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孩子遭遇了校園霸凌,孩子卻求你不要去找老師,你會怎麼處理?

june養娃記

發生這樣的情況,問題已經很嚴重:孩子不是一次被欺負,而且老師處理不了(孩子認為),家長沒辦法時刻陪伴他,以及,孩子鐵定被霸凌者威脅了!

這時候,孩子的心理,是走投無路的感覺。

在我自己身上,以及我的孩子身上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說說我的處理方式,希望能給題主一個幫助,但首先請題主,不要焦慮。

我自己的事情:

當年小學的時候,我是很懦弱的,也比較矮小,經常被欺負。更可怕的是,對方還有哥哥在學校,典型的有人罩。

軟柿子好捏,一次又一次的忍讓,心理是很害怕又很無奈。從小被告知打架是不對的,所以不敢還手,害怕被家人罵,被老師叫家長。

到我五年級的時候,有次買玩具被幾個六年級的搶。或許是壓抑得太久了,覺得自己很沒用,大操場上的,還那麼多人看著,總而言之,我爆發了。

和那幾個哥哥說:“那玩具是我的,還給我”,我記得聲音還帶點發抖,夾雜著害怕以及...興奮!

這樣就結束了?怎麼可能!人家當然說借我玩玩。然後掉頭就走了。

接下來也沒什麼,我在沙池裡,撩了塊板磚(學校當時在建),砸了那帶頭的後背,使勁敲!

對面也沒敢叫人啥的,反正3個打我1個,我不吃虧,因為後面他們怕了!不防守就是追著那個帶頭的打。

這事之後,沒人欺負我了。他們也不敢告老師。至於受傷?還好我是矮的,他高我很多,不然那板磚就在他頭上,現在我可能在牢裡。

到我孩子的事情:

女兒四歲半,前幾天也突然和我說,跑步的時候,有同學在經常打她,趁老師不在的時候打。然後她意識到有什麼不對,馬上就不說了。

我這才覺得奇怪,平時噼裡啪啦的,今天說一半!事情有鬼,我接著問。誰知道她第一句話就是:“我告訴你,但是你不能去告訴鄭老師!”

好吧,一番忽悠下來,證明確實挨欺負了,她自己心大,不告訴老師的理由竟然是不想那個同學被老師罰!

我說那成,我不和老師說,但是你不能繼續挨欺負,不然以後老爹就不幫你了,你被人打哭了打流血了我都不管你,還跟著罵你!

她認為這樣的結果很嚴重,反口問我:“那我能怎麼辦?”

三個字:揍回來!萬大事老爹扛著!

結果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不打回來,那樣他會哭的。”

我再問她:“那你想怎麼辦?”

毀三觀的來了:“就像我做錯事,你教訓我那樣,我給他三次機會,警告他,如果他還打我,我就打死他!”

這...言傳身教...

最後,當孩子遇到霸凌的時候:

1. 堅定的站在孩子的身邊;

2. 給孩子提建議,提方案;

3. 必要時通過老師聯繫對方家長;

4. 讓孩子學會反抗!


熊孩子專治

孩子遇到霸凌,家長必須為孩子“出頭”,出頭的方式有很多,在一些學校,就算告訴老師,在老師不在時,孩子還有可能被欺負。所以家長為孩子出頭的方式就一定是要多樣的,組合的,才能真的保護自己的孩子。

1.孩子在學校遇到霸凌和我們在社會上遇到各種蠻不講理的人一樣,自己得有好的心態,不畏強權,但是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得有方法。

2.揹著孩子去找老師把情況說清楚,而且找過老師之後,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談一次,家長這麼做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他們。

3.如果有可能,是我的孩子遇到這樣的被欺負,我一定會自己去找那些欺負別人的孩子,一定讓對方知道我的“厲害”。

4.家長還要和對方家長進行溝通,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對方家長也各種蠻不講理,家長就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孩子,防止孩子在學校被更嚴重的“欺負”。

5.教會孩子更自信、勇敢,如果有可能,學點功夫也沒啥壞處。自信、勇敢的孩子,就算遇到各種“霸王”,自己也會找到對付他們的辦法。

6.一般學校的各種蠻不講理的“小霸王”,不僅僅會欺負一個孩子,會欺負很多,要教會孩子聯合自己的小夥伴和小朋友,一般這些學校的小霸王都會找“落單”的孩子先下手,性格軟綿、沒什麼好朋友、家長關注比較少、平時比較好說話、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老師也不是很關注的孩子下手,所以聯合孩子的好朋友,當孩子的“朋友後臺”越多,就越能保護自己。

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甚至,該出手時就出手,要是我的孩子被霸凌,我就會出手教訓那些不懂事的傢伙!


