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風之眼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宗師,共寫出15部武俠經典鉅著,至今還無人企及。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看著金庸先生的小說以及改變的電影、電視劇長大的,對70、80一代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武俠小說寫的就是幻想出來的江湖中的事情,那麼那些陰險狡詐、爾虞我詐、殺人放火的事情都屬於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就不是什麼所謂的細思極恐的事情了。


笨魚影視

倚天屠龍記中,關於周芷若,有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我專門寫文章探討了一下,原文如下: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開始是以非常正面的形象出現的,作為漢水畔的一個漁家的女兒,小小年紀就懂得自生自立,尤其是喂小張無忌吃飯的那一段,金庸先生真是把她寫活了,讓張無忌惺惺念念了許多年,以致多年以後的光明頂上相次相見,張無忌還能一眼認出已經長大的周芷若,頓時來一陣表白:當年漢水畔餵飯之恩,永不相忘。

從漢水畔的驚豔出場到靈蛇島上盜取屠龍寶刀與倚天劍,中間的這一段,周芷若都是以一種正面的形象出現的,當時的峨眉派內卻有一個處處與周芷若作對的反面人物,那就是丁敏君。

讀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都知道,丁敏君這個人作為周芷若的師姐,毒嘴毒舌,尖酸刻薄,是金庸先生塑造的峨眉派的一個典型的反面形象,當年紀曉芙的死,和丁敏君也有很大的關係。但丁敏君在《倚天屠龍記》中最大的貢獻就是:時時刻刻都在懟周芷若,不管是周芷若說了什麼,是對還是錯,丁敏君這個人總要出場懟一番,可以說丁敏君就是周芷若在峨眉派的最大的對手。

特別是萬安寺之役之後,丁敏君就可以說是周芷若最大的仇人了。滅絕師太在萬安寺臨死之前,曾把周芷若叫到自己的身邊,把峨眉派的信物玄鐵指環戴在周芷若的手上,立周芷若為峨嵋派的第四代掌門,還把峨眉派世代相傳的秘密(關於屠龍刀和倚天劍的秘密)告訴了周芷若,這一切都是滅絕師太臨死前的安排。 但是,滅絕師太一死,由於當時傳周芷若掌門之位時候,只有周芷若一人在場,沒有其他人作證,造成了死無對證情況,丁敏君就又抓住了周芷若的把柄,開始懟周芷若,說她是盜取了滅絕師太的玄鐵指環,師傅不可能把掌門人之位傳給她的,結果引起峨眉派的大亂,周芷若被以丁敏君為首的師姐們逐出了峨眉派,要不是後來有張無忌,周芷若恐怕就沒有翻身之日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周芷若在靈蛇島盜取了倚天劍和屠龍刀,取得的刀劍中到武功秘籍,武功大增,回到峨眉,奪回了自己的掌門人之位。

接下來,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就發生了,前半部《倚天屠龍記》中出場率非常高的丁敏君(可以說只要有峨眉派出現,就會有丁敏君),在周芷若當上掌門後,再也沒有出場過了,丁敏君到底去哪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細細地分析起來就感覺很可怖。周芷若行動上的黑化是在靈蛇島上,盜取了倚天劍和屠龍刀,還殺害了蛛兒,把趙敏扔進了大海里。蛛兒這個人,和周芷若其實一點矛盾也沒有,僅僅因為蛛兒曾和張無忌有過婚約,周芷若就懷吃醋,懷恨在心,把蛛兒殺害了。周芷若把趙敏扔進海里,只是為了造成一個趙敏盜取倚天劍和屠龍刀逃跑的假象。

從周芷若的這些行為看出,她是多麼的心狠手辣! 所以就不難理解,在周芷做掌門之後,丁敏君為什麼再也不隨著峨眉派出現了,根據上述周芷若睚眥必報,心狠手辣的行為,我們很容易推測出,丁敏君並沒有去哪兒,而是被心狠手辣的周芷若給殺了,殘害同門師姐,這可以說是周芷若一生的黑點。

金庸先生不虧是寫書的高手,沒有直接交代丁敏君的結局,而是採用了一種留白的寫法讓大家去猜想,金先生用心良苦啊!


詩文與小說

神鵰俠侶,16年後楊龍重逢,楊過雙鬢斑白,蕭索滄桑,小龍女一如往昔。小屋中盡是小孩衣衫,何解?

