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杜心五是個怎樣的人?

有膽英雄

大俠杜心五自幼家貧,但是非常喜歡練武。曾經為了習得武藝,四處拜師求學。先後拜在少林,武當門下,最終拜自然門祖師為師。



而杜心五學成之後,下山四處參加革命活動,更是與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結為異姓兄弟。然而譚嗣同由於變法失敗,被斬首於菜市場。為了給他報仇,他計劃刺殺慈禧。

事情敗露之後,他被迫逃亡日本。但是仍然沒有放棄學習深造,一邊四處學武,一邊以武會友。在這樣的情況下,於日本結識了孫中山,一同加入同盟會,並且成為了他的保鏢。

孫中山曾經多次被人刺殺,倘若不是杜心五及時發現,哪有後來這麼多事情!他的身份不僅僅是個保鏢,還是一個革命戰士。他有感於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弱,準備回國統一當時最強的兩個幫派——青幫、洪門。


其實杜心五與孫中山都屬於洪門弟子,所以洪門這邊的情況很好說,唯一的問題就是洪門的死對頭青幫。洪門與青幫雖然源自天地會,但是有著完全不同的體系。洪門內部皆兄弟, 青幫之內皆叔侄。

是何意思?洪門更多看重的是志同道合,青幫則更加註重輩分。不管你是什麼時候來的,只要你拜的師傅輩分比我高,我就得叫你一聲師叔。而杜心五想打入青幫,他必須找一個輩分高的人為師。

杜心五得知青幫輩分比較高的,是一位禮字輩的老人。憑藉著當年刺殺慈禧的英雄事蹟,很快拜入其門下,成為當時大字輩弟子,直接打入青幫管理層。

杜心五管理下的青幫,可謂是幫規森嚴。當時正值日本人侵華,想大肆拉攏中國幫派。杜心五嚴詞拒絕,還立下幫規:投靠日本者,殺無赦。他所率領的青幫,為抗日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

抗日戰爭結束後,杜心五深知共產黨才是最好的領導。先是逮捕了大批國民黨反動分子,又立下幫規不準滋事挑釁。新中國成立之後,杜心五更是捐出自己所有家產,積極的參加到祖國建設當中。於1953年病逝,享年83歲。

Δ影視配圖

總之杜心五是中國近代有名的武術大家,早年參加同盟會投身到革命建設當中。雖然在國民黨政府任職,但是對於蔣介石的很多行為非常看不慣,經常口無遮攔的對其批評。因其在南北的聲望都很高,被世人尊稱為南北大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