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預防癌症?

解福昌123


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長期作用下,某一正常組織細胞發生異常分化和無限增生的結果;這種現象一旦形成,具有向周圍組織乃至全身侵襲和轉移的特性,其生長變化快慢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惡性腫瘤為男性第2位死因,女性第3位死因。全世界每年約900萬人患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200萬,死亡約140萬人,其中60%以上為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城市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腸癌、乳腺癌。在農村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腸癌。

惡性腫瘤是環境、營養、飲食、遺傳、病毒感染及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所以目前尚未可利用的單一預防措施。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惡性腫瘤是可以預防的,1/3惡性腫瘤若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癒的,1/3惡性腫瘤可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因為惡性腫瘤預防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病因預防是指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降低發病率。

1、不吸菸,少喝酒。醫學已經證實吸菸與多種腫瘤的發生有關。並且減少酗酒,也可以更好的減少腫瘤的發生率。

2、控制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要達標。最好控制在25以下。

3、生活飲食規律,勞逸結合,多吃蔬菜和水果,積極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4、要少吃熏製、醃製、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

5、避免暴露於致癌物質環境中,輻射暴露和一些可以導致癌症化學物質。

1、對無症狀的自然人群進行以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為目的的普查工作。定期的進行癌症檢查(消化道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等),並詢問醫生身體檢測的年齡和時間間隔要求。正因為日本胃腸鏡檢查的普及率很高,所以日本的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

2、家族上有患癌症的人應特別注意。癌症不傳染但遺傳。一般去做癌症檢查的人,醫生都會提前詢問家族中是否有患癌症的病人。研究表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是遺傳傾向最大的四種癌症。此外,癌症病人後代患癌的幾率也會高一些。所以,對於家族內有患癌症的朋友們,一定要定期檢查身體,做到早預防早發現。



良醫濟世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癌症發病率排在前10名的是:肺癌、胃癌、大腸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胰腺癌、淋巴癌、膀胱癌和甲狀腺癌。這10大高發癌症中,7個就和“吃”有直接關係!

最新醫學研究表明,80%的腫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致,35%-40%的腫瘤發病與不科學、不合理的膳食習慣有關。

這些癌症都是我們親口“喂”出來的!

01、肝癌——發黴食物和酗酒

說到肝癌,很多人都會想到嗜酒、肝炎等致癌因素,肝臟是酒精的主要代謝器官,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有毒的代謝廢物,進而損傷肝臟。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

而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毒素———黃麴黴毒素和肝癌的關係卻常被忽視。黃麴黴毒素比砒霜的毒性還大,常常存在於受潮發黴的花生、大米、玉米、堅果等食物中,可誘發肝癌。因此,生活中需要學會合理儲存食物,一旦食物變質,哪怕只有輕微的黴味也要堅決扔掉。如果吃到發苦黴變的堅果,應該趕緊吐掉,馬上漱口。

02、胃癌——吃醃製和過鹹食物

某些醃製食品,特別是短期醃製的蔬菜,所含亞硝酸鹽過高,這一物質不僅本身具有毒性,還可能和蛋白質食品中的胺類物質合成致癌性較強的亞硝胺,增加胃癌風險。另外,醃製食品往往較鹹,而攝入過量高鹽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發生胃炎或潰瘍,如不重視,久而久之可能癌變。想要護胃最好少吃醃製食品,醃製時間不足1個月的蔬菜建議別吃。

03、腸癌——吃菜少吃肉多

腸癌和便秘有著密切關係,經常便秘的人由於腸內垃圾無法及時排出、長期堆積,就會迫使腸道反覆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質,久而久之誘發腸癌。現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現便秘和膳食不平衡有很大關係,最典型的就是吃肉太多,而吃菜太少。

一方面,研究顯示,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腸內代謝,增加腸癌發病率;另一方面,少了果蔬、粗糧中富含的膳食纖維,腸道活力便會下降,讓廢物堆積,無疑雪上加霜。因此,建議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間,並且每天吃50~100克雜糧。

04、喜歡趁熱吃

“快趁熱吃!”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殊不知,喜歡吃燙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有關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佔到90%以上。致癌原因在於,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嚴重時導致食道起泡、潰爛、出血,反覆如此便會誘發癌症。吃飯時,食物溫度保持在60℃以下為最佳。

05、乳腺癌——高熱量攝入過多

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精神壓力大、晚婚晚育等可能誘發乳腺癌。

建議女性尤其是絕經後女性限制總能量,避免糖類尤其是精製糖的攝入。平時多吃低升糖指數食物,如全穀物、薯類,如燕麥、蕎麥、小米、高粱、玉米、薏米、紅豆、山藥、紅薯等。

06、口腔癌——喝酒太多、嗜好檳榔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40%以上的口腔癌與酒精有關。而吸菸是40歲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禍首。此外,常嚼檳榔也會增加口腔癌風險。因此,預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吸菸、飲酒和嚼檳榔。在此基礎上,還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推薦:防癌食物一覽表!

