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從大一開始算起,到現在工作,像南哥這樣的手機狂人也算是換了無數手機了,從千元一下到最新的蘋果X。大大小小也算是都把玩了一遍,同時對於手機的價格也算是看清了,今天我想專門跟大家講講,為什麼有的手機賣到千元以下,為什麼有的手機能賣到三千以上甚至前段時間iPhoneX能賣到8000多,我覺得手機賣的貴無外乎是四種原因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左:三星note9 右:華為榮耀10

一.品牌定位影響了價格差異

首先各位小夥伴都有賣鞋的經歷吧!同樣是一雙鞋,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製造手法,一雙是沒什麼名氣的地攤貨,基本上100以內就能搞下來,一雙是貼上阿迪達斯標籤的名牌鞋,可能要5,600。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500多的那一雙鞋子是名牌,決定它賣的這麼貴的就是所謂的品牌效應。

手機也是同樣的道理。手機價格的差異最直接體現在品牌定位上,就拿國產手機和三星手機為例,手機的定價差異在品牌形象上,配置等相仿的紅米手機和三星手機相比,可能價格就存在巨大差異,這個大家可以去中關村手機上看一下就會發現。

二.製造手機各個流程部分的不同

1.手機設計語言不同。

外觀設計的不同。

設計是一款手機的標誌性語言,不同價位的手機,設計不同。現在的手機都在“全面屏,纖薄,攝像頭,屏佔比,屏幕邊框”等關鍵設計語言上下大心思。

而價格高昂的手機,則會從外觀設計起初,就具有獨特的設計語言融入其中,也可能會和第三方合作,生產限量版手機,從而進一步提升手機的知名度,增加手機的銷量,像vivo,OPPO等國內手機廠商多與明星合作,通過帶有明星簽名的外觀設計來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加之明星的影響作用,對手機的銷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如最近火熱的vivo X21趁俄羅斯世界盃,推出X21世界盃非凡版,相信又會推動一波手機銷量。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以OPPO,vivo為例,越來越重視手機的外觀設計,生產限量版手機,以重要事件或重要節日為契機,推出限量版手機,通過利用重要節日,吸收時尚元素,改變產品顏色,增加標誌符號等外觀設計語言的融入,進行手機再設計,推進手機銷量的步步增加,所以,外觀越來越重要。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而像山寨手機,以天時達、優爾得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手機為例,完全是模具設計,跟隨潮流,在外觀上不需要任何創新,完全是照搬設計,這也是差異。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2.硬件配置的差異

①處理器使用的不同;

價格高昂的手機在處理器上就已經是走在前列,大多旗艦機都使用高通最新的驍龍845移動平臺;稍微次一點的手機則使用像驍龍660這樣的第二階梯移動平臺。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可能你會問:OPPO,vivo為什麼使用驍龍660移動平臺,都要賣出高價?甚至要跟小米的驍龍845移動平臺的手機價格相仿?這個我們就需要從這些手機的其他方面說起了,因為決定手機的價格除了cpu還有攝像頭,屏幕、以及手機的系統這些因素,另外就像我前面說的,VIVO,OPPO花大錢請明星代言,把宣傳海報貼到每個城市,就是想把自己搞成名牌,所以小米和VIVO,OPPO相比就像球鞋裡面的普通球鞋和名牌球鞋的區別。

再者,價格低廉的手機也會在處理器上縮水,如通過使用降頻版的處理器,從而進一步降低手機成本,然而價格高昂的手機一定不會在處理器的深層環節做更多手腳,畢竟高端機代表企業形象,誰都不可能去害自己。

②攝像頭使用差異;

先從傳感器說起,一款手機攝像的成敗取決於傳感器的品質。傳感器是攝像頭組成的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技術。

再者是ISP芯片,ISP芯片也是關鍵所在,它負責接收傳感器的原始信號數據,它的作用就是對傳感器輸入的信號進行運算處理,最終得出經過線性糾正、噪點去除、壞點修補、顏色插值、白平衡校正、曝光校正等處理後的結果。ISP芯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手機相機最終的成像質量。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所以價格高昂的手機,首先會用高質量的傳感器,以堅果R1為例,它使用的是索尼的IMX 363旗艦傳感器,具有F1.8的大光圈。要知道現在好多手機都停留在F2.2左右,所以旗艦手機在傳感器這個關鍵環節使用最重要的技術,會投入更大資本。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其實,現在這個手機時代,雙攝像頭已經都是千元機的標配,所以談攝像頭差異有些牽強,如果不要臉點,只能說價格低廉的手機還在使用單攝,但實則不然。

所以真正的差異存在於傳感器,以及圖像信號處理ISP芯片的數據算法上,所以,ISP對圖像的調教顯得格外重要,由於每個手機廠商都有自家的一套照片的調教方案,最終呈現的畫面效果也不同。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③內存組合差異。

高昂價格的手機自然也不會在內存ROM和閃存RAM上示弱。

RAM運行內存,通常是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程序的臨時存儲介質。ROM則是機身存儲空間,主要包含自身系統佔據的空間和用戶可用的空間兩部分。

如最近發佈的堅果R1手機就有8GB RAM+1TB(1024GB)ROM的存儲組合,想想如今的256GB內存,已經被碾壓的不行了。不過,1TB的存儲似乎沒必要。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對於不同規格的閃存芯片,容量間價格差不一樣幾乎是一定的,比如eMMC和UFS,對比64GB與128GB的差價當然是不一樣的。同時,即便是相同規格的閃存芯片,品牌不同,顆粒不同(mlc和tlc),也會導致芯片的價格差不一樣。

