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還有機會恢復以前的輝煌嗎?

小龍蝦148499353

很不幸,就衝著英國凡是都跟著美國跑的忠誠,英國現在連世界大國都有點夠嗆了。

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能稱霸世界,工業革命是基礎,大規模工業生產是保證。為了擴大生意,英國人就要不斷對外擴張,最終憑藉強大的陸海軍,英國佔有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地盤,但英國畢竟是千萬級的人口規模,當美國這個億級人口的國家迅速成長為工業國後,英國的工業就算完了,英國的資本家索性玩起了金融,從此,英國長期獨佔的技術和工業優勢算不存在了。

真正敲響大英帝國喪鐘的是二戰,一戰之後,英國餘威尚在,美國知趣地又退回美洲光榮孤立,英國在一戰和二戰之間的20年時間還是保持著對殖民地的相對控制,但畢竟被戰爭打殘了,絕對控制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到1931年,英聯邦正式形成後,大英帝國變成了一個鬆鬆垮垮的英聯邦。至此,自治領完全獲得獨立自主權。

二戰之後,美國一把幹掉了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美元從此成為世界貨幣,通過美國的援助,英國才緩過勁來,而從此,他幾乎完全淪為美國的“跟班”,成了美國在歐洲大陸的“眼睛”,緊盯著歐洲大陸的一舉一動,當然,這個與英國幾百年來的“大陸均勢”政策是符合的,英美兩國各取所需。

英國的體量擺在那邊,畢竟是一個只有6000多萬人口的中等國家,再算上面積、經濟等,英國的潛力在歐洲還不如法德兩國,論世界影響力也比不上中美俄,只能靠著昔日的榮光啃老本,試想,當年連阿根廷都敢在英國頭上動土,可見英國衰弱成什麼樣了。好歹當年英國有個撒切爾,如果換做其他首相,結局未知。

如果英國正式離開歐盟,那它的世界地位還得再往下降,這個也沒辦法,就那英倫三島,還包括了那個隨時想獨立的蘇格蘭,你還想能折騰出什麼大動靜呢?不如做個安靜的紳士吧,如果少在美國後面狐假虎威,興許世界各國還能高看兩眼英國。


雲中史記

19世紀英國的軍事力量雄霸全球,殖民地領土達到本土面積的一百多倍,殖民人口近4億,因為每時每刻都會有太陽照耀在英國的米字旗上,號稱日不落帝國。

廣大的殖民地為它提供著全球範圍的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生產了全世界60.2%的煤,50.9%的鐵,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 。其領先於世界其它國家的水平,遠超今天的美國。

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由於英國固守優勢(紡織品和煤炭鋼鐵等基礎工業),畢竟是讓英國資本家們迅速賺錢的行業,自然不會像美德那樣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投向新興產業,於是,美國和德國迅速趕超上來。

所以,英國的沒落,在於其固步自封。隨後英國維持殖民地的成本逐漸高過了收益,使得日不落帝國負擔極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自身能力有限,英國不得不放開了對於殖民地的外匯管制,英鎊體系開始崩潰,美元開始獨霸。然後,一個個殖民地開始從英國獨立,日不落帝國也就變成了今日的英國。

而英國能否恢復昔日的輝煌?答案顯然是不大可能了,畢竟殖民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什麼時代——經濟全球化。只有工業體系較為完整,能做到對外貿易輸出的國家才能越來越有優勢。

這又涉及到一個重大要素——人口土地,一個國家人數少,你覺得產業鏈能多嗎?英國人口6500萬,土地還沒有中國一個省大,發展潛力有限,只能跟在美國後頭玩玩金融。

以前美國由於工業成本高,逐漸把產業外包了,拿著自己應以為傲的貿易戰獨霸全球。但是最近明顯也經濟疲軟,反倒是中國、印度這類幫忙製造產品的國家經濟在增速,所以川普的主要政策是要讓工業迴歸美國、限制外國人口移民,增加本土就業機會。

連美國也開始沒落,就別提跟在美國後頭的英國了。現在崛起的工業大國都是中、印、巴西這類地廣人多的國家,只有工業體系有發展潛力,才能在國際貿易中佔據優勢,尤其以中國的“一路一帶”,逐漸擠佔美國的國際地位。

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有點像大清,有一個笑話可以詮釋一下:

老佛爺~中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瀧牙

英國沒有機會恢復以前的輝煌。

為什麼英國會輝煌呢?這是因為,英國率先開啟的工業革命,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產生了工業上的代差,通過這個代差能夠在科技和軍事實力上壓制其他國家,做到全球範圍內的殖民,以四千萬的人口,統治幾億人口的殖民地。