九鬥學生心理

我是一名教師,我來嘮嘮校園霸凌的問題。

題主所面臨的問題應該已經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而且可以明確的說明,孩子的確已經遭到欺負了。如果不採取措施,對孩子的將來成長,一定會產生相當大的心理陰影的。

先說說目前學校採取的措施:

學校管理方面

目前學校均已將校園霸凌事件視為一個防備的安全隱患。學校在每個學期,至少會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對校園霸凌事件進行起底或排除可能因素。一個學期兩次,一年四次的安全教育講座,專門聘請法制教育副校長或專家到學校進行法制教育。同時,一般會設製法制教育課,每學期會安排專職或兼職法制教師進行授課。

硬件設施方面

在學校的門衛、保安室常備專業器械,全國聯網的一鍵警鈴,在學校受到安全事件時,可以通過警鈴報警。全校園內各角落安裝有攝像頭,對校園進行監控。個別地區的監控還進行聯網,甚至面向社會公佈。

可以觀察,目前網絡上被髮布出來的多起校園霸凌事件,絕大多數都在校外發生。這不能不說明學校在處理此類事件上還是非常努力的。

而在校外產生的此類事件,就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了。一旦家長察覺孩子被霸凌了,家長首先要確保孩子的心理是否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然後再想辦法與學校取得聯繫。掌握詳細的情節資料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家長應該做的步驟:

1、檢查孩子身體是否有大面積的創傷。無論是擦傷、紅腫還是淤血,馬上要進行取證。因為此類小傷有的幾天就會消失不見,但是它對孩子產生的心理痛感,是不會消失的。甚至會產生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2、聯繫班主任教師,溝通對方家長。發生此類事件,班主任是可以直接申請到學校的監控錄像的。即使不能找到視頻的全部,也能通過班主任瞭解對方孩子的情況和家庭。然後再溝通對方的家長。如果對方家長是個負責任的人,理應會馬上有道歉行為。倘若對方家長不是講理的人,那就溝通學校對孩子採取一定的措施。

3、必要的準備。一般來講,熊孩子通常會有一個熊家長。此時家長應該做好孩子的最堅實的靠山。而學校有時候出於無奈,的確是對當事人不能做過多的處罰。頂多給對方一定的紀律處分而已。此時,家長一是要對自家孩子上學放學要做到接送,二是有必要時,要給對方孩子一句警告(有必要時可以通過他人來進行警告)三是做好自己孩子的心理輔導,在受到別人欺負,記得還回去!萬事有父母來扛!四是如果對方還持續的威脅包括霸凌孩子,告訴他要跑到老師身邊或學校門衛室,等大人來接自己。如果對方人數過多,記住該跑就跑。跑不了的時候,死命抓住其中的一個不放手!同時大聲喊叫,吸引更多人的注意。這才有機會通過別人的聲音告訴老師和學校及家長。經此一役,以後基本上就不會再有人敢欺負孩子了。

家長平時就得需要注意,做好預防,別等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去挽救,總是還會留下遺憾的。


世紀晨陽

對於這種情況首先作為家長不要著急,需要有一個平靜的心態才能做出理智的選擇,然後就是詳細的瞭解事情的經過。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對於我所處的教育環境來說其實是不主張孩子還手還擊的,因為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有的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是無意的,他是想要和他人接觸交朋友,但是因為孩子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或者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利用行為來代替語言。

那麼如果孩子是小學以上的話,那麼基本就是惡意的攻擊行為了,並且這樣的事情無論是對於孩子的身體還是心理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以及學習。

那麼對於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家長一定要進行干預,一定要找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讓老師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可以找對方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畢竟這是為了雙方孩子更好的發展。我想大部分老師和家長都能妥當處理的。

並且要在平時教育孩子不可以惹事,但是絕對不能怕事,特別是男孩一定要有血性、狼性。如果是局面不利的情況要懂得保護自己,及時的躲開或者尋找幫助,這不是懦弱,畢竟君子於不立危牆之下。

最後就是如果利用理智合理的方式無法解決這種問題的話,我想就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方式方法了,畢竟自己的孩子絕對不能被別人欺負。


李夢龍

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時,孩子的內心已經是在惶恐、驚恐、焦慮的處境中了,這時,家長首先要想辦法安撫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疏解內在儲存下來的驚恐與焦慮的感受,否則這些感受會持續地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長自己無法做到,請務必請求外部的支援,對孩子的情緒進行有效的疏導,幫助他回到安全的感受中。

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疏導之後,孩子對此事的看法可能會有改觀,此時,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探討應採取的方法,但仍然應尊重孩子的意見,畢竟,在學校面對問題的是孩子本人,孩子會根據自己內心的狀態為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穩妥辦法。要知道,任何與孩子意願相違背的做法都會造成孩子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全。

