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桃子好看又好吃?果樹專家講述提升桃子品質關鍵技術

種桃樹,結果早,產量高,見效快,因此不少農民願意發展桃樹種植,近年來,桃樹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分佈地域,都在擴大。但這也導致有的地區桃子上市集中,桃農面臨競爭日趨激烈。桃市“供給側改革問題”開始擺到不少桃農面前,要改革,如何提升桃子品質就是個關鍵點。

提升桃子品質,說白了就是要讓桃子又好看又好吃。結合農技推廣實踐,山東費縣果業管理局高級農藝師徐明舉對此提出了不少建議。

怎樣種桃子好看又好吃?果樹專家講述提升桃子品質關鍵技術

新模式 要用新技術

採用桃主幹形密植栽培,桃樹長勢快,結果早,品質優,產量高,是當前較新的一種栽培模式。這種模式,桃樹只有一個主幹向上生長,主幹上所生側枝都是結果枝,因此不會產生養分的多餘消耗。按這種模式,當年落葉前桃樹的主側枝就可形成,分佈在主幹上的側枝花芽密集,到第二年每株可結果5-10公斤,第三年畝產有望達到3000公斤以上。

桃農可選擇春麗、春美、春雪、金秋紅蜜、黃金蜜1號、中蟠11等毛桃品種及魯油系列油桃等名優品種。這種模式栽培要求寬行起壟,栽植行距3米,株距1米,起壟高度30-40釐米,寬度60-80釐米,果園採取行間自然生草或種草。

老桃園 要改造樹形

但在目前,我省各地的桃樹仍多以傳統開心形為主,開心形管理不好,會導致樹形紊亂,主枝大枝過多,影響桃子品質,因此面臨這種問題的桃農,必須進行高光效樹形改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通過間伐、疏枝或重回縮,疏除大枝,採取單軸延伸、長稍修剪技術,打開光路,改善樹冠內光照,使果園行間冠間距保持在80釐米以上,透光率達到30%以上。

在生產中,果農還要加強四季修剪,尤其要改變重冬季修剪、輕夏季修剪的壞習慣。通過全年的修剪改善葉、果光照條件,保證桃群體和個體結構良好,樹高、枝量、覆蓋率、透光率和葉面積指數等指標保持在適宜範圍內,以達到提高果品質量的目的。

怎樣種桃子好看又好吃?果樹專家講述提升桃子品質關鍵技術

土肥水 要精準管理

桃園管理中,推薦應用果園生草、覆草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結合深翻改土,以優質農家肥和精製有機肥料為主秋施基肥,採用有機肥(或有機質)增量穴施(畝施3噸以上)和化肥減量為主的根際環境改良技術,採用小溝交替澆水、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在果實成熟前20天,要適當控水。降雨集中季節,還要及時排水防澇。

花和果 要精細管理

推廣壁蜂授粉、疏花疏果、以枝定果、果實套袋等,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採收期等花果精細管理配套技術。桃農應根據果園管理水平、樹體長勢和品種特點,正確運用修剪、疏花、疏果等技術措施,將畝產量調控在2000—3000公斤。為此,桃農要根據花芽分化情況,在春季開花前進行復剪,按產量要求初步調整花枝數量;在花期,要根據氣候情況,一般按目標產量的150%-200%疏花;在生理落果後,要按目標產量的120%疏果定果。

日常管理中,桃農應按照綠色果品生產要求合理使用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的禁用農藥,採取以生物防治為主,應用殺蟲燈、粘蟲板、生物製劑以及害蟲天敵等綠色控害技術,確保果品質量安全。

怎樣種桃子好看又好吃?果樹專家講述提升桃子品質關鍵技術

根據品種特性和市場需求,桃農還應靈活確定採收期。比如,對就近銷售和特殊需求的,可適當晚採和分期採收,以增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品綜合質量。源自農村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