輕氫水:

蔬菜:

大蒜

實驗已證實,大蒜素、大蒜辣素對許多癌細胞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大蒜富含硒、鍺,鍺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捲心菜

捲心菜之所以有抗癌的功效,在於葉內含有一種叫做“異硫氰酸酯”的化學物質。它對預防癌症、防治心腦血管等疾病有積極功效。

生薑

生薑的薑辣素可刺激味覺神經,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強,降低得胃癌風險。

胡蘿蔔

胡蘿蔔中的木質素有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力和間接消滅癌細胞的作用。

芹菜

芹菜屬高纖維食物,進入腸道後,會產生一種木質素或腸內脂肪,能有效抑制腸內細菌和致癌物質的滋生。

洋蔥

洋蔥含有蒜素、硫化硒,促進吞噬細胞破壞癌細胞。谷胱甘肽能抑制致癌物質的合成。

西紅柿

西紅柿在加熱時,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含量會出現顯著上升。番茄紅素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降低人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

茄子

茄子含有龍葵鹼、葫蘆素、水蘇鹼、膽鹼等物質,其中龍葵鹼和葫蘆素被證實具有抗癌作用。

辣椒

研究發現,辣椒含有的辣味成分辣椒素,很可能有助於預防大腸癌。

苦瓜

苦瓜的抗癌作用是由於它含有一種類奎寧蛋白,能激活免疫細胞的活性,苦瓜種子中含有抑制細胞侵襲、轉移的成分。③

十字花科

包括芥藍、蘿蔔、菜花、西蘭花、紫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被稱為“抗癌蔬菜”,就是因為其中富含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

黃瓜

包括黃瓜、南瓜、冬瓜、西瓜和西葫蘆在內的野生葫蘆科植物都含有產生苦味的“葫蘆素”化合物。葫蘆素可以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生長。

土豆

土豆中含有較多維生素B6、泛酸和維生素C。其中的維生素B6和泛酸,具有增強淋巴組織的作用,也因此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

生蔥、洋蔥、青蒜等蔥類食物,其特殊氣味主要來自有機硫化物成分。這些硫化物能相對減少身體患癌的幾率。

茴香

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 有抗腫瘤作用。茴香含有的茴香腦具有抗炎性能,能通過阻止癌細胞的生長而發揮抗癌作用。

蘆筍

蘆筍含有組織蛋白等營養物質,可以使細胞生長正常化。它還含有硒和植物纖維等,可用來防治多種癌症。

萵筍

萵筍含豐富的胡蘿蔔素,有助於防癌和抗衰老;萵筍含有的三萜類、黃酮類和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也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芋頭

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或稱抗體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芋頭對癌毒還有抑制消解作用。

木耳

木耳含有木耳多糖類,是一種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常食用對預防癌症有一定作用。

紅薯葉

研究表明,紅薯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降血糖、預防動脈硬化、阻止細胞癌變等保健功能。


苦菜

苦菜提取液有抗瘤作用,可用於預防宮頸癌、直腸癌等。

秋葵

秋葵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的能力。

馬齒莧

馬齒莧中的胡蘿蔔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抗衰老、防癌變;還富含抗癌物質硒元素。

金針菇

金針菇含有一種蛋白,可以預防哮喘、鼻炎、溼疹等過敏症,也可以提高免疫力,甚至可以抗病毒感染和癌症。

蒲公英

蒲公英具備“三抗作用”,即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作用。蒲公英的抗癌的主要功能成分是硒和蒲公英多糖。

香菇

香菇中含有一營養特殊的成分,能提高機體抑制癌症的能力, 加強抗癌作用。

蘑菇

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其具有較強的抗癌防癌作用,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營養物質。

荸薺

現代醫學認為荸薺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如抗癌作用,上海腫瘤病防治協作組在篩選中發現,荸薺各種製劑在動物體內有抑腫瘤作用。

海帶

海帶裡有一種物質叫“巖藻多糖”,其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成分叫“U巖藻多糖”,它可以利用人體自身的DNA切斷酶,誘導癌細胞自殺。