那英國又是怎樣衰落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沒有趕上,七千萬人口的德國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彎道超車,在一戰就大大消耗了英國的實力。而在此之後,美國和蘇聯兩個將近兩億人口的國家,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技術積累,趕上了英國。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衰落就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世界就是美國和蘇聯對抗的世界。

而且這個時候由於新增的工業門類需要更多的人口支撐,幾千萬人口的國家已經無法掌握完全的工業門類,只有像美國和蘇聯這樣兩億人口級別的國家才能掌握,所以那個時候是美蘇爭霸的時代。

英國沒有機會恢復以前的輝煌。

為什麼英國會輝煌呢?這是因為,英國率先開啟的工業革命,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產生了工業上的代差,通過這個代差能夠在科技和軍事實力上壓制其他國家,做到全球範圍內的殖民,以四千萬的人口,統治幾億人口的殖民地。

那英國又是怎樣衰落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沒有趕上,七千萬人口的德國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彎道超車,在一戰就大大消耗了英國的實力。而在此之後,美國和蘇聯兩個將近兩億人口的國家,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技術積累,趕上了英國。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衰落就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世界就是美國和蘇聯對抗的世界。

而且這個時候由於新增的工業門類需要更多的人口支撐,幾千萬人口的國家已經無法掌握完全的工業門類,只有像美國和蘇聯這樣兩億人口級別的國家才能掌握,所以那個時候是美蘇爭霸的時代。


地球知識局

現有狀態沒有,但洗心革面、悟道世界與自身優勢結合發展後應該具有一定程度滴優勢,如果有神奇滴真實版哈利波特,那麼也就打開了神奇版神話般滴大英帝國文化滴未來新輝煌!!

一、大英帝國滴歷史原罪是導致當代社會停滯不前滴主要原因。盎格魯撒克遜文化、英倫大一統前後滴歷史問題、對外殖民問題、奴隸貿易問題、毒品貿易滴世界發端問題,由於其在強大滴大英帝國——美利堅體系化強盛時代沒有做好相關滴歷史反省,特別是將相關歷史問題地反省深刻嵌入到人們生活思維中滴方方面面,使民眾滴靈魂氣質生活態度得到深刻改變,在英—美文化依然在世界各地強盛滴前時代,這種實際上滴靈魂洗禮實際上很有限。因此,在高科技日益精微隱形飛躍滴今天,也就成為了英文化旗幟下民眾身心滴桎梏!——當然,這種性格問題在所有滴強盛國家歷史上都出現過,強盛時傲慢得意,下不了自我反省滴檯面,落後時身心俱碎,自卑感可以憎恨毀滅歷史上任何滴成就。這在中華歷史上比比皆是,有點歷史知識或有年歲滴人都會有感觸。

——所以,一日三省吾身,不斷懺悔中謹慎前行,即使是在輝煌得意滴人生時代也是如此,才會在未來不悔恨,也會得到歷史滴最大諒解!

二、生活習性思維中滴純商業經濟思維在當代成為了基本問題地發源點。認為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最簡單滴商品經濟可以購買到、擺平,而忽略了社會平衡、國際平衡、文化平衡、心態平衡、歷史公正,從而最大化滴簡單商業化滿足自身利益,而不注重適可而止滴和諧路線及其行為模式帶來滴安定繁榮與心態平和。結果在物質極大豐富、高科技滿天飛無孔不入滴時代成為了相互失去信任,自身孤獨寂寞不安滴生存模式橫行,同時又加劇了內心各類慾望滴不滿足與心理畸形……

三、充分自省,逐步萎縮式滴進行相關歷史問題、行為心態需求問題上滴再平衡是解決當前問題地必由之路!!這是因為,人體、社會、國家滴總精力總資源是有限滴,被相關問題極度纏繞,那麼舊會耗盡體力、經濟資源而無實際高價值所得乃至全部失去!得到滴也是最低質量水平地收益,與其他國家民族無法相比。

——當收縮達到平衡後,就可以建立各類有價值滴文化基質根據地,即使很小,感覺市場價值很低。但由於大地世界級社會地大力支持、輔助,會再次生根發芽,成長起來。儘管規模可能不會太大,但是有了堅實滴基礎和根據地以及世界支持,就等著未來地機會,一旦世界乃至宇宙物質環境適宜乃至偏向,那麼,再次騰飛地際遇就到來了。——舊時代後地這些年,很多歷史欠債地群體通過真心洗禮,在時代大潮中贏得了機遇而再次崛起,心態一片祥和……

四、未來時代是美好地神奇時代。如果創造性地在學識、素質修養、專業及神奇方面不斷累積升級,並加強世界各大群體合作互動,就一定能創造出大英哈利波特般地傳奇人物群體來,從而打開再次興盛地門檻!


hao33合親1斤兵

不可能了,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當年的英國為什麼強大?

