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是什麼規矩?

“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這句老話在農村流傳很廣,他的意思就是房子寧肯借給人辦理喪事,也不能借給夫妻同住。雖然,這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還是會發現這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老話說“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是什麼規矩?

自古至今,房子和宅子在農村,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在古代,一個農戶,一輩子只有幾件大事:蓋房子、娶妻、生子、送走老一輩。這幾件事辦下來,人也將近花甲,一輩子就差不過過了一大半了。可見,房子是這輩子大事中的頭一等,而寢室更是最私密的地方,除了戶主自己夫妻可以住,絕對不能借給別人住,尤其是借給別的夫妻住,更是不可以的。這被認為會帶來晦氣和災難。 “寧給人停喪”幫助他人的老人安排後事,協助他人盡孝,是大大的行善積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他人受了恩澤也會銘記,若借房房主有困難時,他人也會鼎力相助的,好運自然而至。

老話說“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是什麼規矩?

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新生的開始(早死早投胎),農家院裡或房中有人死去才能有新生命降生。“給人挺喪”會護佑房主香火綿延,多子多孫。再者,“死者為大”讓死者靈魂安息,據說死去的人會保佑房主家人安康,賜福吉運。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也是“不給人成雙”的意思,“野花進房”有“鳩佔鵲巢”之意,所以房主讓男女分房睡的, 過去的老人都很懂得這個規矩。

老話說“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是什麼規矩?

農村的老話往往承載著百姓的善良與樸實,也凝聚了老輩人的智慧和生活的總結。對祖宗傳下來的老話,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以理性地看待。有的人說,許多年輕人就是太自私依性胡為,不管不顧不加節制地生話往往傷了自身的運氣。對農村的老話“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的規矩,知道此話的農村老人,他們的態度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