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在宇宙之初,有两种原始的力量,共生着,

他们是善和恶,存在于思想中、言语中、行为中。

让智者在两者间选择正义,

做好的,不做卑贱的。

——《波斯古经》

伊朗亚兹德的拜火教圣地“恰克恰克”(Chak Chak)在沙漠深处,官方名称为“Pir-e-Sabz”。位于亚兹德西北72公里处,因为路途不便,我和几个伙伴租车前往。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一路尽是广阔的戈壁和沙漠,没有树木,毫无遮拦。远处的山峦如刀削斧刻,似火焰起伏,这寸草不生的荒蛮野地,怎一个“苦逼”了得?莫说颠沛流离的亡命女子,即便阿拉伯铁骑,恐怕亦得赶紧逃离。所以,这“恰克恰克”确也是神的旨意。

拜火教是俗称,正名为“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通常认为琐罗亚斯德是历史人物,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可能是乌鲁米耶(Urimiyeh)湖附近贵族家的祭司,身份与印度波罗门(Brahma)差不多。20岁开始,背包十年,游历四方,坚信自己就是先知,是光明智慧之神阿胡拉·马兹达的使者,为世人传播神的启示。波斯民间传说,守护神和天光混合而诞生琐罗亚斯德,他远离人世,独居仙山。历经磨难创造拜火教后,在雷电声中归天。

圣地在悬崖间,路面正在拓宽,工人们见有客来,远远招呼。虽然作业比较困难,但还是靠着山崖修建了几栋平顶房。每年6 月14 至18 日,伊朗和邻国的拜火教徒都会来此朝圣。看来,扩建拓展势在必然。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大门,波斯帝国的武士

最早的拜火教典籍毁于亚历山大东征,萨珊王朝时拜火教成为国教,有了自己的经典《阿维斯塔》(Avesta),也叫《波斯古经》,意为“知识、谕令”,包括诗歌、仪式、道德和神学论文。琐罗亚斯德本人的著作叫“伽塔什”(Gathas),多为对神的赞美诗。作为教主,琐罗亚斯德认为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和邪恶之神安哥拉·曼纽(Angra Mainyu)间进行着达1.2万年的战争,最终“善”战胜“恶”,“破坏性精神”永远消失。拜火教不倡导自虐苦行,也不主张过分享受,宣扬“三善”精神,即善思、善言、善行。

两位看守圣火的祭司年愈六十,看起来颇有气度。见我靠在台阶上喘气,指着一排自来水管,示意可直接饮用。山泉清凉,饱饮几杯才觉得过瘾。门票1万里亚尔,老爹递过一把钥匙,让我自行进去参观。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创始人琐罗亚斯德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大厅里面的墙壁上有三点圣火

“恰克恰克”也没忘记曾经的辉煌,铜皮包裹着的门扇,上面雕饰阿契美尼德时期的武士,须发卷曲凝结,整个脑袋像榴莲。门口备有拖鞋,换上才能入内。里面是山洞,地面铺大理石,中间放12个铁盘的架子,顶端香烟缭绕。山岩间凿出一个拱形壁龛,里面镶嵌三盏油灯,小如黄豆。如果真的长明不息,算来已近14个世纪。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中间是祭坛

波斯帝国独尊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奉之为至高无上的造物主、救世主和保护神,将其形象镌刻在神庙、圣殿和碑铭中。据说12月25日就是这位光明之神的诞辰,这不是圣诞节吗?没错,该日原为拜火教的“光明节”,只不过阿胡拉先生没能成为大“V”,粉丝太少,所以被耶稣抢了风头。亚历山大的入侵使拜火教遭受打击,直到萨珊王朝将其尊为国教,才得以复苏。阿拉伯人接管波斯后,初时还能容忍拜火教的存在。8世纪以后,宗教冲突尖锐,大批拜火教民改信伊斯兰。公元916年,部分有财力的教徒逃往印度。13世纪中叶蒙古人的到来,使拜火教再次受到致命打击,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亚兹德郊外的寂静塔,也就是天葬台