就總體而言,英國的強大歸功於兩點,第一政治制度。

1689年,英國頒佈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新興的資產階級掌權,資產階級對於利益的追逐是任何其他階級都難以比擬的,但是當時的英國,包括歐洲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狀態,換句話說,生產力提高了,生產的物資增加,但是卻沒有那麼多人購買,而且另外一點很重要,巴掌大的英倫三島原材料奇缺,而非洲,美洲資源豐富,英國不由得把目光投向海外。



第二點,科學技術。由專制制度轉向更加自由開放的君主立憲制,人們的思想被解放,隨之而來必然是科技文化的進步,於是英國開始了工業化的道路,此時除了歐洲的工業革命以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洲還都處於農耕文明。

工業革命生產了槍械,大炮,輪船,潛艇,尖兵利器撬開了一個一個緊閉著的大門,隨之而來的則是英國對殖民地的掠奪。由此支撐了二百餘年的日不落帝國。


現在回到題目,英國還能重現榮光嗎?不可能了。現行世界各國,政治制度沒有明顯的差異,英國也不可能靠老掉牙的君主立憲制領先全球,最大的競爭點是科學技術,所有876名諾貝爾獎得主當中,英國有121人,這是一個很自豪的數字,但卻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未來社會,科技是決定回家前途命運的關鍵,儘管英國先走了一步,但是太多的國家正在緊追不捨。


最後,英國想恢復輝煌,美國會答應嗎?別看兩家好的穿一條褲子,只要英國有能力挑戰美國的地位,美國分分鐘翻臉,所以英國人也很老實,唯美國馬首是瞻。

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這句話不僅僅侷限於男女愛情上。

能夠恢復昔日輝煌的,重回巔峰的,只有中國。

個人看法,歡迎指教


綠色落日

如果有那一定是英國人自己做夢!現在的英國人就是敗家子,過的是賣家產的活。等把家財全部敗光了,英國也就差不多完了!

英國衰弱的根本原因還是精英外流,本土人員故步自封!在失去大量精英後,英國的整體競爭實力衰弱。比如,以美國為例,大量的上層美國人其實是英國人的後裔,這些人在英國時期就是屬於創新主義者,他們熱衷於開拓,喜歡冒險。所以在英國巔峰時候選擇移民去這些新佔領的土地去發展。而留在本土的要麼是養尊處優的貴族要麼是懶到只能領國家福利過日子的人。而這兩者都不屬於能幹活的。這是英國核心競爭力下降的主因!

其次,英國的封閉政策!英國完成了脫歐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英國在歐盟的開支,但是限制格局就是英國斷離與他國聯繫。英國目前尚有若干英聯邦成員國,但都屬於人口少,消費總能力低的。如果沒有與人口大國榜上關係,英國絕對越來越衰弱。


優己

絕無機會了。

(1)現代社會已經無法回到“日不落帝國”時期的歷史環境

現代社會雖然仍是“叢林世界”但畢竟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國際法意識已經成為普遍認同,在這種情況下,依靠胳膊腕粗在關鍵時期管用,在大部分時期也是要照顧“形象”的。所以,英國在地域方面永遠無法有過去的輝煌。

而且本身北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等地區未來地位如何都還不一定呢,主要看其經濟發展如何。

(2)英國太小了,現代社會的國家形勢,英國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支撐其再度輝煌,以英國的經濟,十年後能進入世界前八就很不錯了

雖然英國的經濟實力在全世界能進入世界五六名的樣子,但很容易推測很快就會被印度,繼而被巴西、加拿大超越,也就是歐洲各國因為國土面積小、人口相對少,它們的發展後勁逐漸會被美洲、亞洲國家超越。

在和平時期,國家競爭靠經濟實力,你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弱,你的人口輸入特別是精英人才輸入就會受影響,進而影響你的科技發展、軍事發展等諸多方面。

(3)從目前看,英國已經放棄“重新輝煌”的戰略,緊隨美國是戰略,“英聯邦”其實只是一個經濟市場聯盟,對於英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並沒有大作用

