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只跟奶奶親,不跟我親,這場“宮鬥”要怎麼贏?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在沙發上讀睡前故事,問2歲的女兒,今天晚上是想跟奶奶睡,還是媽媽睡呀?

女兒奶聲奶氣地回答,媽媽。

又問一遍,那是想跟媽媽睡,還是奶奶睡呀?

女兒又答,奶奶。

噗,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每次問她這個問題,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也不知道她是真·難決定,一個都不想“得罪”,還是天真無邪,小腦袋瓜只記得後面那個選項。

不過,我也認真想過,假如她內心篤定,真不想跟我睡,要撲進奶奶的懷抱,我倒也能波瀾不驚,坦然接受。

噢,天知道,我以前可沒有這麼佛的,以前就是個大醋罈子,心眼比針尖還小哦。

1

記得兩年前,把腦袋比別人大一圈的女兒艱難生下來以後,前十天根本沒辦法好好走路,一走路就像手機開了震動,抖得厲害。

如果說這是生理傷害的話,我的心理傷害級別卻是到達了人類無法承受之重。

因為我發現娃一生下來,我這個親媽居然不會抱娃!我一抱她就哭,婆婆一抱她就停。

尤其是白天,我剛把娃抱起,娃就哭了,就算婆婆正關起門在衛生間蹲坑,也會秒速衝過來把娃抱走說,哎呀,你都不會抱,我來我來……

一連串動作之迅猛,讓我這個玻璃心的“掛牌”親媽,瞬間兩手空空,寂寞在風中。娃還沒幾天大,除了餵奶,我就已經被踢出了帶娃核心決策圈。

想起一個已婚已育婦女損友,在我還是無知老少女時代,給我上過的一堂婆媳關係指導課。

那時我一臉幻想以後當媽的甜蜜幸福,說到有婆婆來幫我帶娃,她一臉不屑,白眼翻到髖關節:

你別是敵是友,分不清好不好!婆媳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娃面前爭寵,到時候娃只要奶奶,不要你,看你咋辦!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有咩有這麼誇張啊,那時我半信半疑。

如今事到臨頭,她的話開始振聾發聵,振得我的焦慮也如同產後掉的頭髮,一茬接著一茬,根本停不下來。

2

暗自思忖,要想贏回帶娃最高決策權,我這個剛出道的菜鳥,一定要比散發濃濃老薑味道的婆婆,更會討“主子”的歡心才是。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我行我上

我先以退為進,讓婆婆沉浸在“全家就她說了算”的白日夢中,自己從最大難度、也是核心業務的哄睡入手。

開始啃睡眠書,上睡眠課,記錄小月齡寶寶睡眠特點,默背下七八種哄睡大法,收藏十七八首高人氣催眠曲……

但空學理論,沒有實踐機肯定不行。晚上,就成了我和婆婆劃江而治的分界線。

寧願一個晚上起來餵奶三四次,累出幻覺,快要死了,還把隊友也折磨得就憑一口仙氣吊著,我也堅決不讓奶奶帶著孫女睡。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白天學的知識,晚上就派上了用場。因為心中有底,娃一哭,就有條不紊去排查各種原因,經驗多了,也越來越能找準娃的需求。

一種哄睡方法不行,就換另外一種,不再是娃哭就驚慌失措,跟著一起崩潰了。

我能搞定的事情越來越多,換來的是女兒對我的越來越依戀。

我始終相信,親子之愛從每一次哺乳、每一個微笑和擁抱開始,更浸透在夜夜洗澡、哄睡、換尿片的辛勞中。

我就這樣逐漸贏回了育兒主場,婆婆不再把我當作啥都不懂的弱雞,也不敢再輕易擅自決策娃的事務了。

3

但好景不長,就來了個晴天霹靂。

婆婆老家出了點事要回去半個月,跟我們提議要帶著10個月的女兒一起走。

我堅決反對,隊友也無法接受,但我倆都要上班,婆婆走了,女兒不可能做留守嬰兒吧。幾經權衡,女兒真被婆婆帶走了。

第一天視頻,還不會說話的她,從頭哭到尾。

本想強裝鎮定地安慰她,但看見手機屏幕裡一張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臉蛋,我自己也全線崩盤,嗚嗚嗚嗚,淚流得像生死離別,彷彿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的悲慘。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婆婆招架不住,果斷把視頻掐了。

