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與膝關節磨損有沒有關係?其實沒有必然聯繫

太極拳是集中國古典太極陰陽理論、中醫經絡學說和傳統養生學說以及武術精華為一身而創編的拳術。它不但具有神奇的積極功能,而且有著很好的養生健身效果。作為技擊和健身而言,太極拳本身是一種工具。對任何工具的使用不當,都會產生不良效果,這些不良效果的產生,不是工具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者的方法問題。和爬山一樣,爬樓梯、打太極拳本來是一項很好的鍛鍊活動,它們和“加重膝關節軟骨磨損,導致膝部關節提早退變”是沒有必然聯繫的。

打太極拳,與膝關節磨損有沒有關係?其實沒有必然聯繫

為什麼打太極拳會造成關節痛呢?這裡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一、是打太極拳之前沒做關節熱身活動

不少人忽視練習太極拳前的熱身運動,想利用有限的時間多練一遍太極拳,直接進行套路練習。由於活動不夠充分就開始練太極拳,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還比較僵硬,做動作不慎就會造成膝關節扭傷,在以後練習時就成會出現疼痛現象。這和游泳時不做腿部熱身容易造抽筋的道理一樣。有些太極拳師本身不重視熱身運動,使學員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是需要糾正的。

二、是忽視打太極拳後的休整及保養

太極拳的多數動作要求松胯屈膝,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鍛鍊,對腿部力量的要求較大,許多初學者(包括一些長期採用錯誤姿勢的練習者)在練拳時,四肢僵硬,雙腿重心移動時力不走襠,長時間練習後,腿部肌肉由於疲勞就會比較緊張。所以在停止練習後,要做好休整活動,注意肌肉的放鬆。這就像參加百米衝刺的運動員跑完後還要進行一段距離的慢跑一樣,使身體有一個恢復的過程。

打太極拳,與膝關節磨損有沒有關係?其實沒有必然聯繫

三、打太極拳時姿勢不正確

1、跪膝。跪膝就是膝關節超過腳尖太多,使整個身體的重量都壓到膝關節上,不能順利地下到腳上,由於膝關節承重太大,易造成膝關節疼痛。

2、定式時實腿的膝關節與腳尖不能對照。太極拳一代宗師陳鑫說:“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由於膝關節與腳尖不對照,使膝關節受力不當,所以易造成膝關節疼痛。如動作“懶扎衣”定式,右腿要注意膝關節與腳尖對照;動作“單鞭”定式,左腿要注意膝關節與腳尖對照。

3、重心倒換時動作幅度過大,兩膝造成左右搖擺;同時兩腳不能抓地,出現不是外側腳離地,就是內側腳離地的現象,這樣子扭來擺去,也會對膝關節造成不良影響,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4、動作轉換時不能虛實分明。在腳尖外擺、內扣時儘量不要負重,待定好方向後,再將重心轉移過去,不要將兩腳在地下虛實不分地亂扭亂擺,這樣既不能體現出虛實分明,又會在帶負荷轉重心時,不小心使膝關節受傷,導致以後出現關節痛。

打太極拳,與膝關節磨損有沒有關係?其實沒有必然聯繫

四、過分進行超極限的運動造成的

有的練拳者,過分強調功夫的長進和在技擊上取得成就,經常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過度的超極限的運動,也會造成膝關節受損。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在練完功後,身上出汗很多,這時全身毛孔都張開了,這時不能馬上進入空調房間,或用電風扇對著吹和洗涼水澡。反之“風如箭刺”,容易造成關節痛。特別是在冬天,運動後出汗多,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大風天氣裡最好也不要在戶外練拳,否則也容易讓關節受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