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專家怎麼看?

“必須做好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該保障的要保障好,該落實的政策必須落實,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習近平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年“兩會”上這條消息, 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個網絡時代,迅即刷爆了成千上萬的“朋友圈”。不論是現役的,還是退役的官兵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無比激動,很多人熱淚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很顯然,這對有效保障軍人權益是一種組織保證和制度安排,對進一步推進改革強軍戰略,進一步增強軍人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凝聚力、戰鬥力和軍人職業吸引力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專家怎麼看?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高東廣

高東廣:首先,退役軍人是國家和軍隊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安置、他們的福利待遇、他們到地方後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就業,一直是黨中央和習主席長久以來時刻牽掛在心頭的一件大事。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立,可以從這樣的幾點考慮。

第一,統帥的戰略考量,黨的關懷與厚愛。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滿懷深情地指出:“必須做好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該保障的要保障好,該落實的政策必須落實,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黨中央和習主席一直牽掛著現役和退役的官兵。近幾年,在哨所、在海防、在雪域、在訓練場,習主席高大的身影、溫暖的大手、信任的眼神和語重心長的話語,在廣大官兵們的心中樹立起堅強的信念和沖天的幹勁,化做了不盡的鬥志和獻身國防的磅礴力量。習主席不僅時刻關愛著現役的廣大官兵,更關心著退役的廣大官兵。在祖國各地視察工作,總要囑咐當地的黨委政府領導,要關心退役官兵的生活和工作。習主席指出:要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社會尊崇的職業。這充分表明,習主席是把軍人特殊的職業,提升到全社會尊崇的高度,把軍人職業定位和軍人生活待遇放到國防建設、國家安全和實現強國強軍目標的戰略高度來看待來認識的。習主席還明確要求:軍人是最可愛的,讓軍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須做好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這些關懷與厚愛,讓廣大官兵不論是現役的還是退役的,都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新時代,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是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國務院機構精簡調整的大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實際舉措。充分體現了習主席厚植強軍根基的戰略考量,體現了黨和人民對廣大官兵的關心厚愛,必將進一步積聚起強國強軍的浩蕩力量。中國特色的退役軍人科學管理模式已經啟程遠航。

第二,時代的呼喚,官兵們的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社會保障制度體系逐步形成並得到不斷完善。覆蓋範圍不斷拓展,由大城市到小城市、由城鎮到鄉村,福利待遇穩步推進,並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而不斷提升。養老、醫療、住房、就業、救助救濟等多項內容,惠民政策與措施不斷推出。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軍人退役後,原有的軍隊內部各項保障隨之脫離。進入社會後,雖說退役軍人大多數都是青壯年,年富力強,受過良好教育,綜合素質十分過硬。但特殊的軍人職業在地方出現了多種“不適應症”,這就迫切需要社會保障這個大系統給予有效有利的保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漸完善,這也為退役軍人的保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必須清楚地看到廣大退役官兵在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當中,發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曾經做出過突出貢獻。常言說的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新時代呼喚著從制度上安排好廣大退役軍人,這是社會穩定和國防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惠及的不僅僅是退役軍人,也溫暖著現役軍人和親屬們的心。這更是廣大官兵們的一致心聲。

第三,破除的是體制性障礙,搭建的是再立新功的創業平臺。新組建的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從職能和結構上來說,整合了原來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相關部門的職責,體現了“科學管理,職責明晰,精準高效,責任到位”的要求。過去,一類事項由多個部門統籌、多個部門負責,誰也管理,誰也不負責。到頭來,嚴重影響了退役官兵的切身利益。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建立破除了過去多口管理、職責不清、銜接不暢等體制性障礙。同時,更應當認識到,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正處在中流擊水的關鍵階段,退役軍人安置保障問題解決的好,直接關係到改革強軍戰略目標的實現。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建立,是黨和人民為廣大退役官兵搭建的再創業、再創人生輝煌的平臺。退役的廣大官兵,在火熱的軍營,鍛造出忠誠、堅毅、擔當、自律、果敢等素質,一定會倍加珍惜黨中央和習主席的真情厚愛,堅決做到戎裝在身為強軍目標勇於當先鋒打頭陣,脫下軍裝為國家和人民再立新功。

“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專家怎麼看?