開始度日如年的日子,上班如行屍走肉,婆婆帶娃的功力雖然無須質疑,但午夜驚醒就會想著,娃會不會不認識我了。

畢竟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病。

直到把女兒盼回來,一下班我就衝進家裡,誇張地伸出雙臂,諂媚地問小妞:“寶貝回來啦,讓媽媽來抱一個。”

她,居然低著頭,看都不看我一眼,躲進了奶奶的懷抱。

我腦海裡頓時轟隆一聲巨響,彷彿被雷劈中,噩夢……果然成真了。才十幾天不見,她就不記得我了,只會像小袋鼠一樣,緊緊黏在奶奶身上。

只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的滋味,我是真真切切品嚐到了。心被扎得生疼,我想我做了這輩子最愚蠢的決定,心痛得恨不得扇自己幾個巴掌。

4

前段時間,看到《媽媽是超人》裡的黃聖依,她兒子今年6歲,也只跟奶奶親,不跟她親,讓她在節目裡一次次尷尬到外太空,摘下“黑洞媽媽”的稱號。

大家都忍不住罵她,這幾年也沒看到她出來演戲,躲在家裡怎麼連個娃都帶不親呢?

我卻能感同身受到黃聖依心中的掙扎。

不論她之前發生了什麼,造成這樣的局面,不會是一個正常母親想要的。

在節目裡,她一次次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安迪的冷屁股,安迪卻總是不斷地拒絕和逃避。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就像我們去追一個心上人,對方一次次明確說我不喜歡你,有著極強自尊心的人,能堅持得了多久?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幸好,追的“心上人”是孩子,孩子是最活在當下的。

雖然她的確不知道怎麼和6歲的兒子聊天,不瞭解兒子的脾性習慣,看不到兒子的真實需求,犯了很多顯而易見的錯誤……但只要她沒有放棄努力,孩子就會一天天朝她靠近。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當初我也是這樣做的。

和女兒分開14天,對我已經有了一些陌生感,而我每每下班就主動黏上去陪伴她,和她玩有趣的遊戲,給她講故事,和她聊天,給她洗澡,把她哄睡……

剛開始也有哭著要奶奶哄睡的時候,我的心都快酸成渣渣了,也只有忍著痛交到奶奶手裡。但沒過多久,她就完全適應了我的照顧。

最近幾期的《媽媽是超人》,黃聖依已經做得越來越好,和安迪的關係也有了質的飛躍。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等待客人時,安迪焦躁不安,已經會抱緊媽媽黃聖依來緩解。要知道他們以前,肢體接觸都很困難的。)

這足以證明,親子關係是雙向的,也是不斷變化的。

5

如果6歲以前沒有好好陪孩子,當父母的就被孩子判“死刑”了嗎?我不信。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黃聖依請教育兒專家,育兒專家鼓勵她說,還來得及。)

別忘了我們是大人,生活若是推著我們做了無奈的選擇,被迫犧牲了陪伴孩子的機會,或是不懂如何陪伴,傷害了親子關係,別害怕,承受它。

只要一有機會,學著主動和孩子建立關係,重新鏈接,給予悉心、及時、穩定的照料和陪伴,相信孩子又會重新信任我們,回到我們的懷抱。

只不過關係破壞得越久,重建難度更大一些,但大人的優勢,就是比孩子有更成熟的認知、思考和情緒調節的能力啊。

回想我以前這個大醋罈子玻璃心,就挺幼稚的。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當我在和孩子的這段關係中,有了底氣,佔了主動,就再也不糾結孩子和奶奶親這檔爭風吃醋的“破事”了。

我的女兒,有爸爸媽媽和奶奶三個人可以依戀,讓她的安全港灣如此強大,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兒嗎?

-End-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以前我總喜歡在文章裡強調,孩子要自己帶這件事。很多因為現實條件,而無法親自帶孩子的媽媽,大概會覺得亞歷山大。

悠一心用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出了六個字——別害怕,承受它。而有了機會,再去改變它。

以前和她聊天,知道她婆婆是個非常能幹的全能婆婆。她其實可以完全撒手不管孩子的事情,安心工作,還能少一些家庭矛盾。

但是她憑著一股子當媽的熱情,和孩子建立了非常安全的依戀關係,和全能婆婆也做到了各自分工,相安無事。

很喜歡她的這篇文章,不是高高在上地講道理,而是在反思過去,改變當下。希望能給親們帶來一點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