊斧式的戲說,比如女主日野富子和森侍者兩人被調換的身世;山名宗全之死;細川勝元隱退;押大臣日野勝光伏誅等等。在史料上也選擇了不少的野史比如日野富子對少年天子的曖昧、足利義政父子的聚麀之亂都出自於時人的野史筆記。

《花之亂》的主題所表現的是人性在善惡面前的抉擇和在亂世中的無奈。日野富子在人和“鬼”之間的搖擺實際上是不少人都會面臨的處境;足利義政狡猾而冷漠的軀殼之中卻藏著對美的信仰。四大皆空的一休和尚卻也不禁要在亂世中掙扎徘徊。

三田佳子飾成年後的日野富子。

在《花之亂》終章室町幕府已經名存實亡,天下終亂的局面已經無可挽回。失去一切的日野富子就像《巴黎聖母院》中的阿西莫多一樣孤獨的看著那個他曾經愛過的世界徹底離自己而去。深刻的體現了太史公所謂:“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的幻滅感。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經文可以說是《花之亂》最根本的臺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