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說說莎士比亞

“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說說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於1956年4月26日在斯特拉福的三一教堂受洗,通常孩子受洗是在出生後第三日,所以他的誕辰日大概是23日。

莎士比亞的父親約翰是一個很善經營而且有野心的幹練之才,在亨利街做手套製造商,同時也做些皮革加工,還販賣羊毛及農產品,可以說挺會做生意的。約翰於1565年被選為市議員,於1568年被選為鎮長,在當地很有地位。

莎士比亞讀書沒有記錄可查,但是可查當時斯特拉福的文法學校是當時全英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他的父母是不可能不送他上學的。莎士比亞1570年以後的十年內在市鎮議事廳大樓樓上的課室內上課。主要學習拉丁文,所謂文法即是拉丁文法。除了文法外,還有邏輯、修辭、作文、詩體習作及演說,也都是拉丁文的。

“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說說莎士比亞

十六歲的時候,他父親在經濟上遭遇了困難,使得莎士比亞不得不離開學校去幫助父親經商,雖然他對其並不感興趣。

1582年,莎士比亞十八歲結婚了,婚後生了一個孩子蘇珊娜,三年後,又生了一對孿生子。

1587年,莎士比亞隻身前往倫敦,這是他一生最大的轉折點。在倫敦以後他很快的和戲劇發生了關係,他參加了女王劇團,併成了其中一名僱員。

我們都知道,他的天才是在戲劇的創作上,28歲的時候,他已不再是劇院僱員,而是以戲劇作家的身份成為劇院股東了。

1592年他寫了《利查三世》,並且剛剛結束了《亨利六世》三部曲,於是賺到喜劇方面,《錯中錯》、《馴悍婦》、《維洛納二紳士》都是這時期的創作。他雖在戲劇方面已經卓有成就,但是他主要的興趣還是在詩,他認為只有寫詩才算是文學家的正途。大概是在1595年他開始寫他的《十四行詩》。

“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說說莎士比亞

1604-1605年國王劇團在宮內演出十一部戲,至少七部是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溫莎的風流婦人》、《惡有惡報》、《錯中錯》、《空愛一場》、《亨利五世》、《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的創造藝術達到了最高潮,由《奧賽羅》起至四年後的《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是一系列的偉大悲劇。

1610年,莎士比亞四十六歲,他離開倫敦,回到斯特拉福,不過他的寫作並未完全停止,《冬天的故事》是這時候在家鄉完成的,《暴風雨》是1611年寫的。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斯特拉福逝世,那正是他52歲生日那天。兩日後葬在當地的聖三一教堂內,墓就在欄杆內的地面下,覆以石塊,刻著這樣一個並不高明的墓誌銘:

好朋友,為了耶穌的緣故

請勿挖掘埋在此地的骸骨

不移動墓石的人得到福佑

搬動我屍骨的人要受詛咒。

“世界是一個舞臺,我們都是演員”——說說莎士比亞

世界是一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上下場都有註定的時間。

從生到死,分為七個演出階段:

最初是嬰兒,在保姆懷裡號啼嘔吐;

隨後是學童,揹著書包,

象蝸牛一樣拖著腳步,口中喃喃地勉強去上學。

接著是情人,為愛人的眼目而詠歎,激越如火爐;

隨後是軍人,滿嘴離奇的咒誓,豹似的一臉鬍子,

為了名譽隨時大動干戈,在炮口尋求泡沫般的榮名。

之後是法官,圓圓的肚子塞滿美食。

凜然的眼光,整潔的鬍鬚,滿嘴皆是智慧的格言,

如此引經據典,認真扮著自己的角色;

第六個時期變成一個瘦弱的穿拖鞋的老朽,

褲子鬆鬆垮垮,鼻樑上架著眼鏡,腰間掛著錢袋。

年輕時不捨得穿的,省下來的長襪,套在他皺癟的小腿上頓顯寬大。

曾經朗朗的男子口音又變回孩子似的尖聲,就像吹著風笛和哨子。

最後一幕,結束這離奇多變的故事,便是返老還童,忘懷一切,

沒有牙,沒有眼,沒有口味,沒有一切。”

——莎士比亞《世界是一個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