推測1,當年小龍女被歐陽鋒點穴,被尹志平乘人之危,半年後跳入谷中,後生下一女,小龍女中毒身亡。楊過十六年後見到的,是小小龍女。

推測2,小龍女作為道士殺手,先後俘虜過尹志平,清修的公孫止,周伯通。何以周伯通隱居山下引來玉蜂,日日相對,都沒發現“我在絕情谷底”的秘密,而黃蓉識破秘密後,愛湊熱鬧的周伯通居然不願意前往去找自己“天仙一般的”舊友。十六年裡,周龍二人早已暗通款曲,小孩的衣服,很有可能是周龍之子女。

總的來說,楊過被小龍女坑了是一定的。畢竟一個只想讓自己陪她去死的愛人,也深情不到哪裡去。


燁卡捷琳娜

韋小寶跟七個老婆在通吃島呆了十年時間,竟然只生下三個孩子,而這三個孩子還都是上島之初就生的(也就是說上島前就就已經懷上了),這一點很不尋常。

這背後究竟是避孕工作做得好,還是韋小寶被康熙發現天地會的身份,嚇得沒有了生育能力,著實讓人費解。講道理,韋爵爺風流瀟灑慣了,不應該會故意避孕的。而且他天性樂觀,應該也不至於被嚇得不能生了。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了,就是他上通吃島之初就已經不育了。而之所以不育,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入宮之初,中了海大富海老公的毒,後來雖然陳近南幫他解了毒,但已經導致他不能生育。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韋爵爺不育,他那三個孩子又是怎麼來的呢?只有一個解釋:要想生活有滋味,鹿鼎公頭上帶點綠

我們看看那三個孩子:

  • 長子——韋虎頭,阿珂所生。這個孩子很可能是鄭克爽的,阿珂之前被鄭小王爺迷得七縈八素,主動獻身的可能性極大。

  • 次子——韋銅錘,蘇荃所生。雖說神龍教主練功不能有性生活,但教主夫人蘇荃估計時間長了也寂寞,也許跟教中一些青年子弟就搞在一起了,像五龍使都有可能。當然嚴格來說,這頂綠帽不能算在韋小寶頭上,應該算在神龍教主頭上。
  • 長女——韋雙雙,建寧公主生。建寧是一個囂張跋扈瘋女人一般的存在,既然能跟韋小寶這個小太監搞一起,保不齊也能跟其它侍衛(其它太監有點不可能了)搞一起。再者,當她知道韋小寶有那麼多相好之後,一生氣給小寶戴頂綠帽也非常符合她的性格。

所以啊,我們的御前侍衛副總管欽賜黃馬褂、一等鹿鼎公、通吃島島主、天地會青木堂堂主、總舵主關門弟子、神龍教白龍使、獨臂神尼最後傳人、麗春院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院主、茅十八的親密戰友、海老公的最佳拍檔、索菲婭公主的情人、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玉樹臨風瀟灑倜儻、坐擁七美,江湖人稱“小白龍”的接盤俠韋小寶,十有八九是戴了綠帽了



磚業科普稻殼張

說到這裡很多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了,就是萬震山“砌牆”的行為。而金庸的高明之處,並沒有寫萬震山如何殺人如何將屍體砌進牆裡。更沒有直接描寫大家發現他的這個秘密之後打開牆壁見到的是怎樣一副讓人毛骨悚然的畫面。而是通過旁人的眼光描述他因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夜夜“夢遊”般重複這個動作的詭異場景。

小妾發現“老爺半夜三更起來砌牆!”“月光斜照,透過窗紙,映進房中,只見萬震山仰臥在床,雙手緩緩的向空中力推,雙眼卻緊緊閉著。只見萬震山雙手空推一陣,緩緩坐起身來,伸腿下床,向前走了幾步,蹲下身子,凌空便伸手去抓甚麼物事。……又看得片時,但見萬震山的手勢越來越怪,雙手不住在空中抓下甚麼東西,隨即整整齊齊的排在一起,……只見他凌空抓了一會,雙手比了一比,似乎認為夠大了,於是雙手作勢在地下捧起一件大物,向前塞了過去。”到這裡還不算完,最最可怕的一幕是,這是萬震山睡著之後的表情,並不是慌張,恐懼,而是微笑著,洋洋自得。

(D180336)


影視觀察家

鹿鼎記裡康熙到底在韋小寶那裡安插了多少眼線,風際中這樣的角色到底還有多少?

