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和油哪個更容易發胖?

王王王儷

油更容易發胖,因為油脂的吸收率是99%,糖的吸收轉化率是70%。但是我們容易忽略糖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按照分子式的大小,我們可以把它基本分成是三類:分別是單糖、寡糖還有多糖。


單糖就是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這些糖是糖類中的最簡單的成員,它們還可以互相結合成為寡糖和多糖,但是不能再分解了,分解的話就不再是糖了。


寡糖就是由2-10個單糖組成的相對複合性質的糖,包括蔗糖、乳糖、麥芽糖、棉籽糖等。但是跟多糖比起來,寡糖還算是結構並不複雜,所以稱之為寡糖。


多糖是最複雜的糖類組成形式,主要就是澱粉和纖維素兩大類。


知道這些糖的概念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說過了糖是可以轉化為脂肪的,那麼要減脂的話,除了少攝入富含脂肪的食物,就要“控糖”,但是怎麼去控糖,有些人認為就是“不吃甜食”,這樣對不對呢?


當然,我們要在減重期間,嚴格控制少吃甜食,但是很多人都往往忽略了,我們的主食才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的主要來源!


比如“吃素減肥法”這種方式,由於不吃肉,沒有足夠的優質蛋白來源,往往會讓人產生對主食的更大依賴(畢竟吃青菜葉子不頂餓啊!)這樣無形中,很容易就攝入的糖過多了,糖轉化為脂肪,怎麼可能瘦得下來!


我們往往不太會注意到多糖的食物,其本質仍然是糖。像饅頭、大米、土豆這類富含澱粉的食物,嚐起來好像並不那麼甜,但是如果你不吃菜的話,單嚼它們,是會慢慢感覺到甜味的,這是因為你口腔中有澱粉酶,這個酶會分解多糖,把它拆開成小分子的糖,你再嚼著就會覺得甜了。


如果糖會造成人身材的發胖,戒掉不就得了?


人體內只有儲存不下的糖,才會轉化為脂肪,因為脂肪單位體積的能量儲存能力是糖的數倍。所以,我們需要脂肪來做人體的備用油箱——但是,主油箱仍然還是糖。


在糖、蛋白質、脂肪這三大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中,糖其實是人體進行各種活動的最主要能量來源,人體內肌肉運動、神經傳導,體內物質的運輸,沒有一樣能離開糖的能量供應,人體活動的70%能量來源都是從糖分中獲取的。


人體缺少必要糖分,不僅會形成低血糖、伴有頭暈等症狀,而且會形成情緒低迷,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


因為腦部有特殊性,人體的大部分器髒都可以靠脂肪燃燒提供能量,腦部卻是必須靠葡萄糖的轉化供能的。所以,當低血糖的時候,腦部的感受最明顯。


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防止酮體在身體中的大量生成。因為脂肪的代謝會生成酮體,酮體在人的身體裡聚集度比較高時,是能夠改變我們的體液成分的,讓我們的體液偏酸性,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後果,我們一般稱之為“酮體酸中毒”,得了這個病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另外,糖也是幫助肝臟進行身體解毒的一把好手,葡萄糖可以幫助把人體內不需要的各種多餘物質帶出體外。


如果女性長期體內缺少糖分攝入,不僅會不高興,甚至還會引起女性的月經紊亂等等。

綜上所述,戒糖是根本不可取的。


所以,什麼不吃主食的減肥法,斷糖飲食法之類,也都是完全不可取的。


要想更多地瞭解糖,推薦一個視頻《關於糖的大電影》:


張展暉


日前,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屏了:BBC人體實驗·糖脂大戰。其內容號稱“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吃糖不會胖,吃糖不會升高血糖,吃糖讓你運動的時候力氣倍增。事實真是這樣嗎?

