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慢靠什麼改進?國羽小將周昊東解答羽毛球技術

起動慢靠什麼改進?國羽小將周昊東解答羽毛球技術

周昊東

2018中國陵水大師賽男雙冠軍

提高自己的預判能力

我自己有起動小跳,但每次感覺身體出去還是慢半拍。想問問,小跳需要用力向下踩一下嗎?

(龜大王lcw)

如果起動慢,主要還是對對方來球的預判不夠準確,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能力。比如觀察對方的動作、拍面方向等,對對方的來球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判,這樣起動會更加自如一些。

能力方面,可以加強腳踝、小腿的力量練習,讓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保證起動速度。

至於你提到的用力向下踩一下,我覺得沒有必要,只要前面說的兩個方面你都做到了,怎麼發力舒服怎麼做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如果還要刻意地向下踩一下,反而會降低你整個動作完成的速度。

注意拍面方向和手臂發力

身後的反手球怎麼打呢?打不出啪啪的聲音,也打不遠,很是苦惱。求大神指導。

(Zona)

看你的問題描述,我認為這就是一個被動反手高遠球的問題。你提到的聲音也好,打不遠也好,很可能是擊球瞬間球拍沒有正對球頭,導致你的力量沒有完全傳遞到球上,所以打不出啪啪的聲音。至於打不遠,我想是因為你在擊球時拍面向上的角度太大,試一下調整一下角度,向前的方向多一點,這樣球就能獲得更多向前走的力量。

發力的時候不要僅僅依靠手腕和小臂,尤其被動的時候大臂的力量和轉體的力量都應該用上,這就需要多加練習,培養球感。

單腳更快,雙腳更兇

殺球單腳起跳和雙腳起跳有什麼區別?

(不可能)

單腳起跳,整個動作過程更快,往往在自己進攻位置不是那麼好的時候使用,用快速的節奏保持主動。而且單腳起跳殺球后,更容易快速恢復重心,由於單腳起跳高度偏低,整個準備時間不會太充分,所以殺球線路比較長,力量也偏小。

雙腳起跳,是在自己有充足時間和空間準備殺球時使用,可以獲得更高的擊球點,殺球落點會更尖,而且發力充分,殺球的威脅會更大。但是,由於雙腳起跳殺球的整個動作過程較慢,對於下一拍的連接難度要比單腳起跳殺球大一些。

起動慢靠什麼改進?國羽小將周昊東解答羽毛球技術

耐心和溝通很重要

雙打僵持如何突破?雙打和對方僵持了,比分交替上升,如何突破拉開分差?不拉開分差很難贏對手。

(wyw83)

如果你和對方陷入僵持,說明你們雙方的實力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通過簡單的改變就迅速拉開比分,還是要有耐心,保證自己不犯錯誤,再去等待機會。這個時候著急去拉開比分的心態是不對的,如果希望有一些改變,一定要主動和搭檔溝通,兩人一起變,否則很容易導致本方配合出現問題,從而連續丟分。

小步用腳掌,大步用後跟

在進行移動的時候應該腳後跟先著地,但我總是用前腳掌先著地,怎麼才能改過來?請指點。

(袁瑞民)

在中前場小範圍移動的時候用前腳掌著地,這時的重心一直都要放在前腳掌上,這樣能保證快速連貫的移動。而大範圍的跨步、交叉步等,著地就要用腳後跟,整個落地的過程才更平穩,對身體的衝擊也會更小。

你提到一直是前腳掌先著地,我覺得可能是大範圍移動的過程中步子邁得不夠大,可以在平時有意識地拉大步幅,找一下腳後跟先著地的感覺。

從兩個腰部突破

求助,球館遇到兩個大叔雙打前後站位,一個專門站網前封網,一個專門後場殺球、吊球。我網前搓球的質量不高,容易被撲掉;挑後場,對面殺球或吊球又難防,一直處於被動。請問,應該怎麼回球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進攻呢?

(那一瞬0千秋已逝)

很明顯,這兩位大叔是前後站位,那他們的結合部也就是中場的兩個腰部就是他們站位的弱點所在。嘗試多用一些斜線出球去打兩個腰部,可以迫使他們跑動起來,把他們調動開,讓他們不能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處理球,這樣本方的機會就出來了。

起動慢靠什麼改進?國羽小將周昊東解答羽毛球技術

用高球和吊球調動對手

雙打殺球,對面接殺的一方喜歡中場半蹲正手接殺,怎麼破?感覺殺再猛也可以頂過來,求指點。是殺左手,還是直接殺中路,還是有什麼套路?

(cyh0589)

如果他能在中場半蹲正手接殺,說明他對你的來球預判很準確,可以站得很穩、準備很充分地接你的殺球,這樣你殺得再兇也是送到他手上,他可以直接發力頂過來。我建議你可以結合一些後場高球或者吊球,讓他移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機會再進攻。他在移動過程中不可能像之前那樣站得很穩,在這種情況下還想下蹲接你殺球就很難了。在出現機會的時候,殺反手或者中路都可以,主要還是根據對方的站位。

加強手腕和手指的力量

我突然發現反手發後場球比發小球還難,我居然只能發到中場,而且也不高,怎麼辦啊?求傳授點經驗。

(LEECW2017)

首先,可能是手指手腕的力量不夠,發球自然發得不高也不遠,這就需要加強力量;其次就是發球時的發力,和羽毛球其他技術一樣,發後場球的時候也講究爆發力,發力要集中;最後,就是你的拍面要正面擊打球託,這樣力量才能傳導到球上,可以發得又高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