風際中之前藏的那麼深,在天地會混的也算有頭有臉,一定給康熙皇帝彙報過不少重要情報,似乎是不小的角色。可是韋小寶問起許給他多大的官的時候,他的回答幾乎是笑掉韋小寶大牙的,而能撈到的錢財可能在韋小寶眼裡什麼都不是,可能還不如就在天地會混的有前途,他到底圖的是什麼?理想和信念這種東西,不是風際中這種人會有的,那是不是說明,在天地會還藏著他不敢冒犯的上司呢。韋小寶這個清廷的三等鹿鼎公這麼尊貴的爵位,捏死風際中這樣的芝麻官應該比敲詐鄭克爽來的更容易吧。風際中得罪他到底是因為他是傻的,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呢。也許,天地會中層領導裡面很多都是康熙派的臥底,這簡直太可怕了 。


濃眉大眼的好青年429

《神鵰俠侶》中黃蓉——細思極恐!

當年郭靖收留了把兄弟的遺孤楊過(郭靖兩口子給起的名字,不太喜歡,居高臨下,有點父債子還的味道),郭大俠很忙又加上他本身表達能力及文化水平有限,就讓孩子跟著妻子黃蓉學習本事(桃花島家學淵源),應該說用心良苦。

怎奈靖哥哥不懂黃蓉!王蓉在《我不是黃蓉》中高唱——我只想找到老老實實的郭靖,享受實實在在的愛情,應該代表了一些黃蓉的心聲,那就是找個愛我的人,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說明白了就是她不願意,她怕楊康的孽子長大了是個白眼狼!

黃蓉可以對郭靖明說暗示,但她是個聰明人,想法太多,總之她愉快地同意了,至少在靖哥哥看來。這樣一來就像是新婚的媳婦家裡多了一個先方的孩子,咋想咋彆扭。後媽虐待孩子方法有N種,大致分來有暴力、冷暴力、人前人後不同等等。黃蓉採取的是最毒的一種——誅心!不打不罵,吃飽穿暖,毀你前途。

黃蓉教楊過三字經、三腳貓之類的功夫和語文,護犢子任憑自己的女兒欺凌楊過,縱容武家兄弟隔離、孤立、教訓楊過,反過來對靖哥哥說楊過孤僻任性,不知感恩。以她聰明絕頂的智商去對付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人心吶!結果可想而知,拔涼拔涼的!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個大點的男孩子欺負我姐(比我大一歲),我幫我姐把那小子咬了一口,那個孩子的媽媽知道後,就經常在我上學的路上堵我(她家在那附近),我嚇得一學期都不想上學,又不敢告訴家長,誰想楊過的感受呢?


蘇不驚

金庸小說裡最讓人細思極恐的情節是:那些武林中人,竟然是年齡越大越厲害。

這讓年輕人情何以堪?

看《射鵰英雄傳》,世上五大高手,無不是年齡越大,武功招式越精妙、越純熟,特別是內力越深厚、越精純。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到100多歲時,更是天下無敵,內力深不可測。

這種現象,跟內地現在通行的觀念正好是相反的。內地是人年齡越大越不行,越是小鮮肉越是牛比。在職場上,年齡一到35歲,就很難找工作了;到40歲,就基本找不到工作了。因為幾乎所有的企事業單位,都不要招35歲以上的人,普遍認為人到這個年齡以後,就越來越不行了,越來越走下坡路了。

可是,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年齡觀念,為什麼跟大陸的這個通行觀念,截然相反呢?

