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貞不屈 雖死猶存

堅貞不屈 雖死猶存

史硯芬像。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南京5月25日電 1928年9月27日,一位年輕人在南京雨花臺高唱雄渾悲壯的《國際歌》,眼神堅定有力。一聲無情的槍響,他倒在血泊中,從容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他就是雨花英烈史硯芬。

史硯芬1903年3月出生於江蘇宜興。中學期間他就投身到五四愛國運動的洪流中。1927年春,北伐軍進抵宜興,史硯芬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思想,逐步樹立起共產主義信念。

1927年11月,在中共江蘇省委領導下,震撼大江南北的宜興農民暴動打響江南農民暴動第一槍,史硯芬擔任了這次暴動的副總指揮。宜興農民暴動失敗後,史硯芬被任命為共青團南京市委書記。他深入南京及周邊各地,宣傳八七會議精神,發動民眾組織。同年12月,在中共南京市委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史硯芬當選為中共南京市委委員,負責共青團工作。從此,他活躍在南京各大校園內外,領導大學團組織開展革命鬥爭。

1928年5月5日,史硯芬在南京參加會議時,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同年9月27日,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25歲。

“我的死是為著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2018年3月底,一檔人文藝術類電視節目《信·中國》誦讀了史硯芬這封寫給弟弟妹妹的訣別信。很多人觀看了這期節目,瞭解了這位英烈的故事,學習他的革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