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花大功夫把人發配到千里之外?

歷絕診hxta

“一群披枷帶鎖的犯人,在衙役的押送下,頂著烈日,步履蹣跚地走在荒無人煙的大地上……山高高,路遙遙,何處是盡頭?何時能歸鄉?”這是在古裝劇或小說中描述犯人在發配邊疆途中的情景。



既然是犯人,為什麼不把他們關進監獄,而是要花大工夫將他們發配到千里之外呢?且聽有書君一一道來。


一、犯法之重

在古代,發配是一種重刑,比肉刑要恐怖很多,僅次於死刑。這個刑法是古代統治者攏絡人心的高招,一方面可以證明他們的仁慈,另一方面是人盡其用,讓犯人繼續為他們效力。但對於很多犯人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有的犯人在聽到要被髮配時,當場撞牆而亡。


二、充軍防禦

在那個戰爭頻發的古代,特別是邊境地區,經常會出現騷亂,守衛工作非常重要也極度危險,在邊疆生活凶多吉少,沒有士兵願意前往。所以即使要花大工夫,也要不遠千里把犯人發配,壯大守衛隊伍,確保國家安全。

三、開荒僻野


為了國家的發展,把地大物稀、遠離皇城的邊遠地區發展起來,必須加大生產力。



把犯人發配邊疆,讓他們為國家開山僻地, 把原始的深山變為可以耕種的田地,增加可以生產糧食的土地面積。對不宜人類生存的環境進行改造,變成能解決人類生計的農田和耕地。既可以當地充實了人口,又可以為國家創造財富。

有書君認為:在交通不便、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把犯人發配邊疆,少了殺戮,體現了人道,人盡其用,實屬多得之舉。



有書共讀

古代與現代不同,古代沒有現代那麼繁盛發達的物質,糧食仍然是佔據著整個國家最重要位置的,很多皇帝在籌備行軍作戰的糧食時都會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根本不可能會有太多的閒錢以及閒糧養活監獄裡面的犯人的。

所以在古代我們就很少能看得到什麼無期徒刑以及數年、十幾年的監禁的,古代一般無法原諒的重刑都會被直接施予砍頭、腰斬等死刑,至於其他的小罪則有各種各樣的處罰,犯人只要承受一定的肉刑就可以被釋放出來了。

流放充軍對於古人的恐怖程度以及古人的鄉土情結

除了以上這兩種懲罰,還有另一種懲罰,就是我們所說的流放發配,這種刑罰要遠高於肉刑,而僅僅只次於死刑,犯人流放在很多時候可以說得上是廢物利用,是古代皇帝非常高明的一個決斷,是重新讓犯人繼續發揮餘熱,造福國家的一個舉動。

在古代的邊疆都是人們避之不及的恐怖禁地,古人有著非常嚴重的鄉土情結,除了為官和經商之外,少有人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在古代,如果被流放的話,那即便是死,也很難回得到家鄉的。

古人不僅活著的時候不想離開家鄉,他們即便死了,也不想葬身在異土,古人的這種入土為安的情結是我們現代人很難想象得到的,所以一般人想到死後不能葬身在家鄉,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大事。

所以古代的南北邊疆就很少有人願意前往,再加上一路上路途遙遠,古代又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系統,所以這個路途也會難倒很多人,有不少人是在前往邊疆的路程中生病死亡的,所以在現代被視作榮耀的駐守邊疆,在古代是一件令人生不如死的事情。

所以在古代充軍邊疆就變成了一種懲罰人的手段,古代充軍在清朝之前一般會發配到與北方遊牧民族接壤的邊界,在清朝的時候因為不用擔心遊牧民族的原因,所以充軍的地方一般會選擇在新疆伊犁以及清朝統治者的老家東北寧古塔。


當然除了充軍之外,古代流放犯人也有著其他的途徑,那就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流放,犯人們在很多時候是被流放到南方開墾新世界的,在古代南方以及西南一帶對中原王朝來說是真的非常蠻荒。

被流放開墾土地的犯人以及古人物盡其用的智慧

因為沒有現代發達的工業,再加上南方的各種熱帶森林非常的茂密,一路上蛇蟲猛獸、瘴氣橫生,對很多沒有生活在這些地方過的人來說簡直彷彿絕境一般讓人絕望。


他們被流放到這些地方之後,所做的事情就是將附近的森林變為農田,為整個王朝開墾新的土地,增加可耕種糧食的土地,將不適合中原漢人生存的土地硬生生變成了可養活不少人的農田,這就是古代王朝將犯人流放的目的。

收押監獄肯定是不可能的,非常浪費糧食,這個時候流放就是一件變廢為寶的事情,既讓犯人受到了懲罰,又能給整個國家帶來好處,何樂而不為?


