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今天,我要為大家講述一位南宋時期的著名人物的故事。

按照歷史官方表述,他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著名的學者、詩人;是孔子、孟子以後最傑出的儒學大師、中國歷史上第一大理學泰斗、程朱學派集大成者、閩學派代表人物,世尊稱為“朱子”的朱熹朱大聖人。

大家看了這麼多的頭銜,肯定被繞暈了。這麼介紹似乎依舊非常的抽象,很多讀者朋友們對這位即將登場的大人物依舊不瞭解。首先,我提煉要點,詳細介紹一下這位大人物的光榮史。

朱熹,男,姓朱,單名一個熹字,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他活了整整七十年,在當時算絕對的高壽,他的一生可謂是多姿多彩,波瀾壯闊。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他19歲中進士,擔任過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按照現行的官職,屬於省部一級的高官。

他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寶文閣待制,承擔為宋寧宗講學、皇帝詔書的起草的重要工作。通俗的講,他是皇帝專職講師團成員之一,稱的上是帝師與專職秘書。

他著作等身,著名的有《太極圖說解》、《四書章句集註》、《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四書章句集註》更是被作為元、明、清三代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用書,是後世幾百年全國公務員錄用選拔考試統一教材編撰者。

他是宋代理學的奠基人,其思想被後世尊奉為官學,尊稱為“朱子”,享祀孔廟,是唯一一位非孔子嫡傳弟子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如果去過曲阜或者北京孔廟的話,都能看到他的祭祀牌位。

他講過或者無限發揚光大的最經典的一句話,“存天理,滅人慾”。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簡單的說,“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這六個字的橫空出世,足足影響了中國幾百年,到如今,仍舊影響著國人的思維定勢。古來聖賢,莫過如此。卒後諡曰文,又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得到了歷朝歷代皇帝與文官統治集團的高度肯定與充分評價。他的一生,真正做到所謂“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看到這裡,讀者們肯定納悶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這是一位360度無死角的道德完人,怎麼看都是好人,而且是好人中的極品好人,和文章的標題不妥嘛!

可世界是公平的,因果論就是這麼神奇,出來混總要還的。再怎麼裝都會漏餡的。下面,我就開始講講他的故事。

1

朱大聖人志大才疏,首先是關於朱大聖人職場能力不足的故事。

《二刻拍案驚奇》記載,朱大聖人在福建崇安縣當知縣時,一個小民狀告富戶侵佔自家的祖墳。朱大聖人很是親民,也非常的敬業,立馬跑到現場查看。乖乖,不得了,風和土肥,後有山靠,前有水流,真是一塊上風上水的寶地。立馬招來原告與被告,組織現場斷案。

富戶一臉茫然,竭力辯解:“這地一直是我家的,這也是我家新修的墳頭。不信您看,泥土還是潮的,怎麼老母雞變鴨,變成了他家的了呢?”

小民聲淚俱下,動情哭訴:“青天大老爺,您可一定要為我做主呀!墳頭雖然是新的,可那是新蓋的呀!底下還有老土,家人安葬在下面,有墓碑作證,您可挖開確認。”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朱大聖人言聽計從,令衙役刨地。果不其然,挖出了一塊陳舊墓碑,上面赫然寫著小民祖先的名字。朱大聖人看了,勃然大怒,好嘛!墓碑為憑,強搶民地,鐵證如山,這是一起典型的大戶貪圖小民祖墳風水好,惡意侵佔民事案件。居然還當本官是阿木林,還敢忽悠本官,忽悠,我讓你忽悠,於是判了大戶一個強佔田土之罪,將墳地判給了小民。

其實實情是小民把自家先人的墓碑偷埋在富戶家墓地,真是夠缺德的,然後無中生有,告刁狀。朱大聖人固執的認為普天之下,只有大戶欺詐小戶,哪有小戶敢詐騙大戶的道理,中計上當。

