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監的變遷

我於2009年從部隊轉業至陝西省女子監獄,現在從事司法宣傳工作。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整理翻閱女監史志,有幸瞭解、見證了女子監獄多年來的發展與變遷,深深為監獄隨著改革的步伐不斷完善提升,從而在依法治監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而欣喜,更為一代代監獄人民警察將芳華獻給女子監獄的精神所感動。

翻開厚厚的女監史志,我看到,1955年,陝西省第一監獄醞釀籌備女分監,歷經陝西省第一監獄女分監、陝西省女監獄名稱後,1978年3月,省第三監獄不再關押女犯,全省女犯統一送陝西省女監獄關押。1995年6月,陝西省女監獄正式更名為陝西省女子監獄。

自1985年監獄被司法部批准為對外開放監獄後,女子監獄對外接待工作充分展示了監獄良好形象。1986年開始,先後接待了來自美、英、日等32個國家的50多個代表團。有些國家還多次派代表團前來訪問,如日本先後9次派出訪問團來訪,美國有8次。

記得2012年4月的一天,女子監獄接待了比利時王國總檢察官帕特里克·杜茵斯拉格一行3人,我作為接待人員陪同,目睹了比利時官員對女子監獄堅持教育和勞動相結合、文明執法的讚賞,對監獄人民警察的精神風貌、管理教育服刑人員等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的女子監獄作為省直機關警示教育基地,承擔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作用。

熟知女監發展史的老警察有說不完的故事,她們告訴我,建監初期,老一代監獄人民警察白手起家,因陋就簡,在土房內,從紡線織布開始組織服刑人員進行生產勞動。隨著監獄的發展、設施的完善,2001年3月註冊建成陝西秦星服裝廠,逐步成為公安部、司法部99式警服定點生產企業,在全省監獄企業率先通過質量、環保、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

監獄在進行服刑人員勞動改造時,注重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她們的一技之長,舉辦了服裝、麵點、美容美髮等培訓班;不斷加強勞動現場管理,開展勞動改造競賽和技能比武,提高服刑人員改造的積極性和勞動技能水平;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建成了綜合樓、教學樓,增加了報警、信息化管理系統等設施,使監獄總體上達到了設施佈局規範、技術裝備先進的要求。監獄發展的每一個歷程,無不凝聚著警察的心血與智慧。

近年來,我見證了女子監獄的跨越式發展。歷屆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廳、局工作部署,堅持從嚴治警與從優待警相結合,把素質強警作為築牢監管安全之本,把規範化和精細化管理作為實現監獄監管安全的基石,把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教育改造質量作為實現監獄監管安全的靈魂,從而實現監獄安全長效化、管理標準化、執法規範化、隊伍專業化的目標。監獄組建了文藝團隊,加強文化建設,每年春節組織文藝匯演,警察和服刑人員編導演出反映特色監獄文化的節目,被譽為“我們的春晚”。監獄警察凝聚“崇法、尚德、忠誠、卓越”的女監精神,頑強拼搏,努力打造“西部一流全國先進”女監,收穫了累累碩果。監獄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部級現代化文明監獄”等榮譽稱號,連續18年榮獲省監獄系統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連續20年實現監管安全“四無”,創陝西監獄系統監管安全優異成績。

春華秋實數十載,女監又迎來新的變遷。根據新的監獄佈局調整,女子監獄將搬遷至長安區引鎮。搬遷後,女子監獄將一如既往按照管理和教育雙核一體,示範帶動、創新引領、規範固本、攻堅升級的“雙核四驅”發展戰略,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豪情滿懷朝著30年“四無”目標、向更長的安全週期邁進,為維護監管場所安全穩定、打造平安陝西貢獻力量。

杜新峰 作者系陝西省女子監獄團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