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對中國製造芯片有什麼建設性的幫助嗎?

小匠筆記

從短期看,有一定的益處,從長遠看,有利有弊。

ARM雖然是英國公司,但其創始人團隊是出自蘋果公司的人馬,由蘋果公司投資。後來被日本的軟銀收購。

中國市場佔據ARM營收25%的份額,未來有望成為其最大市場。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ARM佔49%,厚安基金佔51%。但值得注意的是,厚安基金不是百分百中資,其主要股東是中投公司、絲路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深圳深業集團、厚朴投資(高盛和淡馬錫出資)與ARM,其發起人是ARM。厚安基金的日常管理由ARM和厚朴投資負責。所以,雖然中資主導的基金佔據51%,但細算股東權益,ARM權益佔比不止是49%,所以,合資公司的主要控制權仍然在ARM手中。

本次成立合資公司,ARM公司已經籌劃了相當長時間,主要目的是看準了未來芯片產業的發展中心會遷移到中國,在此要深耕市場,牢牢控制住目前的壟斷地位。為此,不惜出讓部分權益,希望能和中資進行利益捆綁。我想,作為業內的資深玩家,ARM深刻地洞察到中國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崛起的趨勢。在移動通信的四個環節——指令集-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中國一旦突破了後面三個環節,第一個指令集環節的壟斷地位就岌岌可危。因為指令集的壟斷是靠市場壟斷,而不是技術壟斷。

所以ARM公司未雨綢繆,先進行利益捆綁,避免未來被淘汰出局。未來合資公司將尋求在中國上市。

從長遠看,也許中國創造自己的指令集的遠望會落空,或者變得更困難。


仁觀天下

作為無論是人口、國土面積、歷史傳承和經濟規模都實實在在的大國,我們面對的是全世界。無論別人喜歡或不喜歡,中國的在這裡,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規模潛力市場在這裡!在先進的科技也要市場才能體現價值,你不來,他會來!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央之國,任何阻礙她腳步的勢力都將成為未來歷史的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