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我始終覺得網絡暴力離我很遠,況且我又不是什麼人盡皆知的大明星,卻不知道互聯網早就將這把火燒到了普通人頭上。

前天發的關於尼泊爾的遊記,短短一天吸引了三十萬人觀看,底下的評論兩極分化,有人說我寫的詼諧幽默有意思,有人說我自私自利秀優越感。

如果是針對文章內容進行評價的話倒無可厚非,但其中不乏直白的人身攻擊。

例如作者就是個尖酸刻薄的醜逼,不善平庸的矮小丑女,沒有教養的裝逼犯,什麼玩意真他媽不是人操的,國外如此國內也不是什麼善類。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作為在初中班上第一批被選中擔任中國共青團團員,我始終將嚴於律己樂於助人當作人生準則,提高個人素質,發揮模範作用,堅決保持和增強團的先進性,完成團的各項任務,心甘情願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充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好吧,我編不下去了,我的意思說,我一個人畜無害連農村殺豬都不敢看的花季懵懂少女,在有些人嘴裡成了尖酸刻薄長相醜陋小人得志卑鄙無恥的宇宙無敵超級裝逼還被福建人睡過(?)的婊子。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雖然我在外塑造了一副潑辣自由的現代女性的形象,但其實內心也是一個出了事就找地方往後躲的慫蛋。

面的惡意滿滿的人生攻擊,我竟然沒有膽量罵回去,一來怕影響個人形象,二來也是保存一點對素未謀面的網友的一絲情意。

但最重要也最難以啟齒的原因是,我發現自己在罵人方面不僅詞彙量極具匱乏,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堪一擊,現實生活中我跟人吵架不過三回就會哭,戰鬥力基本為零。

因此,我自己在網絡上常常充當潛水的一員,不說評論別人,連別人評論我的東西我都很少回覆,b站玩了四年到現在都還是不能發彈幕的最低級別會員。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我不敢和別人在網上爭論,也從來不會口出穢語站街罵娘,並不是說我道德多高尚,人性多坦蕩,而是我覺得自己那搖搖晃晃脆弱易倒的三觀禁不起別人的連環的質疑和辱罵。

單純善良可愛的我真的會把別人口中那個不堪的形象和自己聯繫起來,繼而產生如龍捲風般狂襲而來的自我懷疑。

說來也奇怪,在面對網絡暴力的時候,我身上沒有了趨利避害的本能,對鼓勵和支持視而不見,反而是對尖酸刻薄的汙言穢語耿耿於懷。

有人會說既然這麼玻璃心那你就不看好了,眼不見為淨,這樣說來的話就有點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試問你的考卷被十個老師同時批閱,有人給你打95有人給你打38 ,你會抱著95就得意忘形地跑掉嗎,當然不會,反而是跟38分死磕,分數低無所謂,但你必須得給出擲地有聲的邏輯分析出來。

這個比喻好像不是那麼好,畢竟把作者和讀者看成投之木桃報之瓊瑤的關係,不說本末倒置也是言過其實。

電腦屏幕並不是現代網絡人的保護色,匿名和隨手評論才是,而且保護的只是敲敲鍵盤發洩的人。

真正在產出的人是不會受到任何保護的,因為只要你在說話,那麼一定會暴露部分真實的自己,你的邏輯、學識、情感甚至是隱私,而這些成了人身攻擊最好的狙擊臺,你越是為自己辯護就越暴露目標。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唯一的方法就是死死躲在暗處等熱度漸漸消散,以我看來,寡不敵眾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個偽命題,但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一語成讖的時候案例太多了。

當然,不能把全部罪都怪在部分素質不那麼好的網友身上,一個人說話是要負責的。

特別是對於一個寫字的人來說,你不能只享受抒發的快感而逃避被人質問批評的現實。

除非是寫日記,不然當你在網上發聲的時候,就是將自己的個人觀點暴露於人人都能看見並且質疑的平臺,寫完就拍拍屁股溜了遛了在現代社會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當然我也發現了一件好玩的事情,在評論裡不乏有一些言論說,看完我寫的東西就真的不想去尼泊爾了。

一方面我覺得高興,說明有人是認真看完了並且被我說服了,這是對個人寫作能力的認同啊,但另一方面,我在這些網友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當我們在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到底是自己在做,還是別人在幫我們做?

當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內心想要去做,還是別人說這件事情值得去做?

我們得出的所有結論,是基於客觀事實的個人思考,還是人云亦云的不求甚解?

我們在表達自我時,是個人經歷的真實陳述,還是因為害怕不是主流而虛偽從眾妄言?

都說要做真實的自己,可是當別人不喜歡真實的你的時候,你會堅持做自己嗎?

說句雞湯的話,我很感謝這次經歷,跟朋友說自己被罵的時候,她二話不說就趕到成都來陪我。

雖然事後證明她是想吃我家樓下的火鍋,但好歹也算是一種虛偽的陪伴了,這一點很好,虛擬世界裡惡毒的觸鬚還沒有伸到我的現實生活中來。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我現在有種奇妙的感覺,就是對什麼楊冪啊,鄭爽啊、古力娜扎、塘主張翰啊、范冰冰、袁姍姍之類的明星莫名有了一種悲壯的欽佩感。

我現在遭受的可能不及他們所經歷的萬分之一就敢逼逼了,而他們仍能在水深火熱中不畏艱險奮勇向前,不得不說他們才是真正的勵志偶像。

網絡暴力│最壞的新聞裡也有最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