南方比較著名的流放地是現在的廣西以及海南一帶,而清朝非常著名的流放地就是我們所說的寧古塔了,寧古塔位於清王朝的最北方,是清朝最大的流放地,位於現在的黑龍江與俄羅斯的邊境線以及延伸到西伯利亞的邊緣。

被髮配到寧古塔的披甲人就相當於現代的農墾兵團,在去打仗的同時又做著開墾耕地的工作,除了披甲人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犯人,同樣也做著開墾最北境耕地的工作,可謂是有效的利用了犯罪人員,從某些程度上杜絕了犯罪的發生。


所以說我覺得流放犯人是古人智慧的一種體現,古人發揮了物盡其用的特點,充分利用到了每一份的人力物力,將合適的人安排到了合適的地方,又能減少關押犯人所造成的食物浪費,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古代是比現在要做的好的,如果也將現代犯罪的人放到最危險的地方工作,諸如礦洞這種地方,而不是在監獄裡面安穩的度過天年,那我覺得就會減少不少的犯罪率。


孤客生

在許多古代劇裡,經常會出現罪臣及其家眷被流放的橋段。有人會質疑道:既然罪大惡極為何不秋後問斬,還要派衙役押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難不成完成這段艱難的旅程,就可以洗清罪過,回到家鄉安然度日了嗎?

其實,流放這項刑罰殘酷程度僅次於死刑,但比死刑有更深遠的意義

古代中國是繁榮的農業文明國家,大多人被束縛在土地上,安土重遷,人們強調家族主義,嚮往子孫滿堂、四世同堂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遭受流放者背井離鄉、難享人倫之樂,實為人生之不幸。

中國國土廣闊,而歷代君王對流放之地的選擇也是煞費苦心,西北絕域、西南煙瘴、東北苦寒以及一些荒蕪的海島都前後成為過流放地。流放者跋涉千里,走到荒無人煙之地,永世不得離開,簡直生不如死。

被流放的一路,是由官兵押送,長路漫漫的苦差事,官兵心裡也不痛快,對犯人必然是連打帶罵。要想少受點罪,就得賄賂官兵,可是一般被流放的犯人都被抄家了,哪還有錢打點啊,所以皮肉之苦是免不了的。

就算活著到了流放地,也要給戍邊的戰士為奴為婢,每天干著苦力,吃糠咽菜,還少不了棍棒伺候。若是女眷被流放,勢必淪為押送官兵和戍邊戰士的洩慾工具,生下孩子一樣為奴為婢,所以許多犯人在流放之前索性自殺了。

古代朝廷大費周章將犯人押解到荒蕪之地不僅是為了懲罰,還有補充兵源、建設邊疆的用意。

古代士兵都不願意去邊遠地區戍邊,那麼將犯人發配到此,命其世世代代守候在這裡,成為一方戍邊之兵,解決朝廷後顧之憂豈不是妙哉!

更妙的是,流放之地選在一些荒無人煙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犯人流放至此,建屋修路、開墾荒田、繁衍生息,那這不毛之地就變成了良田千畝。利用犯人做拓荒者,所得的收益遠遠超過了流放的成本。

此外,將重罪之人免於一死,發配邊疆,可以彰顯君主的仁德。


史論縱橫

這還不懂嗎?古代人口少,遵紀守法的大多圍繞著京城從事勞動生產,邊疆苦寒之地沒人去,沒辦法就把犯罪之人送去勞動,其實就是變相的死刑,剛開始去還想好好改造,創造了一部分生產力,慢慢的就絕望了,死在那……來來來,下一批……好好改造吭,送你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幾個月後……來來來,下一批……好好改造吭……