UFS與eMMC沒有明顯的差異,它們是一種內嵌式存儲器的標準規格(基於閃存介質的基礎上集成主控芯片,而且擁有標準接口)。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eMMC全稱:“嵌入式多媒體存儲卡”,UFS全稱:“通用閃存存儲”UFS還要更省電: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eMMC閃存讀寫性能低下,不論是數據傳輸技術,還是工作模式,UFS都全面領先於eMMC。所以,在價格上,UFS要比eMMC成本更高。

對於存儲內存ROM,也是手機差價的原因所在。

如今,64GB與128GB差價一般在300-400元左右,如今,在國內市場,內存卡的差異也很大。所以手機貴也貴在內存上。

3.手機屏幕是生產手機成本最高的部分。

①屏幕類型決定手機的顯示效果。

現如今的手機使用的屏幕各不相同,價格低廉的手機基本使用TFT屏,價格高昂的手機則使用像AMOLED,IPS等顯示效果優秀的屏幕。如今的彩色屏幕主要有: TFT屏,IPS屏,TFD屏,UFB屏,AMOLED屏,ASV屏等。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TFT屏幕的反應時間比較快,可視角度大,一般可達到130度左右,主要運用在高端產品。

TFD屏幕,能提供高畫質、易觀看的顯示,並且功耗低、畫質高、反應速度靈敏。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UFB屏幕是三星發佈的一款手機用新型液晶顯示器件,超薄、亮度高。

AMOLED屏在手機屏幕領域屬於新型產品,OLED無需背光燈,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

現在的手機主流的IPS,TFT和AMOLED屏幕。

相對使用最廣泛的是TFT屏幕,造價低,成本低,顯示可以,但是可視角度低,泛白。

此外就是IPS,蘋果的多部機型都在使用。也是LG使用最多的技術。

三星的AMOLED是最豔麗的,蘋果和LG的IPS屏幕有著最精確還原,TFT屏幕是低價機標配,所以,AMOLED和IPS屏幕是市面比較好的屏幕了。

②屏幕的貼合工藝的不同造成手機價格差異。

手機屏幕主流貼合工藝有幾種:

In Cell技術是將顯示屏內部嵌入觸摸傳感器功能,原本3層的保護玻璃+觸摸屏+顯示屏變成了兩層的保護玻璃+帶觸控功能的顯示屏,使屏幕變得更加輕薄。同時,In Cell屏幕中還要嵌入配套的觸控IC,

採用In Cell 技術的手機有iPhone.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OGS 技術,更傾向於將觸摸層製作在顯示屏上。OGS將觸控層製作在保護玻璃上,主要原因是該技術具備較強的製作工藝能力和技術。OGS將觸摸 sensor直接做到玻璃蓋板上,顯示效果更好,更清晰。      

GFF 技術:已經被用到爛的技術了。介於全貼合和非全貼合之間,GFF技術是使用表層玻璃粘合觸摸屏、ITO導電膜X,然後粘合觸摸屏、ITO導電膜Y,再粘合LCD層,共5層。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屏幕貼合技術的不同,導致透光率的差異,從而直接影響屏幕顯示效果。GFF屏幕比採用OGS技術的屏幕顏色更深,沒有那麼自然,而且沒有OGS屏幕顯示的更加自然,觀感上也不會有觸手可及的感覺。

所以,手機價格差異在各個細節。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GFF的屏幕強度最大、通透性最差、屏幕厚度最厚,成本和工藝難度最低,一般用在低端機型;

OGS通透性最好,屏幕厚度和強度一般,工藝難度和製造成本也不高,大多用在中端機型;

In-cel屏幕最輕薄,通透性好,成本高,多數用在高端機型。

談及到屏幕構成,不得不提“疏油層”這個熱詞。

疏油層是塗抹於手機屏幕表面的一種複合塗層材料,它的作用是可以不容易留下指紋,清潔更加方便,同時帶來良好的透光性和疏水疏油性。

③屏幕分辨率。

現在手機的主流分辨率都是1080P或2K,可能千元機會有720P(如599元的紅米手機),手機分辨率會不會是價格差異的原因之一?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就現實情況而言,1080P屏幕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對於人眼而言,1080P已經足夠,而且相比2K屏幕,耗電更低。

2K到底會帶來什麼?可以帶來更細膩的畫質,在觀感上,更能刺激眼球視網膜的觀感極限。

2K屏幕也是價格差異的標誌性語言。

4.軟件及系統差異

①系統差異;

價格差異也表現在手機系統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千元機可能在發佈時只會搭載Android7.0版本,然而價格更高的手機,都會上Android8.0版本,這是個明顯的差異表現。

一看嚇一跳!1000元和手機和3000元手機的差異居然在這裡

其實,谷歌開發的安卓系統這麼多手機廠商都在用,是因為安卓系統是個開源系統,包括相機,音頻播放器都有Android 開放源代碼,手機廠商只需要獲得完整源代碼,編譯一下適配一下就可以使用了。所以,在價格低廉的手機上,無論從系統,相機,還是音頻等方面可能都是谷歌的開放源代碼語言,即一種默認參數;而價格更高的手機,可能需進行相機調教,音頻的測試等再加工的流程,從而達到更好的手機體驗。

②軟件差異。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榮耀手機或華為手機的人可能會發現,千元機與2000+的手機相比,都會有很多差異的設置項,也包括相機拍照功能都有差異,這就是軟件差異造成的。

總結: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是不錯的,這些就是南哥整理的千元機和旗艦機的差別。所以各位買手機的時候還是應該理性購買,儘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手機,就像吳京說的,只選對的,不選貴的。而且,現在也不排除有那麼幾款千元機就是不走尋常路,用千元的價格卻能達到旗艦的配置,360N6、N7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時也有幾款旗艦機也只是廣告打得好而已,很多東西就是換湯不換藥。比如VIVO X21,OPPO R15等等,所以選擇權交給你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