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大家好!我是角師傅!關注角師傅,從此不迷路!

今年6月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國產英菲尼迪重量級SUV車型全新一代QX50將要在國內上市,目前新車已經陸續抵達全國經銷商,角師傅也是第一時間抵達東昌英菲尼迪對這款車來個靜態實拍。在今年北京車展中,國產QX50公佈了預售價格35萬元起售,對標車型為奔馳GLC、奧迪Q5、寶馬X3等等,本篇文章角師傅先帶著大家看一下這款車的底盤結構,畢竟使用了全新平臺,到底變沒變,底盤用料咋樣,我們一探究竟……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平臺是全新的,原先QX50(改名前為EX37)採用的是G37相同的FM縱置後驅(四驅)平臺,全新QX50的平臺變為橫置前驅(四驅)平臺,所以底盤結構必定與老款有很大的差別,那麼是向上發展?還是技術倒退?其實說到日產旗下的橫置前驅平臺,我們很容易想到兩大現有平臺,逍客、奇駿的CMF平臺以及QX60的D平臺,那麼全新QX50來自哪個平臺呢?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日產奇駿後懸架↑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英菲尼迪QX60後懸架↑

全新平臺下的QX50在底盤方面變化較大,首先老款的雙叉臂前懸架在新款車型中變為麥弗遜獨立懸架,其次老款後懸架系統下鋁合金控制臂,在新款中變為雙單片衝壓焊接鋼材質下控制臂,但整體仍為多連桿獨立懸架。從整體後懸架結構來看,它既不和奇駿CMF平臺相同,也不和QX60的D平臺類似,可以說全新QX50的確來自新的平臺,但角師傅深入查閱日產各大車型後發現,全新QX50懸架結構與日產現款天籟非常相似,可以說是變體演化的關係。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全新QX50底盤平整度不錯,從頭到尾基本上都被玻璃纖維保護板防護著。前橋採用麥弗遜獨立懸架,下控制臂為鋁合金材質,前輪軸承座同樣為鋁合金材質,但控制臂與軸承座之間的球頭鏈接為整體式設計,日後維修保養並不方面,需要整體更換,增加養護成本。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35萬元起售的全新QX50底盤與天籟同平臺?與上代相比用料縮水

四驅版本車型採用的是開放式差速器設計,後橋下控制臂巨大,但採用的是雙單片衝壓焊接鋼材質,後輪為鑄鐵軸承座。後橋整體為多連桿獨立懸架,沒有縱臂,但配備了非常粗的橫向穩定連接杆。角師傅看了半天,後橋多連桿為H型三連桿,並採用避震彈簧與避震筒分離式設計。

角師傅點評:全新QX50在底盤方面可以看出一些成本把控的影子,當然這不是國產化的問題,畢竟QX50為全球車型,海外版本底盤結構也是如此。當初老款無論是EX37還是改名後的QX50,大家購買的意向點就是看中了前雙叉臂後多連桿全鋁懸架,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套底盤還是非常出色的。如今QX50更換了全新的平臺後,賣點已經不是底盤,而是全新可變壓縮VC-Turbo技術的2.0T動力,面對國內競品車型紛紛推出了加長版本車型,英菲尼迪新QX50單純靠新2.0T發動機能否支撐銷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