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戰績看,CIA和KGB誰更厲害?


美國中央情報局就是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的CIA。它是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的一個獨立機構,總部在弗吉尼亞州。美國中央情報局是美國從事情報分析、情報蒐集和隱蔽行動的機構。中央情報局局長負責整個美國情報界的一切活動。美國中央情報局主要針對美國以外,在美國國內沒有逮捕權,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關於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收集分析情況並提供相應的建議。

美國還有個專門對內的情報機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是隸屬於美國司法部的情報機關 。美國聯邦調查局擁有很大的權利,有權調查所有違反聯邦法律的事件。

克格勃(KGB),冷戰時期蘇聯情報機構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簡稱。克格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克格勃是蘇聯對外情報、反間諜、國內安全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蘇聯國家委員會由十五至十七人委員組成,主要負責研究處理問題,並對相應問題做出決議,然後以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令的形式生效。決議生效後,就成為了蘇聯所有國家安全機關必須執行的規定。

在冷戰時期克格勃是唯一可以和CIA對抗的機構,克格勃是全世界僱員最多,規模最龐大的機構。克格勃在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已經解散了。目前俄羅斯的情報部門是聯邦安全局。

從歷史戰績來看的話,應該是克格勃比較厲害。克格勃是蘇聯國內國外一把抓,克格勃工作人員最多的時候有50多萬名,線人130多萬。最重要的是克格勃還有隸屬於克格勃的邊防軍。冷戰期間,克格勃的權利非常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這一點是中央情報局無法相比的。


環球網

KGB有決定性,接近碾壓性優勢

1、完整的成熟的工作人員培養機制

在美國,無論政治土壤還是資金,都不可能允許情報機構獨立運行專業間諜學校。而在蘇聯,KGB擁有的特工城鎮可以培訓出完全融入當地生活的間諜。其數量之龐大,業務之熟練,世界情報史上前無古人,也估計是後無來者。

2、技術沒有決定性差距

美國人當然錢多,並且在竊聽等多項技術上具有相當的技術優勢。這種優勢並不是侷限於有無,而是更多的體現在微型化程度和可靠性上。相比之下,KGB人員擁有的技術設備基本可以完成美國同行的任務——當然難度更大。

而在部分領域,比如EMP干擾和“金唇”竊聽項目,無論是收益還是所體現的技術水平,均達到或超過了美國同行水平。

3、KGB可以調度的資源更多

在國內反間任務中,KGB可以在不經向國防部報備情況下指派內衛軍/內務部隊進行清場,並且蘇聯警察部門是直接隸屬於內務總局,在KGB體系下服務。

同時在外勤任務中,總參謀部軍事情報局的負責人例行是由國安委/內務部方面指派,基本可以看做國安委在國防部的備份。由於直接授予軍銜,蘇聯武裝力量在外駐軍可以相當程度上的協助在東歐國家執行任務。

這些可調度資源最大程度上替代了美國的經濟和科技優勢,並且促使了國安委可以將更多資源和優秀工作人員投入到外勤中。

4、有個還算靠譜的盟友

民主德國的國家安全部是冷戰情報機構中的奇葩,冷戰期間沒有任何人員主動叛逃,在民德的監視體系非常可靠,對西德的滲透強度大密度高,同時也和國安委直接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

相比之下,某dark陰某機構內有劍橋五傑就很尷尬了。

5、近乎變態的部門協同能力

國安委控制或影響下,包括了蘇聯幾乎全部的公共安全、邊防、對外情報、對內反間的措施。同時在東歐國家駐軍中的國安委軍官也承擔著協助反間和聯合華約情報部門的任務。

如果一名蘇軍在國內部隊的“鼴鼠”完成了資料竊取並且準備叛逃,國安委名下的軍事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會在極短時間內確認叛逃人員信息並上報同一系統的反間諜總局,隨後反間諜總局在所在地負責人可以直接要求邊防軍封鎖邊境,並且指派擁有幾乎不遜於蘇聯陸軍實力的內務部隊進行抓捕。

而抓捕後的一切審訊工作,除了可以在公開的常規監獄進行,也可以在有專業審訊系統的喀山監獄,也可以選擇更加隱蔽的盧比揚卡內部監獄。在後兩者,依靠綜合審訊手段,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審訊工作,並進行關聯的剷除 從而摧毀情報網。

相比之下,美國國內反間諜任務由FBI、州警、聯邦警察和NSA負責,各單位沒有互通指揮體系,很可能特別行動處完成任務後還在扯皮......