高糖高脂膳食都不健康

據瞭解,這個實驗是用兩個孿生兄弟做的,電視拍攝了他們分別吃高糖和高脂食物4周之後的種種情況,以及最後的體檢結果。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節目裡所謂的高糖食物,就是各種糧食類主食,麵包土豆、蔬菜水果、甜食飲料。但是沒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脂肪含量很低,其中必需脂肪酸不足,而且蛋白質質量也比較低,這種膳食其實屬於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飲食。

而節目裡的高脂食物,就是碎肉堡、牛排、奶酪、雞蛋等,沒有主食和水果,極少蔬菜。膳食纖維和各種植物化學物極端缺乏,維生素C也供應不足。這種膳食屬於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範志紅指出,這兩種膳食都很不健康,根本不應當長期持續。“不過相比而言,前者略微好點,因為如果用心搭配,至少能把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大致吃夠。後者就慘了,便秘、維生素C缺乏、抗氧化物質缺乏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長期高脂飲食易能量不足

在第二週的測試中,兩位選手比拼高強度腦力活動的表現,證明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在大腦活動方面具有優勢。於是,不少消費者認為,吃糖更聰明,那為了提升記憶力,以後可以多吃甜食了。

對此範志紅指出,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在大腦活動方面具有優勢,這是因為大腦最愛用的就是葡萄糖這種能源。雖然長期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之後,大腦也能夠學會利用脂肪不完全氧化而產生的酮體,但酮體水平高了之後對身體有毒害作用,如果沒有大量的蔬菜相配來避免血液酸化危險,這種做法是有損健康的。



範志紅提醒消費者,千萬別被這個結果誤導,這個實驗並不能證明吃甜食有利學習和記憶。大腦喜歡的能源是葡萄糖,澱粉在體內消化之後變成葡萄糖,所以吃糧食就可以發揮這個供應血糖的作用,完全用不著吃甜味的糖。

而第三週測試的是,比較哪一方食慾比較旺盛?結果是吃肉這一方食慾較差,熱量攝入比吃高糖食物一方減少了400千卡。有人認為,那要減肥就只吃肉,不吃主食,更容易瘦。



範志紅指出,高脂飲食一方食慾較差的原因是因為蛋白質具有非常強的飽腹感,它會刺激縮膽囊素分泌,延緩胃排空,產生較強的飽感和滿足感。

不過,不吃碳水化合物、只吃肉的減肥方法,看似可以隨便吃,其實很難真正吃夠量。因為對於從小吃澱粉類食物長大的中國人,特別是對消化能力偏弱的女生來說,吃蛋白質食物太容易飽了,如果再加大量高纖維蔬菜,更加容易飽,結果就是攝入的熱量低於合理數值。這也是很多女生低碳水減肥時會營養不良、月經失調的重要原因。

警惕高糖+澱粉飲食方式

經過四周時間的測試後,兄弟兩人進行了體重測試。吃糖的體重降低1公斤,減少0.5公斤肌肉;吃肉的體重減輕3.5公斤,減少2公斤肌肉。同時,吃糖的人血糖正常,而吃肉的人血糖水平上升。



針對這個測試結果,範志紅提醒,只吃肉並不能很好地增加肌肉。碳水化合物有“節約蛋白質”和“幫助脂肪分解”的作用,由於碳水化合物不足,大量蛋白質作為能量被浪費,而脂肪不能充分分解,會產生“酮症”,讓人身體的味道很糟糕。酮症會消耗肌肉和脂肪,因而讓人看似瘦得很快。但是,只要恢復吃含澱粉和糖的食物,體重就會飛快地反彈。

但是,吃那麼多的甜食和精白澱粉食物,人真的一定會變瘦嗎?

範志紅指出,這得因人而異。對於年輕男性、運動多的人,吃較多碳水化合物不會有明顯問題,但對那些運動少、肌肉薄弱的人,恐怕就不一樣了。



範志紅提醒消費者,這個“糖脂大戰”測試實驗根本無法回答“糖好還是脂肪好”的問題。實驗最後的贏家,既不是糖,也不是脂肪,而很可能是澱粉糖製造業。因為這個文章很可能會成功地忽悠讀者對大量糖和大量精白澱粉的飲食方式失去警惕。



範志紅提醒,日常飲食中一定要注意遠離那些西餅店的甜點、餅乾和起酥麵包,遠離超市裡的薯片、鍋巴、薩其馬,遠離油條、油炸饅頭片、榴蓮酥、蔥油餅等


釋鴻晨

油和糖都很容易胖!但是都是身體必須的東西!少了哪個都不行!