第三,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疏導之後,家長要堅定地站在孩子這邊,必要時要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學,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支持與關愛,如有機會,家長也可以陪同孩子出現在霸凌者面前,友好地展示孩子有保護者的一面(切記,不是示威)。

第四,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疏導之後,家長要清晰明確地告訴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孩子做不做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但家長要告訴孩子,他有這個權利。


王麗霞

看到這個問題,怒火中燒,又心痛不已:“孩子遭遇校園霸凌,還因為被同學威脅說如果讓家長或者老師知道,等大人不在的時候,他會被欺負得更厲害,所以求家長不要去找老師。“

現在大家都知道為新聞事件交智商稅了,如果看到一方倒的報道,就站在被霸凌的一方或者站在被冤枉霸凌的一方,都是不理性的行為。

但是如提問描述的,顯然霸凌方的孩子不是一次偶然的傷害,而是知道如何防範被發現、被制止的風險,會實施有效威脅的非常成熟、有效的行為,可見真的是校園的隱患,不能被理解和對等保護的了。

我作為一個媽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絕對要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拼了,至少要這樣去實施保護孩子的幾個步驟:

第一,與老師以及直接與校領導溝通;

第二,與對方家長溝通;

第三,以上兩步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孩子在被充分教育的基礎上,來對我們家孩子道歉,我要親眼見證並判斷,確認這個孩子是真心認識到錯誤,而不是裝巧賣乖的一時認慫;

有必要時,我也可以跟對方孩子交流,以正面管教的方式,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之前做法的錯誤,告訴他我們相信他接下來會改正;

第四,要求老師接下來緊密關注雙方孩子在校表現;

第五,如果對方孩子有進一步過激表現,反覆進行從第一步到第四步的行為。

第六,實在不行,訴諸法律,剛剛那起初中生宿舍內群毆同學的事件,不是未成年人也被判刑了嗎?先告對方孩子;如果不能立案,我就起訴對方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義務,瀆職!

第七,如果真的遇上了監管不力的學校和暴力分子的對方,我個人的力量實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轉向媒體,施加壓力;

最後,如果媒體也不能幫助我們,那我就轉學和搬家。

最重要的是,全程都要讓孩子參與,讓他一步步看到媽媽是如何為了他,跟他一起去捍衛自己的人權、安全,讓他從中學會與現實抗爭,也學會判斷人心和人性,更學會盡力之後,也要對現實友好,為了過上正常的生活,懂得變通和退後一步海闊天空。

當然,同時藉機讓孩子(尤其是男孩)能從此自己主動願意學習一些強身健體的運動,比如跆拳道,少兒武術、太極之類的,那就算是因禍得福,更有助於孩子增強體質和心理素質了。


汪汪老師木果媽

校園欺凌必須遏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校加強安全教育,營造平安和諧校園。我在學校安全辦公室時,偶爾也會遇到家長帶著孩子來學校討要說法且看學校怎麼做的。


後來,過了個週末,週一早上,家長就帶著學生來到安全辦公室,然後說自己孩子吐血,說是孩子被人欺負,被強行塞橡皮泥到嘴裡,然後吞了。家長情緒激動,要求學校查出是誰。

於是,安全辦主任趕緊問孩子:“誰欺負你?在哪裡?你知道是幾年級不?”孩子說:在外面吃麵的時候,經常欺負我,反正不是六年級的,很高。”結果,我們主任集合五六年級學生,讓那學生一個個認,還是沒找出來。

這學生班主任問他:“欺負你的人穿啥校服?什麼顏色的?”誰知最後這學生來一句:“綠色的校服。”當時我們就舒了一口氣,綠色是中學的校服,小學校服是藍色的!結果這學生又說不敢說那人的名字,之前又說不認識。於是,我們就知道這學生滿嘴謊話,根本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他的媽媽無意間說出來這孩子有胃病。

後來,她家長就很不好意思地走了,語氣也不再那麼激烈。

還有個真實的例子,就發生在我們學校5年級學生身上,她的手臂上全是血印子,家長找來學校,女生堅稱是六年級學生欺負自己。後來學校各種排查,調監控,走訪六年級班級,最終那女生說其實是自己弄的,沒人欺負自己。後來查明,事實的確如此。

學校常常遇到一些激動的家長,連事情都沒弄清楚,就一味地想去怪學校,白白浪費老師們的精力,也失去老師的信任感。

如果我的孩子遭遇校園欺凌我會告訴孩子記住那人的班級,樣貌,如果真的存在校園欺凌,我一定得找到那欺負孩子的人。而且,一定得找到他的家長。當然,我也會及時接送自己的孩子,教導自己的孩子做一名文明懂禮的學生。

校園欺凌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千萬不要大發雷霆,保護孩子自尊心,科學合理解決問題。

我是 桃李不言夢夢,歡迎留言討論!


