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开创了中国古代世情小说这一大宗,常言:“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中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开创了中国古代世情小说这一大宗,常言:“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金瓶梅》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是一个社会断层的深入剖解。

《金瓶梅》全书100回,人物200多个,结构大而不乱,运用了大量方言,歇后语,谚语,词曲,不少词曲用的颇为精妙,又富含杂学知识。书中宣扬了因果报应之说,由于里面淫词秽语很多,因此其全本仍被列为禁书。

比较推荐的初读版本是《金瓶梅词话》戴鸿森校本,有详细的注释,对明代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展示,学术价值极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