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觸到的南京人是怎樣的?

桑太太

你接觸到的南京人是怎樣的?現實中,在南京人眼裡只有安徽人,根本沒有皖南皖北之分,南京人既不歧視蘇南也不歧視蘇北,對安徽人也還友好。只要不涉及婚姻,比如嫁女兒之類,但做父母也不會堅決反對,最後妥協的結果是要麼是男方來南京買房,要麼做上門女婿。

按國家層面來講,南京是屬於蘇南。但民間蘇南就是指的蘇錫常。南京人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直接說來自南京,不會刻意在前面加江蘇或者蘇南。南京人的優越感更多的是放在心裡但不會放在臉上。

因為南京有太多的大學生和機關單位。南京的工廠又都在遠郊。所以在南京的外地人素質相對蘇錫常好很多。這個也間接造成了南京人包容和不排外。因為地理和歷史原因。安徽很多人才流向南京。所以在南京有很多優秀的安徽人落戶。對於優秀的人才,我想南京人沒理由去排徹。我不知道這麼說是否客觀。

蘇錫常一帶民營經濟發達。小老闆很多。富豪肯定是要多於南京的。但是南京的中產階級數量要勝出這三個地方。支撐一個城市的消費其實主要就是靠的中產階級,這也是支撐南京房價和世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由此可見,南京人在經濟層面並不遜於蘇南。

你接觸到的南京人是怎樣的?總的來說,南京人友好,大氣,低調有實力!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南京這個地方的人是個大雜燴,天南海北,全國各地群英薈萃,品種齊全。南京有“三大”都是與人有關,一是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多,市區原來二百多萬人口,有近百所大學,各地的精英匯聚在此,在全國總排名第三位。二是大企業多,央企國企還有軍企省內大多集中在南京,各地合併遷入接納的專家職工大批量。三是大軍區,加上南空機關(付大區級單位)。每年南京市接收的軍轉幹部僅次於北京,排全國第二位。駐軍的數量也有北昌平,南江寧之說法,“北京昌平,南京江寧”分別在全國縣級駐軍排一,二位。因此可見,南京是一個大小知識分子多,專家教授多,國企的職工多,軍人和軍轉幹部多的城市。民間南京人有一個雅號叫“大籮卜”,有人認為是褒義,有人認為貶義,我認為既然是雅號必然譭譽參半,好壞都有,好的方面大籮卜比較實在,厚重,好種植,產量高,能生吃,能涼拌,能燒能煮能做湯。比喻到人就是人憨厚,實在,人高馬大,比較隨和,好相處,能容人容事,不會斤斤計較,不會排外。暗喻的問題呢就是不夠精明,沒心眼,比較粗線條,不計較小事,細節,有時吃了虧還不知道。南京人與其它任何地方人相比老鄉觀念確實淡泊,無論省內省外很難看到聽南京成幫成夥的。大籮卜的雅號從當今社會來看究竟是好的方面多一些還是問題方面多一些呢?請各抒已見!


手機用戶坭瓦匠

南京人“甩”。

有時侯“甩的一米”。但是,“甩”中不缺乏睿智幽默。相反,在“甩”中悄然傳承華夏文化,記錄現代發展。
“喝餛飩”。“擠公交”。等嘻嘻哈哈繞舌歌曲就是最好的證評。


雲中賞雲

很榮幸的在唸書期間接觸過幾個南京人。且具都是顏值不低的美女。

按正常思維邏輯,本身作為頗有顏值的女生而言,估計大多會有一些“不經意”的小脾氣的情況。有這樣“偏頗”印象的可能不侷限與筆者一人吧?

插一句:為人在世,誰還沒個脾氣性格?只是大多時候,人們願意把脾氣性格和樣貌混作一談(尤其是美和不美的兩個極端),於是就成了久而久之的“有色眼鏡”。

但是,從個人接觸的幾個南京女生來講,卻沒太多這些表現。雖然體態嬌小,但是多具自立性格。

這可能和從都會城市走出的原因有關。畢竟見識、眼界皆都是個人的“能力”儲備。

一句話,那就是既可以溫婉楚楚,又能談笑自若。

積極、樂觀、陽光。

當然,這裡是指自己接觸過的人為例,至於其他,便無參照範本了。

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