糖和油及蛋白質是人體能量的三大供給源,以糖為最經濟,來源廣泛,蛋白質最昂貴,油脂的能量最高,就單位體積來說油脂的熱量高於糖類,所以油脂更易發胖;具體到每一個人的體質和消化吸收不同,個體有一定的差異,但不是很大,因為糖是不能在人體內蓄積的,最終還是會轉化為脂肪的形式來存在的,只有少量以肝糖原的形式存在於肝臟中,肥胖也是主要以脂肪的蓄積為主,二者可以說是殊途同歸的,還是以適量為好。

所以,我一般都建議患者從起居方面的小習慣著手的,減肥的效果很好,也很健康,又不需要太費力。不用節食,不用運動,很簡單方便!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健康!這才是我最看重的!

1,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只吃高纖麥片、低脂鮮乳,不僅可以幫助排便,同時也非常營養健康,至於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佔大部分。 

2,飯後站立半個小時。其實女人發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於工作學習忙,根本沒有時間來合理調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其實您可以吃飽飯後至少站立半小時,這既可以免去脂肪淤積在小肚子上的煩惱,還省去事後彌補。  

3,必要時可以使用減肥藥。選擇減肥藥必須要沒有副作用的,纖曼妮這個品牌在國內屬於比較好的,我的一些患者都用過,減的很明顯,也沒有副作用。西藥千萬不能吃,對身體非常不好,而且反彈嚴重。

4,睡前5小時禁食。減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覺前吃東西。睡眠的時候身體不需要運動,吃下的東西全部會被身體吸收變成脂肪囤積起來...


兩腳萌獸

當然是糖!因為糖是快速進入血液,一般葡萄糖在口中已被吸收入血,並馬上會刺激胰臟大量分泌胰島素,一下令急劇上升的血糖快速下降,使血糖忽高忽低,從而又影響到腎上腺分泌來提升太低的血糖,令這兩個主要內分泌器官疲勞不堪,最終導致衰竭,如糖尿病與腎衰竭,又何止是肥胖這麼簡單,而糖在血液中是呈酸性物質,會腐蝕血管壁,引致一系列惡性循環,食糖後快飽又快餓就是這原因,而油則不會刺激血糖忽高忽低,並能產生持久飽腹感,相對能減少進食量,從而幫助減肥。


靜觀風雲變

答案很顯而易見,糖和油都容易讓人發胖。

為什麼這麼說哪,最重要的一點,肥胖的直接原因就是攝入能量大於消耗能量。比較一下糖和脂肪的生熱係數就可以,糖的生熱係數是4kcal/g,油(也就是脂肪)的生熱係數是9kcal/g。因此同等質量下,脂肪的能量是糖的2倍多,也就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

其次,糖的重要的生理學作用是提供能量,而脂肪則更偏重儲存能量。人體在糖充足的情況下會先消耗糖供能,只有在糖不足的情況下才會動用脂肪供能,不過脂肪供能還有個缺點,那就是可能會產生酮體,對神經細胞和腦細胞產生不利影響。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油脂更容易過量攝入,2002年我國城市居民每日油脂消費量就達到了44g,脂肪供能佔比高達35%,而推薦的供能佔比為20~30%,肥胖人士的油脂供能佔比應低於25%;而城市居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佔比僅為47%,低於55%~65%的推薦佔比。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相比於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脂肪對肥胖的影響可以說更大。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糖了。想要保持良好的身材,還是要在膳食平衡的基礎上,調節三大宏量營養素的攝入比例,少吃糖油,多吃優質蛋白,合理運動,必然能收穫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後,還有別的問題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們哦~


菠蘿君健身1

絕對是糖,我有一次,一個月每天早上跑步吃的也很少也很清淡,就因為每天喝養樂多,一天喝幾瓶,我的天我一個月胖了六斤,我簡直想死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