2

朱大聖人做官的能力不咋地,但是為了打擊政敵卻不擇手段。下面的故事講述的就是朱大聖人為了打擊政敵,誣陷妓女的事兒。

作為“程朱理學”的掌門人,一直和“金華學派”較勁,爭鬥不休。他在擔任浙東常平使巡行臺州的時候,發現“金華學派”的唐仲友與一名叫嚴蕊的名妓關係密切。

當時南宋朝廷有法度,官員嫖妓是重罪。這麼好的機會怎能放過,為了打擊唐仲友,朱大聖人利用職權,把嚴蕊抓了起來。

妓女也是人,而且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可朱大聖人可不會憐香惜玉,侮辱、謾罵、懲治、拷打、誘供,什麼手段都使上了,足足折磨了她兩個月,一定要嚴蕊交代和唐仲友通姦的罪名和具體細節。

“招吧,快些招供吧,招供好了,你就沒事了,可以回家了。”

可實在沒想到,嚴蕊是個硬茬的氣節女,死活就是不承認,答覆總是一句:“豈可妄言以汙士大夫!”老孃幹了就是幹了,沒幹就是沒幹!絕對不背這口大黑鍋!

一個妓女居然如此有氣節,朱大聖人傻了眼。這事越鬧越大,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走卒皆知,真是感謝朱大聖人,嚴蕊事件登上了南宋娛樂版的頭版頭條,成全了全國人民的飯後聊資。今天言蕊又扛過去了,明天朱大人又發明了什麼酷刑,最後這事都登上了邸報——皇帝都時常關注的報紙。

宋孝宗看到了相關報道,估計是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儘管內心傾向朱大聖人,專門發下話來給朱大聖人解圍,“此秀才鬥閒氣耳!”(這事純粹是文人之間狗咬狗,嚴蕊這個妓女無罪)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宋孝宗

很快,朱大聖人灰溜溜的調職滾蛋了,唐仲友安然無恙,嚴蕊無罪釋放,後嫁某宗室為側妾。

朱大聖人的職場爭鬥水平,哎,low!兩個字形容,very low!

3

如果說前面這兩個故事涉及到朱大聖人職場能力與朝堂爭鬥,屬於能力漸進範疇;爭鬥手段不算高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可後面的兩個故事實在是香豔異常,讓人目赤耳鳴。而且都雙雙出現在結束他政治生命的彈劾奏章裡。

一是“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二是“家婦不夫而自孕”,朱大聖人以“深省昨非,細尋今是”來搪塞,這個做法跟當下玩出軌的明星所採用的公關方式倒是異曲同工。可信程度極高,絕非胡編亂造。下面,將這兩個故事藝術演繹一下。

從古至今,文人與名妓之間演繹了一幕幕膾炙人口的人間情話活喜劇。可我們朱大聖人偏偏另闢蹊徑,活活玩出了重口味。

話說豔陽三月,鶯飛燕舞。朱大聖人遊性大發,一人登山踏青。突然,一個窈窕多姿的女子身影隱約出現在前方一抹綠色中。朱大聖人好奇心頓起,不顧年老體衰,疾步追上前去。

追著追著,就不自覺的來到了一座尼姑庵前。看著一個個光禿禿的腦袋瓜子進進出出,朱大聖人詩性大發,尼姑庵中風景好,年輕女尼到處跑。突然,他看到了結伴而來的兩個年輕女尼,一女嬌小可人,一女婀娜秀美,俏媚的臉龐上洋溢著青春的笑意,寬鬆肥大的僧袍卻也無法掩飾無窮的活力。

他看的眼神呆滯,一如秋菊,含苞待放;一如玫瑰,火熱灼唇。半截入土的朱大聖人嘴中默唸著,心中頓生一團火,宛如枯木逢春,甘泉入澗,幾十年的修行不要了,自己唸叨的警示名句也忘了,“兩位女菩薩,兩位女菩薩。”忙追上前去搭訕。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朱大聖人巧如舌簧,從剃度修行、人倫綱常、親人追思全方位的轟炸。兩個二八小尼姑那見過這陣勢,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很快就從一生陪伴青燈古佛的偉大理想演變成了做妾生子的人倫事業。朱大聖人成功抱得美人歸,噢,不,是尼姑歸。更為囂張的,他還不懂得悶聲發大財的道理,不怕賊惦記就怕別人不知道,帶這這兩個活力四射的電燈泡招搖過市。你想想看,兩個光禿禿的腦袋有多醒目,估計是為了南宋的環保大業,晚上讀書不用點燈用。

4

上一個故事講的是朱大聖人好色,自古名士多風流,雖然口味重了點,但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下一個故事那就是赤裸裸的打臉,是屬於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問題。

