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鎮圈門(揚州江都大橋鎮)

從清末民初開始,大橋鎮的商號富戶,動議出資佈設鎮區內道路間的大小圈門十三道半,所設數字竟與鎮境內十三座半廟庵堂巧合。當時,僅此3平方公里的古鎮,有如此眾多的圈門,在揚州也極為少見。

大橋鎮除了西邊的鎮揚門,東邊的通泰門,南邊的南圈門,北邊的北圈門這4個主要圈門外,凡是主街道與外面通行的巷道都有圈門把關,它們是:

東邊,東街頭的龍華寺圈門,東大街的曲巷圈門。

西邊,河西卞朗西住宅門口前的圈門。

南邊,魚市口圈門,花土地廟圈門,徐氏宗祠圈門。

北邊,北后街劉厚住宅後門口圈門,關帝廟北端圈門。

中間,中大街觀音閣下圈門。

另有東街謝家巷內圈門,為謝傢俬宅所設,稱為半道圈門。

圈門分散設置在鎮內要道和街巷路口,猶如多重城門把關扼守。圈門的廓,青磚砌疊,高低錯落有序。廓內的木板門厚薄不一,重要的圈門後置兩根粗木,一橫置,一豎置,起到頂住和栓住木門的作用。重要路口的圈門下方設有滑輪裝置,為啟閉方便。入夜時,圈門關閉,鎮區主要街道與外界基本隔絕,防範盜賊,保境安民。

圈門在幾十年的社會風雨滄桑中,親歷了集鎮的盛衰和鉅變。它在日寇侵略的國難歲月裡,屢遭炮火彈雨襲擊,多處破壁殘垣,仍巋然屹立,堅守鄉土。它也有過歡慶的時刻,披彩擁紅地與大橋民眾迎接渡江北上抗日的新四軍挺進縱隊,濃妝豔彩地歡迎“百萬雄師過大江”,身披松柏紅綢歡迎抗美援朝凱旋歸國的“最可愛的人”。在上世紀50年代末,還獻出身軀,以塊塊磚石為地方建設奠基鋪路,力盡其能。

當年的大橋鎮,還有“站南圈門”的習俗。其時,附近鄉里村間的貧困農民,多為身強力壯者,每日清晨站在南圈門路口,等待受僱打短工、幹雜活,或推車載客、裝貨運輸,以謀生計。農忙季節尤甚,多時竟達百餘人,好似當今的勞務市場。此習沿襲至解放初期。

圈門早已不復存在,當時的一首《圈門謠》還有人依稀記得:

鎮有圈門十三重,白沙昂首立當中;舟行南北賞江湖,帶繞長堤貫西東;西圈門外望仙女,東圈門內伏青龍;北圈門中關帝守,南圈門下站傭工;客商往來人喧嚷,富貧興衰不相同;年年歲歲送窮神,迎來盼去一場空。

大橋鎮有十三道半圈門,也有十三座半寺廟,這不只是數字上的偶然巧合,恰恰反映了舊時老百姓在生活上保障安全和精神上慰藉寄託的基本需求。(朱 敏)

大橋鎮圈門(揚州江都大橋鎮)

大橋鎮圈門(揚州江都大橋鎮)

大橋鎮圈門(揚州江都大橋鎮)

大橋鎮圈門(揚州江都大橋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