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考成績不進反退?高考衝刺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臨考成績不進反退?高考衝刺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高考衝刺

臨考成績不進反退?高考衝刺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目標、心態、節奏,一個不能少!(河南名師:崔礦山)

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級語文學科帶頭人連續十多年擔任高三畢業班語文課老師兼班主任,學生中有近百名清華北大畢業生!

1定好自己的目標

“首先高三學生要志存高遠定目標,一個人有了目標才有奮鬥的方向。”崔礦山說。前兩天,學生上晚自習的時候,他把2016年北大的684分、清華685分錄取線等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後面,作為學生們高三學習複習的動力、目標。

2爭分奪秒不放鬆

距離明年高考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了,一定要爭分奪秒。“誰抓住時間誰就贏得了高三,贏了高考,一定要有時間意識。”崔礦山提醒高三學生。

3科學備戰贏高三

首先要了解高考,對於模擬題,以及外省的一些高考真題一定要認真做,認真總結。各科都要抓高分題,重點突破。比如語文學科,學生要重視作文、古詩文、大閱讀等,這些都是重中之重,是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

4心如止水保心態

進入高三,有很多考試成績起伏是必然的,高三學生要做到屢敗屢戰,做到再接再厲,做到咬定青山不放鬆,做到心態平和。“一次成績好壞不代表什麼,勝不驕敗不餒,保持堅強、良好、自然的心態,才能效率高。”

5勞逸結合來鍛鍊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競賽更是身體素質的博弈。在高三繁忙學習之餘,考生要注意鍛鍊身體,體育課更要充分利用,勞逸結合。

6師生互動有節奏

學生在高三要儘量緊跟老師的節奏。“跟老師互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這樣複習起來有章可循,複習起來節奏鮮明,學生也不會太累。”崔礦山說。

7有條不紊去複習

高三複習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一測前,那就是夯基礎練專題。

第二個階段就是二測前,這時就是鞏固提高,綜合演練。

第三個階段就是三測後,三測後學生就要面對沙場點兵了,要隨時關注信息。沙場點兵就是實戰演練了,關注信息就是針對新考綱的變化,針對高考信息的那些東西,要有的放矢,靈活機動備考,有條不紊去複習。

考生有計劃,家長少摻和(名師:李俊英)高級教師,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長

學生到了高三,一定要有上學期、下學期通盤學習計劃,然後再分散到每個月、每週、每一天等詳細的計劃。學生還一定要有目標,目標制定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要過高。

一般學生到高三都把閱讀減掉了,因為沒有時間閱讀了。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建議高三學生平時一定要加一定量的閱讀。

對於理科類學習,題是一定要做的,但做題要有針對性,不同學科不同章節難易程度不一樣,因此做題要精選精練。

家長多做減法,少些摻和

首先,家長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比如學生選擇住校,家長就別要求孩子走讀,“哎呀,我陪陪你”,比如孩子學習正常,就說“你看誰誰誰都報補習班了”,非得去給孩子報補習班,這些說白了就是家長好心不一定辦好事兒。

其次,家長要注意自己情緒的調節,每次大考小考成績,家長比學生還緊張,然後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這樣不好。

家長要儘量少跟孩子談升學、談就業等。家長不要天天想著“我給你弄點兒這吧,加點兒分吧,將來讀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這些話儘量少給孩子說,一定要減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讓孩子的心靜一些。

臨考成績不進反退?高考衝刺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衝刺階段如何調試心理?特級教師任勇經驗談關於考前動力1挖掘潛能

不管你現在情況怎樣,你都要相信自己還有巨大的潛能。從開始複習到高考往前趕超50名的大有人在,趕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關鍵時刻的進步是驚人的。

2堅定意志

嚴格地講,高考其實就看誰笑到最後,你能堅持到最後,你就能笑到最後。而堅持到最後,就要求你必須具有堅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堅定你的意志;知難而進,磨礪你的意志;戰勝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樂,優化你的意志。

3調好心態

高考不僅僅是知識和智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的競爭。心態決定著你的成敗,努力去尋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態,並努力去改變,用積極的心態促使你考試成功。

4把握自我

複習時緊跟老師踏踏實實地複習沒有錯,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識,“我”如何適應老師的要求,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搞好最後階段的複習,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靈活處理好“獨奏”等。

5戰勝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戰勝自我,更為重要。面對迎考複習的艱辛,面對解題的繁難,面對競爭的壓力,面對多變的情緒,只有“戰勝自我”,才能“天寬地闊”。

關於臨考前的複習1每日做題

考前要養精蓄銳,並不是說整天休息。相反,我以為每日還是要做些題的,不要讓自己手生,要讓自己保持對問題的敏感,形成模式識別能力。當然,做題的數量不能多,難度不能大。

2一次成功

面對一道題(最好選陌生的中檔題),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試卷,若沒能一次成功地解決幾道題,就往往會因考試時間不夠而造成“隱性失分”。

3講求規範

每年高考,都會有不少考生因答題不規範而丟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幾道有評分標準的考題,認真做完整,再對照評分標準,看看是否答題嚴密、規範、恰到好處。

4回到基礎

一般說來,考前不宜攻難題,既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也沒有必要。要回到基礎,把基礎夯得紮紮實實的,這樣在考試時才能做到基礎分儘量不丟。

5限時訓練

可以找一組題(比如10道選擇題),爭取限定一個時間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題,限時完成,等等。這樣,主要是創設一種考試情境,檢驗自己在緊張狀態下的思維水平。

6激活思維

可以找一些題,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不必具體詳解,再對照解答,檢驗自己的思路。這樣做,有利於在短時間裡獲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義的解題方向,訓練思維品質。

7學會總結

應當把每一次練習當成鞏固知識,訓練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機會。練習題是做不完的,關鍵在於打好基礎,學會總結,尋找規律,一通百通,大徹大悟。

關於科學預防考試焦慮1適度平靜

平時個性張揚的學生,在張揚的前提下可稍平靜一些;平時內向的學生,在平靜中可略張揚一些。當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為好。一定壓力下的平靜,是高考超水平發揮的必要條件。

2適度自信

大考臨近,我常對考生說:“這裡必須拒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失去信心,必然導致失敗。當然,平時考得好的學生,也不能過於自信,憑自己有點實力,就自以為是、盲目樂觀。

3確定合理動機

動機過強和動機過弱,都不利於考試;適度動機,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過高,容易導致考生緊張、憂鬱、恐懼等情緒,進而導致考試的失敗。這就是說期望要合理。

4適度運動

臨考前夕,學生大都不愛運動,主要是學習緊張沒時間運動。但我還是希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運動,比如散步、跑步、打一會兒球,或跳幾分鐘繩,或在陽臺上做一會兒操,等等。這樣,可以緩解緊張的神經,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考試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清醒的大腦。

5適度交流

同齡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同學間適度交流,進行感情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學之情對增強信心、減緩壓力有很大的幫助。當然,考前時間寶貴,切不可長談。除了和同學交流外,還可與老師、家長、親友交流。

6充分準備

認真做好考前的複習和準備工作,注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從而預防考試焦慮的產生。

7處變不驚

訓練自己在面對變化的問題或學習的困難時,能冷靜地進行分析、判斷,採取科學的應對措施。比如,面對試題的難易,要有“人難我難,我不怕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態。

8防止疲勞

考試臨近,切忌搞疲勞戰術,過度疲勞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感,不利於考試時水平的發揮。

臨考成績不進反退?高考衝刺如何實現質的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