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指東南,維為立夏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偶爾抬頭看向路邊的楊樹,這才意識到不知不覺今年已到立夏。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初一前後(陽曆五月五號或六號),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立夏代表著人們即將告別春天,開始夏日,所以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蛄在田間的嗚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此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收成已經基本成為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從種植上可以“立夏前後種地瓜”“立夏種稻點芝麻”,因為“到了立夏亂種田” —這時節種植了農作物都會生長,應及時播種宜種農作物。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在舊俗中立夏這一天又叫做立夏節,周朝時,這一天,帝王要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官員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漢代《後漢書·祭祀志》記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立夏取平時曝曬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現如今人們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立夏有叫“吃補食”的習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的說法,說是立夏這一天吃蛋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人們往往會在立夏進補,以使自己的身子強健有力。

一天一味藥,一日一故事,和我一起趣味識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