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獲得對手競選策略的情報,尼克松派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尼克松

事件發生後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蓋開脫,但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繼續調查中,尼克松政府裡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從而引發了嚴重的憲法危機。

這次事件直接導致尼克松本人,美國國內問題高級助手霍爾德曼、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長克蘭丁斯特等人相繼辭職,釀成了美國政壇的大地震,是為“水門事件”。

“水門事件”是美國政壇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之一,對美國社會、政治甚至是新聞媒體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由於“水門事件”,誕生了一個新的名詞“門”。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水門事件”之後,每當美國國家領導人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醜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等。

“水門事件”的發生經過是怎樣的,又是怎麼被披露出來的呢?

1972年6月17日晚上,尼克松派去水門大廈安裝竊聽設備的5個人被保安人員抓了起來。

整個過程很有戲劇性:當時一位民主黨的工作人員在離開大廈後發現已經熄燈的辦公室裡有晃動的燈光,他立刻叫來了保安隊對辦公室進行了搜查,結果就發現了5個形跡可疑的人,立刻將他們抓了起來。而這5個人中為首的是詹姆斯·麥科德,他是尼克松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負責安全工作的負責人。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由於在總統競選期間,媒體的嗅覺是異常靈敏的,競爭對手之間也會利用媒體大做文章,任何不利於對方的消息,都有可能使自己獲得成功,民主黨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二天,《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事件,尼克松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尼克松在與幕僚進行緊急的商議之後,把“水門事件”說成是古巴人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進行的竊聽活動。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由於當時正處在總統競選的關鍵時期,互相攻擊的事情是常有的,沒有人對於“水門事件”有多大興趣並進行深究,而且尼克松的策略很得當,也暫時欺騙了公眾。

隨後尼克松在大選中戰勝了民主黨的候選人麥戈文,獲得了連任。但是,不甘心的民主黨人,在尼克松慶祝連任的同時,不斷向法院寄匿名信,揭露“水門事件”的真相,最後,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組,對“水門事件”進行秘密的調查。

最先繳械的是當時被抓的麥克德,他將白宮的法律顧問迪安供出,迪安最後將事件和盤托出,矛頭直指尼克松。輿論開始變得不利於尼克松。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接著對尼克松更不利的事情出現了,當時的調查委員會掌握了一個新的證據,這一證據足以證明尼克松是“水門事件”的主謀。這個證據就是尼克松曾下令在白宮安裝竊聽系統,這些竊聽記錄裡肯定有尼克松交代自己手下在水門安裝竊聽器的錄音。當委員會讓尼克松交出這些記錄時,尼克松百般抵賴拒不交出,並將事情鬧到上訴法院。

法官要求總統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文件資料,尼克松為此免去了“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尼克松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大眾,眾議院順應民意對總統進行彈劾。在壓力下尼克松交出了一份殘缺不全的竊聽記錄,其中的大部分重要內容都被隱藏。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最後在白宮後來交出的錄音帶中找到了尼克松在事發6天后,指使中情局阻撓聯邦調查局調查“水門事件”的證據。整個美國為之震動,就連共和黨的一批參議員、眾議員也建議他辭職。

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宣佈辭去總統職務,這一天是1974年8月8日。尼克松也因此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醜聞而中途下臺的總統。

幾十年來,“水門事件”對美國本國曆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眾多藝術作品也從不同側面對“水門事件”的真相進行了解讀。

美國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真相解讀!

1977年,根據《總統班底》一書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也在奧斯卡中大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