安得情懷入夢中

實際上,流放是非常重的刑罰。

第一,過去交通不發達,流放千里就基本過了兩三個省,沒有盤纏的罪犯,也沒有官府出具的路引很難回鄉。所以從管理成本來說,流放更能減少看管費用。就如重刑犯被關在沙漠裡面一樣,讓你跑都不會跑。

第二,流放不是說驅逐到某個地方就任由罪犯隨便做什麼。除了判決裡專門指定的軍前效力之外,一般罪犯要接受管營官員的監督,完成規定勞役。這樣的編管非常嚴厲,如北宋著名政治家石介,死後被大奸臣夏悚誣陷逃亡遼國借兵廢帝。雖最終沒有開棺驗屍,但處分非常重。子侄僕人編管他州一年,因無人打理可憐的產業,石介妻眷子女幾乎餓死。

第三,過去是農耕社會,也是宗族社會。脫離宗族力量關照的罪犯處境十分困苦。錢財物資非常少,尤其讀書人無法做工務農,只能依靠朋友親戚接濟,熬日子等待大赦特赦。比如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實質這不是貶官任職,而是流放黃州,需要被當地官員監視居住。蘇軾夫人當時將錢財分為12份,每月取用一份。原本以為最多一年,結果最後是4年多時間。第二年就沒錢了,王夫人甚至親自赤足下地(鞋也要錢啊)挖野菜,蘇軾父子兩人則是開荒種地(黃州太守批給的廢棄軍營及50畝坡地,蘇東坡之名由此而來),可惜兩人農耕水平不足,溫飽都很難。這還是黃州太守沒有給蘇軾長子蘇邁安排勞役的結果。


張勇達州

其實這是我們現代人對古代犯人發配的一種誤解,因為古代犯人雖然要押送到偏遠地方需要一定人力物力。但是實際上去押送犯人的官差都是會得到犯人家屬給的銀兩或者財物,沒有人是空手來回。所以實際上有些官差是願意去幹這些行當,說不定碰到有錢人家還可以發筆小財。當然去押送犯人也是很危險的。



另外,當時的犯人,特別是政治犯,都是刺配邊疆。刺配邊疆實際上是充軍的行為,相當於是服兵役。就相當於現代的勞動改造跟服兵役的一種結合體,就是去邊疆免費幹活,然後自己負責自己的吃穿。所以,在水滸裡面的刺配犯人叫的賊配軍。然後,在發配的地方並沒有很多的獄卒之類的工作人員,只是少量的人在看場子,監督犯人幹活。這地方,而且這些人臉上都刺的字,叫做黥刑。就算逃走跑到其他地方,也很容易被認出並抓回來。那些非常偏僻的地方,古時候交通不便,他們很難跑遠。如果沒有人接應的話,就憑兩隻腳跑到荒郊野地裡面餓也餓死了。



其實現代也是差不多的,比如中國的一部分重刑犯會放到新疆的巴楚監獄裡面。巴楚監獄是在沙漠腹地,你如果要是想逃跑的話,可以出得了監獄,但是很難逃出沙漠。我聽說以前,在巴楚監獄裡面,如果發現有人越獄的話,獄警並不著急追捕。而是隨他跑,過幾天再派人出去搜索逃犯的屍體。我想古代的配軍也是這種情況,可以讓你逃跑。特別是在以前冷兵器時代,獄卒想要攔住一個人,特別是有點功夫的人,不讓他越獄逃跑,也是很難的。但是,即使放你跑出去,你能活生還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更何況,一旦越獄,各地都會張貼緝拿榜文,在各關口想要通過而不被再次抓獲的幾率也很小。



當然,古代也是有那種類似於現代的那種監獄,一般關押的都是些死刑犯,等候問斬或者是暫時沒有宣判案情懸而未決的犯人。比如說我們經常會在戲曲或者電視劇裡看將某人打入死牢秋後問斬。這種死牢就不會是到非常偏遠的地方,而且應該是離刑場比較近的地方。像這種監獄的守衛就比較嚴了,會有大量的獄卒全副武裝日夜守衛。比如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上梁山之前就是一個小獄卒,而且是個無惡不作的獄卒。