南瓜

南瓜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還含有鈣質和纖維素、色氨酸-P等,是預防癌症的好食品。

糧食

紫薯

紫薯富含硒元素,具有抗癌、保護心血管等功能。硒可以抑制癌細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預防癌症的發生。

紅薯

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賴氨酸、植物纖維、去氫表雄酮,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

玉米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鈣、鎂、硒等微量元量、多種維生素以及高含量纖維素,硒是一種抗癌物質,幫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黑豆

黑豆中硒的含量比黃豆高,可協同維生素E抗氧化、抗衰老、解毒、防癌抗癌。

豌豆

豌豆所含的硒蛋白具有抑瘤功能。

全麥

全麥膳食纖維高,是谷維素、木酚素的最佳來源,這些植化素可以降低和激素相關的癌症發生,如乳癌、前列腺癌。

燕麥

燕麥具有防治大腸癌、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臟疾病的醫療價值和保健作用。糙米

糙米中的米糠由於含可溶性植物纖維,能通順腸道,加快排出廢物,減少致癌物質對直腸的刺激,預防便秘和腸癌。


北京醫生網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大多數癌症的病因與生活方式有關。

如今,晚婚晚育已成為城市女性的普遍趨勢。然而,晚育或放棄生育不利於防癌。美國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過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將大大降低。母乳餵養也有類似作用。英國研究發現,堅持母乳餵養6個月可使女性患癌死亡風險降低10%。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曹教授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33歲。

許多癌症患者回顧患病前兩三年的生活,都會看到消極情緒的影子。壞情緒是癌症的嚮導,壓抑、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可使免疫系統識別、消滅癌細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癌。他建議,生活中要儘量保持身心放鬆,找到健康的情緒宣洩途徑,向他人傾訴、寫日記、做感興趣的事都有助於排解不良情緒。

常說病從口入,很多癌症與飲食習慣密不可分,豬肉、羊肉、牛肉等“紅肉”是某些人最愛,但多食可能增加患癌風險。美國研究顯示,吃紅肉多的人患肺癌風險增加了16%;過量攝入紅肉會導致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2%。人們應該適當限制紅肉的攝入,並嘗試用海產品等取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鹹魚、火腿、香腸等加工肉製品往往含有較高的亞硝酸鹽,容易誘發消化系統癌症,最好少吃。

戒菸限酒本是老生常談,研究顯示,吸菸者患肺癌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13倍,不僅如此,吸菸還危害下一代,煙霧中的致癌物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導致下一代癌症發病風險顯著增高。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肝、肝硬化,之後肝癌就會找上門來。男性飲酒每天不應超過20克~30克酒精,女性別過10克~15克。飲食上最好清淡,除每天每人吃鹽別超5克外,烹調時還要注意味精、醬油、醬料等“隱性鹽”。

請關注“中華醫學科普平臺”頭條問答!


中華醫學科普

癌症是一種基因病。癌症之所以發生是由於體內的基因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或者本身存在著缺憾出現突變,導致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那麼要真正預防癌症,就是要預防我們的基因不要出現突變。

那麼可分為兩種情況:

1、少接觸致癌因素;

2、基因本身存在缺憾,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這類病很容易發展成直腸癌,會有遺傳性。那麼若是發現家族中有成員有此類的疾病,那麼其他的直系家屬也應該定時體檢,摘除息肉,預防直腸癌。


那麼回到第一點,少接觸致癌因素。那麼什麼是致癌因素呢?眾所周知的是香菸和酒精。其中香菸能提高患上肺癌的風險,即使是一根菸,對身體也有害。酒精傷肝,會提高患上肝癌的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癌,可以吃藥殺菌。人乳頭瘤病毒可治宮頸癌,目前已經有九價疫苗可打,預防病毒感染,遠離婦科腫瘤。EB病毒可治鼻咽癌,也要進行抗病毒。那麼預防辦法最根本的是治病和提高免疫力。


像一些飲食習慣、比如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愛吃肉等等也得矯正。如果從事一些具有致癌風險的工作,比如放射性、多粉塵等工作,要麼就做好防護或者換工作。

最後,若是超重人群、免疫力嚴重不足的人群就請減肥和多鍛鍊,增強自身的體質。



醫聯媒體

預防癌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減少對化學物質的接觸與攝入,儘量減少含有化學物質的東西。而且吃東西時要清洗乾淨,避免農藥殘留進人人體。

2.減少輻射,日常生活中一些電子輻射,要儘量避免。

3.不吸菸,不使用菸鹼產品。  

4.定期地進行癌症檢查(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和皮膚癌等)發現早期癌症可增大治癒的可能性,並降低死亡幾率。