阿里巴巴馬雲,在一次演講中也說:“我特欣賞歡金庸,但唯一看不懂的是,為什麼年紀越大,武功越高呢?老頭,一百歲的,武功特高,不可能的呀!“

其實,這裡面,有一箇中國文化的奧秘。按大宋的文化層次理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分為兩種:

1、正常普通人,

2、有內功的人。

上面所說的奧秘就是:中國文化,是講究內功、內力的。要真正掌握中國功夫,包括武功、琴棋書畫、各種手工藝等,都要以內功作為基礎動力。

沒有練過內功的人,也可以學習中國武功,但那只是外功。

沒有練過內功的人,也可以練習中國特有的琴棋書畫及各種手藝,但那只是表面功夫。上次大宋就看到有一個網友提問:為什麼二千多年過去,王羲之的書法還是最好的?二千多年中就沒有人超過他嗎?其實今天的人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今天的人都不知道一個核心奧秘:王羲之是練過內功、內力深厚的人。而後代的人,越到後面,內力越淺,到現代,就乾脆不知道內力為何物了,學來學習,都只是花拳繡腿。

金庸是掌握了這個奧秘的人,他把這個奧秘寫出來,用在他的武俠世界當中,並把它作為武俠小說的架構基礎。

在《射鵰英雄傳》中,降龍十八掌是最頂級的外功。洪七公就對郭靖說過:“我傳你的降龍十八掌是外家的頂峰功夫”。在《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是最頂級的外功,令孤衝就學會這個。《天龍八部》的頂級武功,也是降龍十八掌,蕭峰就會。

但所有這些功夫,比起《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北溟神功》《小無相功》《乾坤大挪移》所傳授的功夫,還是天差地別。

所以武功最厲害的,還是會這些功夫的張無忌,而不是郭靖、令孤衝、蕭峰。

郭靖、令孤衝、蕭峰在學到頂級的外家功夫以後,還不能算是武林高手。他們在整體上還只是中低級水平。因為當時他們還沒有練習內功,還沒有內力。

只有把內功練好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高手,而且是永遠的高手。僅只會外功的人,就算他的外家功夫是頂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的衰退、身體的老化,他的功夫是會下降的。

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有練過內功,僅學到一些外功,就自以為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那是因為他不知道有這一個奧秘。

到此,我們可以明確地說:一個人,是年齡越長越厲害,還是年齡越長越衰弱,取決一個臨界點——內力。

內力,就是練內功練出來的。

按中國道教的理論,內力有三個屬性,一是深厚度,這是指真氣的總量,這取決於其密度;二是強勁度,這是指真氣輸送的強度,它與真氣的密度和輸送速度相關;三是持久度,就是真氣持續輸送的時間,它取決於真氣的密度和純度。

就最重要的內力深厚度來說,因為真氣是靠人體中的經脈穴位來存儲的,而其總體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練功時間越長,內力越積越多,在相同的存儲容積內,真氣的密度就越大。這就是金庸武俠高手中,為什麼人的精力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差,但內功卻是越練越深。

上面說過,金庸武俠世界,是以內功為基礎架構起來的。在金庸武俠世界,內力是基礎。武功越來越高的老人,都是一直在練內力的人。年齡越長,真氣的密度越大,內力越深厚,整體上就越厲害。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明白:在中國文化中,只要一個人是在練習內功的,那麼確實是年齡越大,越有優勢的。

中醫的學理基礎,是天人合一;其醫術講的是陰陽五行和五運六氣。而要合天人、通陰陽、運六氣,就需要練習內功,就要有內力。

沒有練習過內功的人,無論如何也難以理解什麼是天人合一,因為他的經驗裡沒有合一。按大宋文化層次論,當你把內力練到一定的程度,你會感覺到你與四周空氣的合一。四周的空氣,就像是棉花一樣,或者是像水一樣,包圍你,融化你。你也像是一團棉花融入棉花、像一滴水融入水流。

而如果練習再深一些、更深一些,你會感覺到,周圍的樹木、牆壁,越來越柔軟,變得像水一樣、像棉花一樣,你可以穿越進去。

再後面,就不說了。

總之是內力練得越深,你就越與四周合一。大自然的靈氣,你就可以拿來用。如果你是一箇中醫,病人的那個病痛,就是活生生的。能夠看到的,你能夠知道它在哪、它在做什麼。你能夠趕走它,或與它和解。

在中國歷史上,醫與易相通、醫與道術相通。凡是名醫,無不通易,無不是道術的修煉者。對他們來說,自然是年齡越老越有用。

在中國古代和現在的中國民間,本來就有“老中醫“這個特定的稱謂,意指行醫水平高的老醫生。中醫中的名醫,一般都是老人。其中相當多的中醫名家,甚至還是半路中醫,比如名醫皇甫謐、朱丹溪、嶽美中、喻嘉言等,都是年過40才開始學中醫的。醫聖張仲景,雖有醫聖之稱,但他的本職是長沙太守,行醫只是他的“兼職”。