而如果古代像現在一樣,在各大州縣設置監獄的話,那麼大量的犯人光吃飯一項就能把州縣府衙給吃窮了。而且這些人有沒有很好的營生出苦力,同時又要需要大量的獄卒來看管,養活這麼多人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而刺配邊疆就比較省事,青天大老爺心中有數,就不怕你跑,跑了抓回來再重判。然後從你家裡摳更多的錢。所以古代的賊配軍都老老實實服役,踏踏實實幹活。邊疆如果打起來就地充軍,如果沒有戰事還可以給政府創收。比如宋江,都已經說好了取消他的刑期,他非要自己把自己發配到江州,你說這能不是一個好差事嗎?😜


社會主義小書童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將犯人關進監獄,都意味著國家要每天負責他們的一日三餐。但就當時的條件來說,國家糧食緊缺,自然不會選擇這種方式。


當時人口集中在中原,而一個國家需要開疆擴土、需要發展,並沒有人願意主動去邊疆,所以國家只有將犯人流放到千里之外。

流放的刑罰,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懲罰程度不低於死刑。

首先從路途上來說,古代交通工具受限,犯人們去往邊疆的選擇只有步行。加上道路崎嶇、坎坷以及風雨交加、酷暑嚴寒等天氣,足以讓犯人受盡皮肉之苦。

並且犯人們都是帶上手銬腳鏈,一個個排著隊在衙役的關押下前進,衙役心情不好,還會對犯人們出氣。如果體弱多病的人,會未到達目的地就已經死去了。

其次,被流放的人並不是簡單的流放,有的朝代還會在犯人的臉上刺字懲罰,這種方式稱為刺配。例如水滸傳中宋江就受到這樣的處罰。

最後,犯人們並不是簡單的被流放到千里之外,他們到邊疆後便會成為勞役去“建設”邊疆,這種古代體力勞動的苦可想而知。或者會被髮放到貴族家中,成為奴婢後任由貴族們的使喚。


所以,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人備受著身體和心裡的雙重摺磨,對於國家來說,他們不僅可以減輕國家的負擔,還是國家的免費勞動力,能夠使國家擴大疆土。


史之策

古代,坐牢是一種刑罰,但坐牢分本地坐牢和外地坐牢,顯然本地坐牢是低等級的刑罰,而外地坐牢是高一等級的刑罰,即流放發配,殺人、謀反最低等級好像就是要被判流放發配的(在北宋,殺人謀反最厲害的刑罰應該是剮刑)。流放發配這是一個等級的刑罰,分距離長短,北宋犯人常常被髮配到滄州,可是滄州在河北,北宋首都開封在河南,相距並不遠,五百多公里,正好合了古人的千里之外(以一公里為兩里路算),可見這發配滄州並不算最厲害的流放,最厲害的流放是發配到海南島。

扯個題外話,北宋時河北大體上屬於遼國的,當時的滄州有點在國境線上的味道,屬於抵禦遼國鬼子的前線,北宋時當然不會開發的很好,也屬於很窮困的地方,所以即使距離不長,但背井離鄉+異鄉做苦役+戰區風險+臉頰刻字即所謂黥面的標記羞辱=一次重刑犯的刑罰。


久卓子60


在古代犯人為何被髮配到千里之外?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古代犯人經常會被髮配到邊疆,充當苦力或者是士兵,忍受著正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被髮配的人不但要勞其筋骨,而且要苦其心智,但這一切並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是作為一種懲罰,因為古人的鄉土情節是最為濃烈的,講究入土為安,落葉歸根,客死異鄉是最大的悲哀,尤其是在邊疆的荒涼之地,

可以說發配邊疆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懲罰,古人究竟為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眾將他們發配邊疆呢?以下筆者簡要分析一下發配的幾種形式及意義。