桃李不言夢夢

很多人都贊成打回去,可是設想一下,如果孩子打不過又會怎樣?還是會被羞辱。這時如果家長出手的話就會導致矛盾升級,可能會升級為雙方家長的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有打必有輸,輸得一方為了父親這個稱號會不會走極端呢?這又成了新的問題。

而平時打架鬥毆的孩子要麼是家庭條件好的,要麼是父親屬於混混流氓之類的,這樣的人往往很難纏,一個普通家庭是否可以鬥得過?

對於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教育界比較關注關心的問題。 家長應該從小教會孩子要有反抗意識,告訴給孩子的有兩點,第一個呢就是告訴給孩子別人欺負你,你一定要打回去。

第二個呢,就是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我是你堅強的後盾。如果打不過或者被多次欺負,一定要及時告訴父母。


遇到這種事情,父母應該先與學校教師以及孩子家長共同商討並達成一致,讓打人的孩子向自己孩子道歉,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能讓孩子生活在屈辱中,不然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對性格影響很大。


所以遇到類似事件不能以暴制暴,必須坐下來好好談,如果說對方的孩子死性不改,對方家長置若罔聞,這時再用其他手段也不遲。

霸凌者仗著自己人多自己橫,被霸凌者總認為自己沒後盾。所以要告訴孩子,父母就是最大的後盾。

當然不能事事如此,有些孩子不是故意的,或者初犯,稍微教育一下就好。這樣做之後要預防的是孩子自我膨脹,成為新的霸凌者。

家長一定要去找老師,對於校暴力,學校一定要制止,並且要處罰違紀打人學生,同時要求打人學生必說向被打學生道歉以正校風!


這種問題是最好讓孩子自己能處理。 家長也好,老人也好,在教育的路上,需要孩子自己走完。絕對不能揹著孩子走完,如果你要揹著孩子,背時間長了,孩子也不會走路了。


深思瓶

欺凌是一種違法行為。給孩子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影響是一生的。老師和家長知道後不應該漠視不管。孩子不讓父母去找老師,說明孩子比較懂事,不讓老師和同學很多的知道被欺這件事情。


作為家長應該這樣做:

一、高度重視,低調處理。

家長得知孩子被欺凌。從思想上應該重視,及時和老師溝通和協調。溝通時應儘量避免碰到孩子,做到低調處理,事情過去了,就過往不究。以後不再欺負為目的。

二、直接找老師,不和肇事的孩子正面對話。

三、開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遇到孩子被欺凌,孩子心理上都有陰影。作為家長應該開導孩子,引導孩子不像邪惡低頭。健康快樂成長。讓孩子早點走出陰影。

總之,高度重視,低調處理。過往不究,讓孩子們和睦相處。


大冰雜談

作為一位從教多年的幼兒教師,遇到過不少熊孩子,也遇到過不少孩子被欺負不敢告訴老師的情況。進入小學以後問題肯定更嚴重,前幾天就聽說一一年級男生帶了一群二年級男生去自己的隔壁班喊一男生出去“訓話”。

不瞭解對方具體情況就冒然告訴老師未必是恰當的方式。畢竟老師不可能全天候的監管,如果孩子脫離老師視線範圍,被變本加厲的進行報復,孩子受到的傷害會更大。

建議樓主首先找時機觀察對方在學校的表現,瞭解對方的性格特點、家庭環境等等。不少孩子的惡意行為是因為對行為後果考慮有限,因而做出的不恰當行為。

然後幫助孩子消除緊張心理,讓他知道他被欺負後你的心情,告訴他他必須學會保護自己,父母才安心。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的堅強後盾,父母會和他一起面對所有困難。這樣孩子才不會因孤獨無助而絕望。



待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坐下來試著和孩子分析對方心理,和孩子一起尋找最恰當的解決問題方式。大多暴力問題孩子是“欺軟怕硬”的,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從目光、姿勢、語言等方面迫使對方放棄找他麻煩的念頭。



有的熊孩子最好遠離,遠離不了那就儘量不要招惹他。你不招惹他他招惹你,那也不要怕他,你越怕他越張狂。當所有和平解決問題的方式都行不通,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吧!當然要讓孩子知道:動手是不文明的行為,他出手的目的不應該是打倒對方、打傷對方,而是讓對方看到他的氣勢,以後不敢再隨意欺負他。

願世界上沒有熊孩子,願每個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都可以從容應對,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