高東廣:必須緊緊抓住改革契機,科學籌劃、精心設計、完善配套,穩步推進。使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機制,規範高效、軍地協同、系統配套、精準到位。這就需要我們各級狠下功夫,真抓實幹,落實落細。

一是確保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權威性、統一性。習主席強調,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為此,我們要確立以適應國家和軍隊向著堅持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學理念;要確立以與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相配套的精準理念。使廣大退役軍人在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這個政府組織機構裡能夠切實感覺到這是一個溫暖的家、可以依靠的組織、能夠有效得到合法權益保障的堅強的權威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深入學習和領會黨中央和習主席有關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此為機構建設的指導思想,把這個組織機構建設的科學規範、職責清晰、堅強有力。所謂“權威”就是要根據社會發展與進步定期研究、探索和評估有關政策制度運行情況,研究提出政策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長遠規劃,做到近有目標、遠有規劃以及精準落實的對策措施。所謂“統一”,兩層含義,其一,目前,我國退役軍人管理保障由軍地多個部門負責。軍委政工部負責軍職以上退休幹部的服務管理,中組部負責師職轉業幹部的安置,人社部負責正團以下轉業幹部的安置,民政部則負責除上述之外的所有離退休幹部、退役士兵、復員幹部、傷殘軍人等的接收安置。中外管理工作實踐表明,多頭管理歷來是造成許多問題的根源。統一的機構、統一的政策,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與保障效能。其二,就是在統籌設計與安排退役軍人基本經費待遇和就業、醫療、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方面,要有高度統一性,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一些“土政策”,造成不應出現的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必須強調政策制度的高度集中統一。

二是要確保保障範圍與各種待遇的合理性、優厚性。習主席指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尊崇源自為國家奉獻和榮譽感,源自服役的自豪感。軍人的榮譽感能夠吸引有志青年積極參軍報國,有效提升戰鬥精神。中外軍事發展歷史表明,一支強大的軍隊,其軍人必然享有較高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近年來,俄羅斯軍人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不斷提升,特別是近年來普京總統搞的戰備突擊檢查,俄軍在克里米亞和敘利亞戰場上的不俗表現,從中不難看出俄軍戰鬥力有新的增強。軍人職業的特殊性,要求國家在各個方面都要提供優厚待遇。而這些政策優待範圍和優厚待遇不僅僅是軍人本人,還應包括退役軍人和配偶子女(甚至包括父母、岳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員,向全員覆蓋。以此確保他們前方訓練演練或執行任務有激情、後方親人各項保障無顧慮。始終保持軍人職業待遇的優勢,通過積極開展擁軍優屬、惠軍工程等方式方法,切實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和各種待遇。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在政治上的優待制度,使退役軍人始終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使其退役後仍能享有社會尊重;另一方面,進一步建立健全家屬優待制度,使退役軍人及其家庭在環境、職業轉換中沒有失落感,實現退役軍人從火熱的軍營到社會體系中的平穩、有序過渡。並能在新的環境和職業氛圍中自信滿滿地實現人生價值。