其一流放發配到邊疆高冷的地區。這些地區偏遠荒涼,沒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是名副其實的不毛之地,渺無人煙,天氣也是非常的惡劣,最主要是孤苦伶仃,無人交流,寂寞難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裡,都飽受摧殘。一般人經受不了惡劣的環境,很快就會死去,統治者們為了懲罰犯人,將他們流放到這些地區,真是生不如死,以此反省一身,經不起考驗的死了,也算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最主要是對社會上的人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大家知道流放究竟有多苦之後,也不敢再輕易的犯罪,社會治安也會很好。


其二發配到邊疆充軍。這種發配可謂一石二鳥,不但懲罰了犯人,還補充了國家的兵源,古代的戰爭很多,而且兵源一直都是問題,徵兵困難,因此充軍大大加強了邊疆保衛,最主要是,被充軍的人沒有被殺頭,卻得到戴罪立功的機會,必然會以死報效國家,英雄殺敵建功立業,這樣也可以造就一批英雄豪傑。正所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能夠戰死沙場也是無比的榮耀。


其三發配到邊疆充當苦力。這些人就更苦了,邊疆環境惡劣,更要努力的辛苦勞作,參與勞動改造,一輩子也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只能當苦力,最終累死。但這也算是二次回收利用,大大加強了邊疆建設,鞏固國家安全,雖然被髮配的人苦不堪言,但也好過被殺頭,自然也會感恩戴德吧,有的人會任勞任怨一輩子,也許有些人會僥倖逃脫吧。但不管怎麼說,充當苦役沒人願意,對於懲罰犯罪,對於穩定社會秩序,也有很大的好處。


其四發配邊疆世代為奴。這也是發配的最嚴重的懲罰了,被髮配的人,永世不能翻身,只能淪為別人的努力,在邊疆充當苦力、勞役,侍候主人,最主要是下一代也是奴隸,子子孫孫都沒有翻身的機會,比下十八層地獄還難受。永遠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這一類發配是最恐怖的,所以它的震懾力也是最強的



其五發配雖然殘酷,但也能彰顯統治者的仁德之心。對於犯罪的人來說,發配邊疆總要好過殺頭,倖免一死,也能彰顯統治者愛護生命,同時發配邊疆也能更好的讓這些犯人參與社會勞動,推動國家的發展。發配從距離上可分為煙瘴(四千裡),邊遠(三千里),邊衛(兩千五百里),沿海(一千里)。發配一般在宋朝和明朝的時候盛行

你是如何看待古人被髮配的?


三國逐鹿

中國自古以來有無數的人曾遭到過流放,他們當中除了窮兇惡極的罪犯還有因各種原因獲罪的官員,當然也不乏文人墨客。可能在許多人眼中流放比死刑好一些,因為起碼還有命留著,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流放是一種比死刑更為殘酷的刑法,可以讓人生不如死。

首先流放之地通常為環境極度惡劣的偏遠地區,路途遙遠,很有可能還未到目的地就已經死在半路上,其次人到了流放之地很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和當地的惡劣環境而生病,而古時的醫療水平本來就不高,在流放之地很有可能連藥都沒有,人得了病只有生生挨著,若挨不過,就只會落得客死異鄉的悲慘結局,要知道古人對於這個非常忌諱,所以被流放之人通常會承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而且人一旦被流放,基本這輩子的前途就毀了,從我國著名詩人劉禹錫在被貶期間寫下的“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中可見一斑,所以一旦遭貶流放,想再翻身就難了。

以我國清代著名的流放之地寧古塔為例,它並非塔而是一座城,位於今黑龍江省,寧古塔常年冰封,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吳兆騫在家書中稱“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而在方拱乾眼中寧古塔是比黃泉路更為恐怖的地方。寧古塔是滿族的發源地,但寸草不生,所以需要人口去建設,而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被流體之人的頭上,所以被髮配去寧古塔的人不但要冒著在路上被野獸甚至是口糧不足的人分啖而食的危險,在到達寧古塔後還有沉重的勞役等著他們,他們被迫成為奴隸,失去人身自由,就連命都朝不保夕,因為家主有權自主處死奴隸,寧古塔幾乎令所有人膽寒,因為它可以從精神上催毀一個人,剝奪人的希望,真正讓人生不如死,甚至不少人聽到自己被流放寧古塔後會乾脆選擇自殺,因為它比死刑對人的震動懾力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