就事情本身來說,要做好它們,靠的是經驗的累積、案例的累積。對於做事情的人,則需要深厚的內力,否則就會精力不濟、腦袋不靈、做事糊塗。

所以在這裡大宋要提醒的是:必須區分精力與內力的不同,不要把精力渾同於內力。沒有學過內力的人,年齡不會給他帶來福利。

自古高明的中醫,也必須學內功,否則,就會和現代人的生理規律一樣,越老越不濟,越老越不中用。因為精力、腦力,就是隨著年齡而衰退的,但內力,卻是隨著年齡而增長的。如果一箇中醫學過內力,又加上經驗的日積月累,他就會越老越厲害。

中國其它的傳統行業,如中國畫、中國書法、中國雕刻,以及各種中國傳統手工藝,都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尤其需要內力。可惜現代人無法體會這一點。

在上面所引的馬雲的演講中,馬雲接下去說的是:“所以我從這裡想明白一個道理,西方的道也很好,理更強,道和理合在一起,達成了無數成規模的術;而中國是道很強,理極差,術是偶爾有偶爾沒有。“

馬雲說的,確是事實。但它不是中國古代的事實,只是當前的事實,是當前真正的中國功夫大量失傳以後的遺憾事實。

最後,大宋把這句話送給中國文化熱愛者:中國功夫確實是真的,但現在那些被表演著的中國功夫,多數是假的。


大宋心學課

太多了太多了,金庸小說博大精深,場面宏大,時間跨度廣,出場人物多,總有一些驚鴻一瞥卻細思恐極的事出現。

1.慕容復的年紀到底多大?

慕容復正式出場時,是在珍瓏棋局,書裡描寫他是二十六七歲的青年,正當風華,難怪段譽看了會自慚形穢。

這種風采,確實可以當王語嫣的表哥。

但是,等到慕容博出現,慕容復的年齡又變了。慕容復說他在父親死後,怕他閉氣假死,特意試他脈搏,確認是真死。

慕容博假死肯定是在雁門關大戰後很短時間內,那時候喬峰還是個小嬰兒,而慕容復已經有試人脈搏的能力和心機了,說明至少十歲。按照喬峰出場三十多歲來算,慕容復已經是四十多了。

這年紀,當王語嫣表叔都算大了。

都說某某女星猜不透年齡,我看慕容復才是他們的老祖宗。

2.金毛獅王和張翠山、殷素素的船再偏一點,他們就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了。

當年金毛獅王帶著張翠山殷素素一路向北,來到靠近北極的地方。他們發現這個地方要麼白晝極長,要麼黑夜極長,典型的北極圈特色。

從中國去北極圈要怎麼去呢,沿著歐亞大陸東側海岸線一直往北,穿過歐洲和美洲之間白令海峽,到達北冰洋。這個路程什麼概念呢?哥倫布當年也沒走這麼遠。

而此時,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有一百多年。

都說金毛獅王學識不凡,沒想到連航海也精通了。

3.倚天屠龍記只是張無忌的一個夢。

張翠山殷素素他們從冰火島往回走的時候,颳得是北風,他們要趁著北風往南走。

北極在中原北邊,這話是不假。但是,他們走的是海路,海路的話,北極在中原的東北方向。

他們一直往南走,會直接被風吹到太平洋裡。最好的結果,是漂流到澳大利亞。

他們沒那麼幸運,沒有人能在海上連續漂流那麼長時間,等待他們的只有死。

那麼後來的發生的故事,只能解釋為,張無忌死前的幻覺。

四女同舟,只是張無忌死前最好的夢。


太細思恐極了,金庸小說看多了都成了陰影。

暫時先這麼多,想到了再更。


林二走江湖

看金庸已經有很多年了,仔細想了想,當初看的時候頭皮發麻的情節大概有兩個,一是林平之為了拿辟邪劍譜每晚躲在嶽不群窗外,那一大段用的是倒敘的手法,被林平之說的特別的陰森恐怖。還有一個是連城訣裡,反派殺人之後把屍體砌在臥室的牆壁裡,然後夢遊時就不停的做著砌牆的動作,媽的我看這一段時還是個孩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