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無慾無求,當他知道當年燒死父親的真凶並未伏誅,一切都變了

少年無慾無求,當他知道當年燒死父親的真兇並未伏誅,一切都變了

“這個,這個回氣丹太也古怪,我都練了十幾鼎了就是沒有一次成功的,最後都變成了瀉藥。”

“哈哈,這個回氣丹乃是五穀丹中最低品的丹丸,卻也是練高品回神丹和霸氣丹的材料之一,所以必須學會。當年你師傅我可是花了三個月才精熟其中的技巧。你是最後入門的,但天資聰穎,短短的兩年時間就熟記了《丹經》,但是真正煉丹時要多動手,不要侷限於書上。比如說這本九百年前的《丹經》中標註回氣丹需要一株青青草,但是注這本書的先輩卻是在北冥採的青青草,北冥天干地寒,其青青草味苦氣寒,而太一山上的青青草卻是味甜氣燥,雖都是青青草但是藥性截然相反,你說照著書上所說怎麼可能練出回氣丹?”

徐靖宇聞言大是驚奇:“那書中所記豈不是諸多誤點,那我們西宗如何與東宗抗衡的啊?”

“這個你就不知道,其實我們西宗有兩本《丹經》一本是你現在學的,另一本是三百年前開宗祖師女神農葉詩涵全新註解的新《丹經》,你入宗時日太短,別看你太師叔祖平日老態龍鍾,渾渾噩噩的,但凡涉及到《丹經》卻是百般考驗新人,待再等個三年為師就可以讓太師叔祖傳你新《丹經》。”

“三年!那我這三年做什麼呢?”徐靖宇不禁氣餒。

徐峰笑呵呵從懷裡拿出了一本藍色的書籍:“這三年你就熟讀《百草錄》吧。”

“這一本《百草錄》需要我熟讀三年?!”

“你以為很簡單?其一,這本只是《百草錄》的總綱,《百草錄》總分一百三十部,不要說是熟記,就算讀都要幾個月的時間。其二,你太師叔祖立下過規矩,說門人貴精不貴多,資質毅力缺一不可,拿到新的《丹經》之前必須自己做出與回氣丹一般功效的丹丸,。”徐峰正色道。

徐靖宇暗歎怪不得西宗人丁凋零,感情全是太師叔祖的規矩!接過《百草錄》的手稿,草草翻過幾頁,暗呼厲害,這《百草錄》完全要靠博聞強記,不同於《丹經》有章可循。

徐靖宇回到了自己的小帳離,一燈如豆,徐靖宇手捧《百草錄》,只見第一頁寫的卻不是百草,而是著書人的自述。

其上言道:“吾歷時一百七十六年,遍遊八荒六合,嘗藥何止千萬,然北海有崖南海無邊,吾雖嘗萬藥卻也不過天地一隅之藥,遂書名百草。”

徐靖宇看了這一句話不禁對著書之人肅然起敬,如此博學卻將書名取為百草而不是萬草,足見其謙沖不奢虛名。

“吾早年遍嘗百草,然歲到暮垂,卻與丹青子一見如故,沉迷于丹青子的煉丹術,鑑吾《百草》丹青子始注《丹經》,本尊一生笑傲八荒,所敬所佩唯獨丹青子一人!其氣韻蓋世,天資嬌縱,與之共注之《丹經》不過是上人的三神技之一。丹青上人除《丹經》外尚有《血經》,《大五行經》無一不是天地鴻經。”

徐靖宇思忖到,《血經》自是東宗的鎮宗之寶,而我只聽說過南海的五行宗有《小五行經》,是不是就是《大五行經》?

書上續道:“一孽徒,道號至陽,吾日夜教導,至陽卻自注了《血煞》一書,觀之大怒將之囚於西疆血洞窟,然《血煞》一書卻是失竊,吾望後人對《血煞》敬而遠之,害人害己實乃逆天經法!”

讀到這徐靖宇心中大奇,著書人稱《血煞》為逆天經法,難不成《血煞》是一部內修真經?

書上最後署名——神農。

徐靖宇一頁一頁的翻了一遍,雖只是總綱,但其博大精深,除百草外還是一部八荒地理注,兼各種奇聞怪談,實所聞所未聞。

三天裡徐靖宇一直看著《百草錄》總綱,只覺神農大帝不但見識廣博,言語更是妙趣橫生,一本《百草錄》讓人讀來更像是神農遍遊八荒的遊記,與其書名《百草錄》不如改作《大荒遊記》更是貼切。

總綱中詮釋一百三十部中最後一部不僅記載了神農總括的各種劇毒的草木根莖,更有丹青上人的《血經》論述,當年至陽道人天資亦是嬌縱,更有過目不忘之能,但其偏偏只對《百草錄》的最後一部大感興趣,是以《血煞》雖是一部內修經法,卻是從丹青子的《血經》中深研而出的。

這天徐靖宇草草吃過早飯,回到帳篷裡興致勃勃的看起了《百草錄》總綱,正看到三香食魂散,此乃《百草錄》最後一部毒之章,雖然總綱裡沒有提及三香食魂散是如何煉製的,但是卻提到,三香食魂,一香清,一香寧,一香沉,三味而過,中者無不喪失心智,形同走屍。

徐靖宇暗呼厲害,正要往下看去聽到帳外一人道:“徐······徐哥!,快點和我一起上督天台看好戲!”

徐靖宇一聽便知道是姚真龍來了。

當下將《百草錄》揣在懷中走了出去。帳篷外姚真龍一臉興奮,見到徐靖宇後立刻拉他一路向著督天台飛奔而去。

二人來到督天台後卻見督天台上姚童楓和麾下眾將正與一名青衫男子對峙著。那男子身量頗高,面目冷峻清秀,但眉宇間卻是凝聚著一股滄桑。

徐靖宇拉了拉姚真龍的袖子:“這人是誰啊?”

“這個是元聖皇帝從仙都請來的玄門中人,據說是黃風老妖的師弟,道號御風子。此次前來動機不純。”姚真龍說的眉飛色舞,一點都沒有替他父親擔心,似乎來人越是厲害他越是高興。

徐靖宇聞言不禁對玄門正宗的御風子刮目相看,心想玄門中自古以仙都為大,這御風子秉承師命,自不能弱了仙都的威名,怕是仙都裡數的上的高人了。不知姚總兵如何應對。

青衫男子站在督天台的崖邊,只怕罡風急了身子一晃就會掉下萬仞太一山下,但御風子卻像是一顆蒼松不管罡風多急,他始終定在那紋絲不動。

御風子此次秉承師命,勸戒姚童楓勿動元聖皇帝,剛剛來到太一山下便使出了御風拔雲,太一山雖高,這御風子卻也是御風扶搖而上。

更多免費小說 點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