岩壁间放着琐罗亚斯德的简介和画像,这个络腮胡子的老者头顶悬浮着的就是拜火教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披发长须侧身而望,手持小圆环,腰围大圆环;两翼伸展,前善后恶,分三层,寓思、言、行。可是,他卷曲的双足细弱如患小儿麻痹,莫非是传说中的“鸟人”?非也,他是智慧光明的化身,也称“智慧老人”。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设拉子波斯波利斯

拜火教于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史称祆[xian]教、火祆教;晋后五胡乱华,祆教被北魏王朝接受,首度进入中国统治阶层。北魏、北齐、北周的皇帝带头祭祀,隋唐的东京西京、南宋的汴梁镇江都有祆祠。“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利用拜火教,自称“粟特人最高的光明之神的化身”。“禄山”波斯语意为“光明”,他以教主身份蛊惑人们奔向“光明之火”,将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一蹶不振。还有个说法,安禄山粟特语为“Aleksandr”,按今天的译法就是“亚历山大”。不过说法受到质疑,安禄山与亚历山大应该八杆子打不着。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亚兹德古城

我双手抱拳,对着壁龛里的三点圣火算是礼拜。不过,这里没有教主,只有祭坛和圣火。岩缝里仍然有水滴下,但不再“恰克恰克”,地上放着几个盆子,水落到里面,荡起层层涟漪。我走过去张嘴等待,但水滴却偏了位置,溅得满脸都是。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逃到印度的拜火教民最初来到一个叫“丢”(Diu)的岛屿上,19年后才被允许在古吉拉特(Gujarat)居住,称“帕尔西人”(Parsis),至今遵循拜火教传统,坚持不与外族通婚。拜火教强调“最近亲结婚”,甚至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冈比西斯曾娶其姐妹。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时,帕尔西人迅速进入工商业领域,被称为“印度的犹太人”,头面人物甚至进入英国议会。20世纪中叶,英资撤出印度,许多企业为帕尔西财团收购,垄断了印度商业领域。今天,帕尔西“塔塔”(Tatas)家族仍然控制着印度的重工业。讽刺的是,许多帕尔西财团的原始积累始于鸦片,顾主则是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古代丝路旅馆

洞口敞开,扶栏远眺,只见群山叠嶂,土色连天,几乎没有生命的迹象。法国旅行家杜普雷(Dupre)说亚兹德有拜火教徒八千,“是为阿拉伯人侵略时弃其母国出亡在外的波斯遗民。……今只存于波斯境内亚兹德、克尔曼两州,余者避往印度河或古吉拉特境内。其逃亡于外者富逸,与留存本国的教民之劳苦适成反比。”

波斯帝国长期占据两河流域,是两河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拜火教的历史贯穿着古典波斯的荣辱兴衰,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在中近东地区活跃了1300多年,是古波斯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拜火教首创末日、来世、复活、天堂、地狱、善恶等二元论概念,认为自然由火、水、土、风组成,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伊朗设拉子,波斯波利斯

目前世界各地的拜火教徒约有14万,其中9.2万在印度,而伊朗本土只有1.7万,北美地区有5000余人。据说,近些年拜火教民们开始前往伊朗,踏上寻根问祖的旅程。

伊斯兰化是波斯人心中永远的痛。实际上,最高领袖霍梅尼和哈梅内伊是十二伊玛目嫡系,为阿拉伯人后裔。而波斯人从骨子里排斥阿拉伯人,尤其年轻一代,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与国家休戚与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是,现代伊朗四面楚歌。所以,伊朗人就在这样的矛盾和不安中徘徊。

摘自小重山作品《伊朗,五月的蔷薇》

□旅行提示

这一地区可在伊朗古城亚兹德租车前往,与梅博德古城及周围景点作一日游。

这个亦非东方亦非西方的神秘古国

她的面纱下究竟什么样?

壹行 · 伊朗 | 伊朗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神秘 | 波斯 | 热情 | 美好

关于伊朗你要知道:波斯人与他们的拜火教

作者小重山,文章摘自《伊朗,五月的蔷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