朱大聖人兒子眾多,其中一個兒子不幸病死了,結婚沒多久,年輕貌美的兒媳婦獨守寡居了。

朱大聖人畢竟是聖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沒事總是去關心探望。一回生分二回熟悉三回熱絡,沒過多久,寡居的兒媳婦居然懷孕了。

可笑寡居的兒媳婦大了肚子,可憐死去的兒子帶了綠帽子,可賀朱大聖人又多了一個孩子。讀到這裡,大家都會情不自禁的想到北宋另外一位著名的人物,那就是揹負扒灰罵名數百年的蘇軾蘇東坡。

人家蘇東坡是有想法沒行動,青紗帳裡一琵琶,縱有閒情不敢彈。灰沒扒成,倒是落下了幾百年有賊心沒賊膽的笑柄。

而我們朱大聖人有目標有行動,都老大一大把年紀了,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肥還是留自家。朱家帳裡一琵琶,想彈就彈,你自己寫的“警世格言、倫理綱常”到哪裡去了?

就算退一萬步,兒媳婦大肚子這事不是你乾的,但作為一家之主,兒媳與人通姦,不夫而孕說明你家風不端,門風不正,也能治你一個管家不嚴之罪。

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總要還的。《宋史》卷三十七記載:“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顏崇道來賀。明年正旦,是月,監察御史沈繼祖劾朱大聖人,詔落熹秘閣修撰,罷宮觀。”很簡單,朱大聖人慘遭彈劾。證據確鑿,隨即被罷官。

偷尼姑霸兒媳的聖人

葉紹翁

其中南宋葉紹翁的筆記《四朝聞見錄》詳細記錄了監察御史沈繼祖的彈劾奏章,洋洋灑灑數千言,其中所列朱大聖人的罪狀提煉出來如下:不孝其親、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心懷怨望、為害風教六大罪,以及私故人財、誘尼為妾、諸子盜牛、冢婦不夫而自孕、奪他人墓地葬母親五大附加罪,合計十一條罪狀。如同十一記耳光,啪啪作響,抽的朱大聖人七竅留血,天昏地暗。這一條條的火辣、勁爆的緋聞、斑斑惡跡,展現在了全國人民面前,結果可想而知,聖人變淫魔,輿論譁然,政壇震驚。

被彈劾的朱大聖人趕緊上書請罪,在《落職罷宮祠謝表》卻無一字自辯。據說宋寧宗看後,著急了,暗自埋怨自己的老爹宋孝宗。爹,你真是看走眼了,你給兒子找的什麼玩意當老師!簡直就是個衣冠禽獸,斯文敗類,啪啪啪的打兒子的臉。可畢竟是自己授業老師,捏著鼻子也要保,立馬召見。

“卿家,彈劾你的奏疏看了嗎?”

“回陛下,老臣看了,老臣有罪啊!”

“所參可屬實?”

“深省昨非,細尋今是。”(這句話就不解釋了,這口氣和措辭,出軌明星們難道是向朱大聖人學習的?)

“卿家可被譽為聖人,著作等身,一直鼓勵與提倡存天理,滅人慾!”

“臣伏念臣草茅賤士,章句腐儒,惟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臣是一腐儒,臣所做是偽學,純粹是忽悠人的,沒什麼用!臣實在沒熬得住!)

“唉,卿家,您還是回鄉養老去吧!”

朱大聖人晚年就栽在這道彈劾上,一蹶不振,一直到死都沒能翻身。當然,翻身被拔高那是明代以後的事情了!

關於十一條罪狀的真實性,後世存有爭議。從當時的黨爭(慶元黨案)的大背景來看,估計存有栽贓誣陷、誇大其辭的現象。

但我們常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朱大聖人自己肯定有不檢點不道德的地方,才被別人一擊而中。清乾隆年間編撰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所論頗屬持平”,意思就是所記應是屬實。畢竟已經過去了幾百年,朱熹的功過是非自有評鑑,不再妄言論述。

對我們而言,朱熹一生仍有許多借鑑意義。我想最大的收穫就是存天理,守人慾!欲無止,取有道!特別是講仁義道德,不是單純放在口中,而是要刻在心中,落實到行動中。如果你做不了真君子,那就老老實實做個真小人!裝,實在是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