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凶”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荔枝特報黃石報道組 記者/王德儉

  在湖北黃石,有一群“暴走”的“病毒偵探”。哪裡有“真兇”的蹤跡,哪裡就有他們逆行而上的身影,他們就是江蘇疾控人。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他們是福爾摩斯,抽絲剝繭追尋“真兇”蹤跡

  可能許多人都不清楚什麼是“流調”?2月20日,在跟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疾控組前往黃石市區A社區的路途中,疾控組組長陳勇進行了科普:“流調”即流行病學調查,是針對流行性的傳染疾病,為有效預防、控制所作的調查和記錄。

  根據前期得到的“報警”線索,A社區連續出現確診患者,引起了隊員們的注意。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疾控組走訪了確診患者居住的B小區周邊。這些患者的傳染源來自哪裡?通過什麼途徑傳染?傳播鏈中還存在哪些密切接觸者?只有把這些問題一一摸排調查清楚了,“真兇”才會慢慢浮出水面。

  “首先我們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成員和他們的身體狀況,瞭解他們有沒有跟別人再有過接觸,把傳播鏈擴散開了。不光要詢問本人,還要通過家人和知情人去共同回憶,把傳播鏈和旅居史摸得更清楚。”陳勇告訴記者,針對每一條線索都要抽絲剝繭、撥開迷霧,把傳播鏈上原本缺失的各要素不斷補齊。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當記者一路跟隨記錄,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隊員們已將B小區的相關病例迅速彙總起來,按照病例的年齡層次、地理位置和出現時間的分佈逐一進行分析。“一圖勝千言”,這是流調組的經驗,在觀察患者發病時間的曲線分佈圖時大家發現,黃石市是單峰分佈(即隨著防控措施的推進,疫情在經歷了一個高峰之後慢慢降了下來),而B小區的患者時間曲線分佈在大峰之後還經歷了幾次小峰。大家一路巡線追蹤,很快就鎖定了病毒來源:

  大家發現B小區旁邊有一個C單位,病例的分佈都在與其相臨近的幾棟樓裡;

  分析病例人群的年齡層次,發現病例數較多的人群都與C單位有著密切聯繫;

  通過病例在樓棟與年齡構成上的分佈,眾人決定前往C單位進行排查,在提醒加強防範措施後,此後B小區再也沒有出現新增確診病例。陳勇告訴記者,與“看不見的敵人”較量,必須與時間賽跑,“疫不容遲”,這樣才能阻斷病毒的傳播。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24日,記者又跟隨疾控組一行來到黃石市區的一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採樣和消殺作業。這兩天黃石的氣溫不斷升高,疾控隊員吳曉松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進入了室內工作。大約一小時後出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他的臉上滑落,但吳曉松卻說,2015年他去非洲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疫情,當時40度高溫比這更難受都挺過來了,相比之下,現在真不算什麼。

  脫去防護服,反覆噴灑消毒,吳曉松的雙手也已經變腫發白。他開玩笑地說,這下自己的雙手比愛人的還要細膩白潤有光澤了——這樣以苦為樂的精神也瞬間感染了記者。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除了每天對隔離人員進行早中晚的體溫測量外,同時還要關注他們的臨床症狀:包括腹瀉、結膜出血等症狀,我們都要進行摸排,目的就是為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隔離點的另一側,隊員王福如也在叮囑衛生人員,現場手把手地進行一些業務指導。針對工作中發現的實際問題,疾控組也會通過當地部門組織全市人員開展培訓,讓大家都能及時學懂弄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療隊員們在黃石當地的支援真的是毫無保留、傾其所有。“我們醫療隊來到黃石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隊伍。”王福如說道。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他們是暴走達人,用腳步丈量黃石每寸土地

  如果說醫護人員是減少新冠肺炎病人的存量,那麼疾控人員的工作則是有效控制增量。只有防控疫情的堤壩築得堅固,才能阻擋洶湧而來的洪水,減輕下游醫生們的救治壓力。連日來,黃石當地新增病例的下降,都源於各項疾控措施的有力推動。

  在抵達黃石伊始,陳勇等人就用了3天時間,跑遍黃石各區縣,針對病例報告和流調採樣、實驗室檢測、密切接觸者管理和終末消毒等整個防控環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總結出4個方面、10條建議給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

  “我們建議以社區管理為主,落實社區的屬地責任,然後公安機關利用軌跡提供協助,我們疾控的流行病學專家提供技術支撐,這樣組成一個多專業的流調團隊,把流調做實;關於密切接觸者管理,我們提出他們解除隔離前,要進行核酸檢測,這樣是避免無症狀感染者流出造成傳播的風險……”陳勇告訴記者,這些意見提出後,基本都被黃石有關部門一一接受:“在陽新縣,縣長當場回應,江蘇醫療隊的建議很好,馬上落實,這讓我們十分感動和振奮。”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而針對黃石市沒有區疾控中心的現狀,疾控組派出四名流調隊員與黃石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結隊深入縣區一線,為疫情防控站好前哨。在此前的採訪中記者已經注意到,基層的流調工作其實全靠一雙腳,這個過程並非“短跑賽”,而是“接力賽”,病例所到的醫院、超市、車站等場所,都可能是流調工作的“折返點”。陳勇介紹,有時為了追蹤“真兇”去過的地點,隊員們需要往返跑上幾十趟:“搞流調與社區接觸最多,原本黃石是個十分陌生的城市,現在跑得多了,我們也很快熟悉了它的每個角落。”

江蘇疾控人黃石抗疫側記:“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在來到黃石之前,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組合名號,比如“疾控F4”、“消殺雙煞”等;來了之後,大家有了共同的稱號——“蛋黃蘇”組合。採訪期間,疾控隊員們告訴記者,雖然病毒防不勝防,但疾控人的職責就是如同福爾摩斯破案,找到病毒並控制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真兇”不滅,病毒偵探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