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懸和非獨懸的優缺點有哪些?

我壹賤丨你就笑

你好,我是優車優評。自從有了神車斷軸出現過,很多人一聽到獨立懸架就嗤之以鼻,但是不是獨懸就沒有缺點,非獨就沒有優點呢?

懸架是汽車車架與車輪之間傳力的連接裝置。起到傳遞車輪車架間的力,緩衝不平路面給車身帶來的衝擊,保證行駛平順。

現在車輛前部基本都是麥弗遜獨立懸架。後輪懸架各有不同,我們針對後輪進行一下對比說明。

獨立懸架

獨立懸架的理解就是兩個後車輪之間沒有剛性軸連接,相對獨立,當一個輪通過壞路時,另個輪不受影響。一般有多連桿獨立懸架,橫臂式獨立懸架,縱臂式等等。

非獨立懸架

看完獨立非獨立懸架就容易理解了,就是後部兩個車輪由剛性軸連接,相互不獨立,一個顛簸路面,另一側也受影響。

那麼非獨立懸架一定就不好嗎?其實不是的。

獨立懸架優缺點:

優點:行駛穩定性高,舒適性高,行駛穩定,操控性好

缺點:結構複雜,佔用空間大,成本高。

非獨立懸架優缺點:

優點:成本低,佔用空間小,穩定性高。

缺點:抗傾能力差,舒適性較低。

但懸架舒適性也跟調校有一定關係,如果調校不好,獨立懸掛舒適性反而不如非獨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可能有些人不信,具體可以看看以底盤調校技術著稱的法系車 DS(諦艾仕,哈哈),DS5,DS6後懸架都是非獨立的,但整體感受的確也很不錯。同樣價位,非獨懸架車型一般配置要高一些。同時,城市鋪裝路面,舒適性上基本沒有差別,也不是所有品牌車輛非獨設計都有缺陷,都會斷軸哦。

歡迎各位車友關注,留言分享用車養車經驗,祝各位車友路路平安!


優車優評


現在很多人買車,都要看一看懸掛,特別是到了中級車這個級別,如果有出現非獨立的,心裡就會大打折扣:

非獨立懸掛系統是以一支車軸(或結構件)連結左右二輪的懸掛方式,因懸掛結構的不同,以及與車身連結方式的不同,使非獨立懸掛系統有多種型式:

常見的非獨立懸掛系統有平行片狀彈簧式 、扭力梁車軸、扭力梁式三種。

1:平行片狀彈簧:多用於強調乘載量的商用車型:(五菱宏光這樣的)

這種懸掛方式的構造非常的簡單,使製造成本減少,因片狀彈簧的強度高而有較高的可靠度,以及可以降低車身底板的高度。還不容易改變車輪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覺保持一致。所以,這也事五菱能笑傲秋名山的底氣!

2:扭力梁車軸:

是通過一個扭力梁來平衡左右車輪的上下跳動,以減小車輛的搖晃,保持車輛的平穩,儘管有些廠商宣稱自己的車裝備的是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但是扭力梁還是非獨立懸掛的一種。

3:扭力梁式:

扭力梁式在左右拖曳臂的中間設置扭力梁,使懸掛的外形類似H型,懸掛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身連結。因左右拖曳臂的剛性大,所以不需要裝設橫向連桿。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梁車軸的扭曲,會使車輪的傾角發生變化。

非獨立懸掛的優點: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輪胎角度的變化量小使輪胎的磨耗小。

2.在車身高度降低時還不容易改變車輪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覺保持一致。

3.構造簡單,製造成本低,容易維修。

4.佔用的空間較小,可降低車底板的高度。

非獨立懸掛的缺點:

1.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而降低乘坐的舒適性及操控的安定性。

2.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較差。


獨立懸掛:

左右兩個車輪沒連在一根剛性車軸上,而是各自通過連桿、彈簧與車身相連,是各走各的路,任何一個輪子受到路面衝擊而跳動時不致影響另一個輪子的運作。這類懸掛彈性較佳,可吸收路面震動,高速時行駛穩定,而且由於無連接軸,可以降低發動機和駕駛室的高度,增大車廂和行李箱空間。轎車大多都採用獨立懸掛。

獨立懸掛系統又可分為橫臂式、縱臂式、多連桿式、燭式以及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等,但現在,大部分後懸掛使用的是多連桿獨立懸掛:

多連桿前懸掛一般為3連桿或4連桿式;後懸掛一般5連桿式應用較為廣泛。主要特點是,車輪跳動時輪距和前束變化小,轉向平穩,改善了平順性、舒適性和直行性。

獨立懸掛的優點:

1、兩側車輪可以單獨運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

2、減小了非簧載質量,有利於汽車的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

3、採用斷開式車橋,可以降低發動機位置,降低整車重心,從而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4、車輪運動空間較大,可以降低懸架剛度,改善平順性。

獨立懸掛的缺點:

1、結構複雜、成本高

2、維修保養不便

3、因為結構複雜,會侵佔一些車內乘坐空間。


重點說一下:非獨立懸掛在非鋪裝路,經常需要越野的地方,表現會比獨立懸掛好!越野神車蘭澤酷路澤(陸巡)就是整體橋非獨立懸掛,但這種只會出現在高端硬派越野車,普通買菜車就別想了:



蛋說汽車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獨懸和非獨懸的區別。

簡單來說,獨懸和非獨懸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側輪子的跳動能否影響到另一側,如果能影響到那就是非獨懸,如果沒有影響那就是獨懸,優缺點也就不言自明,獨立懸架的舒適性理論上肯定是比非獨懸要好的。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懸架的選擇也要綜合考量,車輛的懸架設計也要考慮空間要求,非獨立懸架結構簡單,佔用空間小,維修保養也相對便宜,所以現在很有很多小型家用車後懸架都採用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緊湊級和更高級別車型上都採用了多連桿、雙叉臂等獨立懸架,好處自然是舒適性更好,但價格也會更高,空間佔用更多,維修保養的費用也相對更高。

當然並不是非獨立懸架就一定不好,通過調教,非獨立懸架也能獲得不錯的舒適性,比如雪鐵龍天逸採用的PHC自適應液壓系統,能夠通過液壓閥的控制來調節懸架,舒適性也很不錯。


汽車天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懸掛這個詞。並且懸掛的類型也與車輛的舒適性有很大的關係。正常來說,汽車的懸掛分為兩大類: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那麼在我們購車的時候,對於這些不同類型的懸掛我們應該怎麼選,還有他們的優缺點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獨立懸掛。獨立懸掛,顧名思義就是車輛四個車輛的懸掛相互獨立,在駕駛時會更加的舒適。一般來說,四輪獨立懸架車型上在後輪都會配備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多連桿後獨懸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保證輪胎最大限度的貼合地面,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但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如佔用的空間比較大以及造價成本比較高等。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非獨立懸掛。一般來說,在家庭轎車上所搭載的非獨立懸掛都是“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而這種懸掛應用最多的就是法系車了。非獨立懸掛最大的優點就是佔用空間小,且造價成本低。但在操控上,千萬不要簡單的以為非獨立懸掛就不如獨立懸掛。在非獨立懸掛的調校上,法系車有著非常強的調教功底,可以說是完全不輸獨立懸掛的。

除此之外,好多硬派越野車採用的是整體橋式的非獨立懸掛,其在耐用性上用更強,且在高強度的越野下不易發生“斷軸”。所以說,我們不能姑且的論誰好誰壞,只是不同的車型上,它們所發揮出的作用不太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