6、喪心病狂的攻擊性

無論是CIA還是NSA,全部對外執行破壞性任務都是主要依靠僱傭外部勢力進行,究其原因,是嚴重缺乏足夠的相關領域人員。

國安委一般情況下依靠特別行動處進行剷除叛徒和破壞任務。特別行動處在擁有軍方、內務部隊、特工學校多方面選拔下,其人員素質、數量相比於美國任何情報機構都有碾壓性優勢。同時得益於蘇聯武裝力量規模驚人的特種部隊和國安委直接領導相關技術總局,在對外指派人員的武裝上相比於美國同行有相當大的優勢。

7、絕對靠譜的背後

CIA/NSA/MI6僱員在蘇聯被捕後,這些單位很可能不會進行任何營救,並且也得不到承認。如果運氣較好,可能會在古拉格/喀山勞動終身。如果運氣不好,可能會被所在共和國內務部直接槍決。

相比之下,國安委總是第一時間承認人員是自己的,並且隨後派出相關力量進行救援。救援失敗後依靠被俘其他國家人員進行交換,如果當時缺乏可交換俘虜,謝米恰內斯時期一度綁架對方科學家用於交換。即使是最後的選擇,也會依靠贖買方式確保安全。相比於美國的不聞不問,國安委提供了相當堅實的後盾。


浩漢防務論壇

克格勃是蘇聯的主要安全機構,一直運行到1991年蘇聯解體。

美國的媒體把蘇聯這個秘密安全機構,描繪成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蘇聯版本。這當然是很不正確的了。



美國中央情報局

蘇聯克格勃職權範圍要大得多,其職責包括收集情報、邊境安全和執法等,幾乎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聯邦調查局FBI和中央情報局CIA的全部工作內容。此外,克格勃是蘇聯的一個高度軍事化,管理範圍廣泛複雜的安全、調查和情報機構;相比之下,中央情報局只是一個收集外國情報的非軍事情報機構。

蘇聯克格勃在情報收集方面,具有相當的高的水準。比如,在世界各地的建築中使用了極其先進的音頻監控技術。1945,一群蘇聯青少年送給美國駐蘇聯大使一個刻有美國標識的木製徽章,作為兩國友誼的象徵。然而,木製徽章上有一個秘密麥克風。事實上,這是最早使用被動技術傳輸音頻信號的音頻監視設備之一,傳統的方法根本沒有辦法檢測到它。



美國展示蘇聯所贈徽章,裡面有一個秘密麥克風

利用這個方式,蘇聯克格勃對美國大使辦公室人員的談話,監聽了近七年時間,直到1952年,一個無線電操作員,才在無意中發現了它。

1983年美國媒體登載了一篇文章《克格勃:克里姆林宮的眼睛》,文章裡評價道,蘇聯克格勃是世界上最有效的信息收集機構。蘇聯人喜歡保持簡單,信息在整個機構中自由流動,能夠有效避免多個機構合作時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

蘇聯解體後,克格勃由俄羅斯聯邦反情報局(FSK)接替,不久俄羅斯聯邦反情報局(FSK)又被取消,成立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




在蘇聯克格勃工作時期的普京

儘管現在克格勃作為一個機構,已經不復存在了,但許多人還是認為,在前蘇聯克格勃特工和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領導下,克格勃的運作模式仍然存在,並高效而廣泛地運行。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其中一個前俄羅斯特工瓦特羅維奇·利特維年科中毒事件。

利特維年科是前蘇聯克格勃和後來的聯邦安全局的特工人員,他於2000流亡到英國,2006年神秘中毒於放射性元素釙Polonium-210。這就是冷戰時期中克格勃曾經使用過的手法之一。

所以現在可以知道,相對於中央情報局,克格勃有多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