英國退出歐盟,本身就說明他放棄了作為“美歐”的橋樑作用,安全依靠美國,經濟依靠橋樑作用獲得發展,利用歐盟制衡美國,利用美國製衡歐盟,這樣,它依靠兩個方向說不定可以重新崛起。但是,目前其放棄歐盟的做法體現了,其未來依靠自身發展的戰略已經放棄。

雖然,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印度、巴基斯坦等51個國家都是“英聯邦”成員,但其實,該聯邦現在主要是經濟聯盟。隨著,英國經濟實力減弱,其核心地位只能越來越低。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南非在政治舞臺上買英國帳嗎?即使諸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現在也是以美國馬首是瞻。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的重新崛起需要世界形勢、國家自身體量決定。以英國的經濟體量和未來發展趨勢,根本無法重現“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未來世界的玩家也主要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德系“老歐盟”、日本、印度、巴西這些國家。


坐古談今國際

以政治形態和現在國際形勢看,完全沒機會。首先,英國的強大,源自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後的殖民統治,通過榨取各殖民地的財富和資源,而後隨著資源的積累,進而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強國。

英國沒落,從美國獨立開始,殖民地獨立脫離英國統治,進而美國發起第二次工業革命,而這時英國還沉浸在殖民統治這種無本的掠奪,到一戰前夕,美國經濟超越英國成為第一經工業大國。繼而新興的德國發動一戰,希望重新劃分世界,英法俄三國血戰,美國大賣軍火,在歐洲各國消耗殆盡後,美國出來收拾殘局,英國就此國力大傷,整體綜合國力已經遜色於美國了,國際地位開始下滑。而德國發起二戰,由於日本的加入,將戰場從歐非擴展到亞洲和大洋洲,強烈動搖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根本,由於歐洲戰場的損失和沒有出兵亞洲,英國在亞洲地區影響力全面坍塌,被美蘇取代,各殖民地開始民族獨立,英帝國徹底坍塌。隨著蘇聯的軍事威脅和美國的有償經濟援助,英國逐漸淪為美國附庸。

英國一直希望保持和恢復昔日榮光,但是現實情況是由於政體問題,英帝國時期一直沒有把殖民地變成國家領土,現在53個英聯邦成員國根本不鳥英女王,只是名義上統治而已,去掉這些聯邦成員國,真是的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就是英倫三島,而且內部蘇格蘭、英格蘭、北愛爾蘭地區問題嚴重,蘇格蘭王國要求獨立,北愛爾蘭要求合併……說實話,英國自身政體太爛了,沒有統一意識形態,只是一個比蘇聯還鬆散的聯邦,隨時都有進一步大分崩的可能,更別提恢復昔日大英帝國了。

另外,國際大環境是歐美與中俄對峙,其中中國在崛崛起成為單獨一極,而歐洲也在力求整合歐盟力求軍事經濟獨立增加話語權,實際發展方向是中、俄、美、歐四極的形態,而英國想在美國控制以及中、俄、歐的排擠下獨自壯大恢復昔日輝煌,簡直痴人說夢。其實英國崛起是有一個很好路線的,就是逐步遠離美國通過歐盟強大自身,去美國化,逐步實現復興,然而英國一直背道而馳,完全走上一條不歸路。第一個擁有坦克、噴氣式戰鬥機、戰列艦、航母的國家,現在戰鬥機全是美國貨,你還跟我說你想崛起?國力不行、軍事不行、經濟也不行,憑什麼讓你當老大?


點綴凡塵

英國還有機會恢復以前的輝煌嗎?不會,永遠不會,為什麼?就憑美國出兵英國每次做跟班這一點,世界上所有愛和平的國家都是恨之入骨,有句俗話說的好,唱是天下好友,打是天下對頭,做對頭還有人願意和它真正友好來往嗎?即使有表面性的來往,一旦背黴運,立即遭到群毆,英國做跟班不只一次兩次了,現在已經犯下了滔天大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麼這個四處充滿仇恨的小國家怎麼能輝煌?


空中彩虹58

有可能,這個世界中英國現在是一個制衡者的身份屹立與世界不倒,因為現在沒有一個國家能徹底打敗英國,英美特殊關係美國離不開英國,英國脫歐即將放眼世界。殖民地雖然獨立了,但是殖民文化穩定,香港.印度.澳洲.新加坡.新西蘭.加拿大這些國家都是英國強大的後盾,女王陛下更是世界元首。這個世界也正好需要一位制衡者,美國沒有英國的支持顯然會冷清,英國的地位被人唱衰,我不這麼認為,以後的英國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在世界中心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