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說到多國流通,統一貨幣

現在的人們總會想到歐元、美元

但在六百年前

有一種來自中國的制錢

暢行東亞 東南亞

比今時歐元 美元更堅挺 更具購買力

它就是天朝上邦 大明朝“永樂通寶

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從東非阿拉伯的肯尼亞、坦桑尼亞、阿曼、伊朗,到南亞東南亞的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再到東亞的日本、朝鮮,永樂通寶風靡一時,成為這個時代財富、強盛的代名詞。

永樂通寶

先來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角“永樂通寶”

大明開初,由朱重八奠定基業,爾後將皇位傳給太孫朱允炆。朱允炆削藩太促,惹怒掌握地方實權的諸位皇叔,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乾脆也就反了,朱棣挾軍事力量(朵顏三衛)最強的寧王朱權一併揮師南下,最終奪取了江山,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建號永樂,大明朝也走向了頂峰。北征蒙古,南平交趾,並派鄭和下西洋,宣威海外。

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明成祖朱棣

這一時期,明朝的宗主國地位也得以確立,數十個周邊國家(最多時60多個)稱藩納貢,而大明的賞賜,很大一部分,就是代表明朝主權象徵的“永樂通寶”。史載,永樂九年,差官於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

要知道,盛世所鑄的永樂通寶,銅質精良、錢文精美、重如其文,是這些周邊小國所不具備的。於是永樂通寶在東南亞迅速流通,乃至暢行一時。

控制了貨幣便掌握了金融的主動權,此時的大明,風光無限,稱霸一時。

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鄭和

永樂通寶究竟有多火

鄭和下西洋的大量貿易,使永樂成為西起東非,東至日本的國際貿易硬通貨。

鄰國日本、越南等國也從中國購買銅源,大量仿鑄永樂通寶錢。

錫蘭、爪哇尤愛中國永樂,不惜以珠寶相換。

日本正值戰國時代,有些大名(比如織田信長)乾脆把永樂制錢印上了軍旗。

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永樂通寶錢書法絕倫,鑄工精湛,整齊劃一,是中國貨幣史上精美的貨幣之一

再加上其文面寓意“永遠快樂”,至今仍是收藏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心愛之物。

600年前的一枚錢,牛了一個時代

明敏的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