三是要確保退役軍人保障制度法治化、規範化。我們必須站在新時代的戰略高度,適應全面從嚴治軍,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的要求出發,抓住進一步深化改革契機,切實扭轉現行優撫安置政策落後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弊端。科學設計、系統配套,穩步推進退役軍人法規制度體系化、規範化。要以新近研究制訂的《退役軍人安置法》為突破口,系統推出配套法規制度,以法律法規形式明確職能部門和各級職責任務。進一步完善黨和國家對退役軍人的優待政策,使退役軍人管理與保障真正步入規範化、法治化軌道。美國在保障退役軍人權益方面的立法非常完善,相關法規達百餘項,有效提高了軍人地位和福利。我們在研究制訂《退役軍人安置法》立法工作的基礎上,配套推出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退役軍人各項權益在法律法規上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要確保退役軍人保障機制軍地協調性、同步性。我國退役軍人不論是數量、區域還是專業,各省各地經濟發展都有較大差別,這在世界範圍來說是獨一無二的。退役軍人的管理與保障涉及到各級政府和軍隊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必須強化軍地之間的廣泛協調和有力配合。比如,國家機關部委之間的協調、國家機關與軍委有關部委之間的協調、省地與省軍區系統之間的協調等等。因此,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政策制定,應充分考慮國家社會保障政策、充分考慮各省、市、自治區的經濟狀況、財力等因素,統籌協調相關的經濟與發展狀況。做到實事求是、靈活施策。健全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合檢查督導機制,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在出臺政策制度時,應充分考慮退役軍人及其家庭人員的不同福利需求,統籌規劃、綜合考量、加大傾斜力度。

五是要確保退役軍人經費保障來源制度化、多元化。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的正常運行需要堅實的財力資源作保證。首先,要切實發揮好國家財政全額保障主渠道作用,國家有關部門應給予制度化、常態化的經費保障。並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加大退役軍人待遇保障資金投入力度,及時調整提高財力支持力度。確保廣大退役軍人能夠及時分享國民經濟發展實惠。其次,要多渠道籌措退役軍人保障資金。依據我國國情,特別要發揮好社會力量、民間力量的巨大優勢,廣泛運用社會多種基金鍊,為退役軍人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經費保障。國家供養軍隊、軍隊服務國家是世界各國軍費保障的通則,也是許多國家退役費保障的共同遵循。一些軍事強國除了國家財力給予有效保障外,還成立了多種退役軍人保障基金,退役軍人生活待遇,不但依託政府財力撥款,還要充分依靠社會力量,通過社會力量加大資金籌措力度。有鑑於此,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符合法律規定的退役軍人基金會組織(社團性質),合法合理吸納民間財力和社會財力,用於健全完善退役軍人經濟援助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團體或組織的公益職能,為一些確實困難較多的退役軍人及其家庭提供關愛與支持。據瞭解,過去,一些省份或地區成立了類似社團組織,比如,社會上出現的擁軍優屬基金會等。可以先期組織試點試驗,對成功的經驗與做法,逐步規範並推廣。以此為廣大退役軍人提供有力、持續、規範的財力與物力支撐。

  六是要確保退役軍人重大節日有歸屬感、榮譽感。一些國家通過給退役軍官頒發獎章、勳章和榮譽證書等來激勵和鼓舞退役軍官。德國軍隊高級將領退休時,由總統親自頒發勳章。還有一些國家非常重視利用各種節日來彰顯軍人的榮譽感。比如,俄軍不僅有全國全軍性的勝利日、祖國保衛者日,還有海軍節、戰略導彈兵節、空降兵節等軍兵種節日。此外,俄羅斯還通過保留或授予軍團、兵團和部隊“近衛”稱號,加強軍人的榮譽感。俄軍還非常注重各種節日慶典活動的“儀式感”。國防部長及其副職在每年軍校學員畢業時都會前往,參加軍校學員的畢業典禮,親自為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並授銜。總統普京會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廳親自為每一名榮獲國家獎勵的軍人佩戴勳章獎章。相比較而言,我軍現役或退役後的軍人節日都遠遠不夠。就算我軍八一建軍節,節日氛圍也不夠濃厚。因此,應當在國慶節、建黨節、建軍節,這些重大節日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要規範相關的慶典儀式,尤其是退役軍人在正式場合或者重要節日穿著當時制服或最後服役部隊服裝,並可在制服上佩帶服役期間榮獲的各類獎章、紀念章或綬帶等。各地黨和政府要足夠重視並親自參加退役軍人相關紀念活動,以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注與關愛。增加軍兵種紀念節日,使節日內涵不但具有軍人特有的自豪感,還要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並作為制度化加以規範。以此,利用重大節日或典禮,來進一步培塑廣大退役軍人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