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千灯古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古镇很淳朴,没有太多商业化的气氛,它宁静秀气的气质,适合一人慢慢地品味。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它似一位温柔的女子,话虽不多,却能让人感受到那“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千灯古镇有一寺一塔一街二名人三桥邀月,从人文,景观,历史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会。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一寺,名为延福禅寺。延福禅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佛寺规模宏伟,自建起江南民众经常前来朝拜。后因各种原因损毁,2003年重修恢复原貌。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寺里有一个玉佛殿,玉佛殿里有一座世界第一大玉卧佛造像,释迦牟尼涅槃像。它是由一块完整一体的纯天然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玉佛全身镶嵌有1500多粒红、蓝、紫晶宝石和翡翠,衣纹和莲花台由24K黄金镏金而成,彩绘部分采用天然石色彩画而成。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一塔,名为秦峰塔。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一街,千灯镇石板街。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连接各支路,呈蜈蚣形。全长1.5公里,主干街道长800米,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设而成。石板下面设有既宽又深的下水道,与古镇各处的河埠、河滩相连通。因此,即使下滂沱大雨,石板街上从不积水,转晴即干。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石板街始建于南宋,明清进一步延伸修缮。民国三年又以重金聘青浦县朱家角筑路名匠王世昌,重新整理修缮。“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是这里的写照。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雨中的千灯镇,别有一番滋味。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湿润的青石板上,感受雨水的清凉,和小镇的韵味。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古镇悠悠,流水潺潺,小船缓缓。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千灯古镇上有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但最有名的应是三桥邀月。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千灯古镇是两位历史名人的家乡,他们生于这里,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他们辉煌灿烂的一生。

顾炎武,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顾炎武故居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故居为整个宅第主体,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附近还有顾炎武墓地。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另一位名人,就是元末明初戏曲家顾坚。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精于南辞,善作古赋。著有《陶真野集》10卷、《风月散人乐府》8卷,今均已不存。据魏良辅《南词引正》一书载,因其"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顾为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说起顾坚,就不得不提昆曲。千灯就是昆曲的发源地。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顾坚故居有古戏台,来这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听一曲《牡丹亭》,在那宛转悠扬的曲调中去感叹人生,不失为一种享受。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来到古镇,除了美景,美食也不可忘却。来一块糍饭糕,香甜粘糯的口感,让你回味无穷。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一盘阳澄湖大闸蟹,配上一碗醇香的米酒,刺激着你的味蕾,让你爱不释口。大快朵颐后,还可以带点回去做伴手礼。

古镇千灯:脚踏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来一趟千灯古镇,送你一场心灵与舌尖上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