5.控制飲酒。

6.保護皮膚免遭太陽長久強射;

7.積極參加身體鍛鍊。

8.依據身高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這意味著使體重符合身體質量指數(BMI);

10.日常多吃一些預防癌症的食物,食物對於預防癌症具有重要的作用。蔬菜水果食物能夠有效減少多種癌症患病幾率,尤其是對結腸癌。

避免吃香腸和薰香腸等加工肉食,每天吃多種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儘可能降低飲用糖水飲料、果汁、餐後甜點和糖果,少吃精煉麵包、百吉餅(先蒸後烤的發麵圈)和炸土豆片。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話說“病從口入”,想要預防癌症,真的不得不注意飲食。

膳食健康適量運動、戒除菸酒、心理健康,這4項是保證身體健康的4大基石。今天主要談談膳食健康。

1. 健康的飲食結構,能夠有效防癌

發黴變質的食品,長滿了黃麴黴菌,這種黃麴黴素,可是致癌的第一大大大殺手!

此外,油炸,醃製食品,也是致癌的首要黑名單。

飲酒,適量可以,過度的酒精能夠促進亞硝酸鹽的致癌作用,

所以,這幾個方面一定要注意好了。

原癌基因被激活,主要與外部的刺激有關,包括飲食,環境,精神等各個方面。所以,儘量減少食物來源對原癌基因的刺激,那麼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下降很多

健康的飲食結構:選用優質蛋白,高蛋白,抗氧化食品,富含膳食纖維食品,增強免疫功能食品。

2. 如何合理控制飲食結構

  • 飲食多樣化,多吃穀類食品,粗細搭配好吸收。

  • 選用優質蛋白質,適量食用:每天肉不超過1兩,雞蛋一個,奶500ml以下。

  • 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

  • 食用油注意用量每日≤25g(半兩)

3. 10條防癌建議,一定要收好

  1. 合理安排飲食結構

  2. 控制體重不超標

  3. 多鍛鍊

  4. 多吃瓜果蔬菜

  5. 少飲酒

  6. 澱粉類食品利於防癌

  7. 肉類少於90g每天

  8. 脂肪每天≤25g

  9. 鹽分≤5g每天

  10. 不吃過期視食品,注意食品存放條件。

記住這些,癌症保證離你遠遠的~~~


康復匯

癌症是當今醫學界一直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

目前已知的能夠誘發癌症的因素眾多,這裡就幾個方面來簡單的方面來談一談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病:

一、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

癌症的發病是與癌症基因片段密切相關的,正常情況下,癌症基因片段的表現是被抑制的,而當免疫力低下時,這些基因片段就容易被表達出來,從而癌細胞迅速生長。

二、合理膳食,降低癌症發病率。

吃,又分為進食致癌食品和抗癌食品。日常飲食中,很多不健康食品內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這類食品儘量少吃或者不吃。比如,泡菜、臘肉、隔夜菜、剩菜甚至變質食物,含農藥的蔬菜水果,燒烤,地溝油,還有轉基因食品目前尚不確定是否致癌(少吃為上)。而抗癌食品種類繁多,比如綠茶,含硒類的食品,黑木耳、香菇多糖等等...

三、保持身心健康,降低癌症發病率。

目前已知的研究中,有眾多研究結果表明,癌症的發病與心理健康有重要關係。相當一部分癌症患者的心理處於亞健康狀態。另外適當的鍛鍊,保持身體的健康,也有助於預防癌症的發病。

四、遠離輻射。

1、遠離電離輻射:比如儘量居住在遠離高壓電線塔附近的區域;地鐵安檢時,儘量不要揭開安檢機的鉛簾;睡覺時,手機儘量遠離頭部區域等等...

2、核輻射:比如核洩漏、原子彈爆炸...

五、定期體檢。


重症醫生康駿朋

看到這個話題,很多人都認為癌症無法預防,得了癌症就是得了絕症,意味著死亡,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觀點。

據2017年國際腫瘤防控大會統計指出,我國癌症發病率約佔全球22%,發病率居全球第74位,癌症病死率約佔全球27%。目前,由於傳染病被逐漸控制,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癌症已成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們所熟知的癌症有: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宮頸癌、肺癌、肝癌、白血病等等,大家現在都到了“談癌色變”的程度,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的預防癌症呢?

眾所周知,每種疾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當然癌症也不例外,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的預防中著重從外在因素入手能起到相對程度的預防效果。

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癌症的發生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我國大部分人都有個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喜歡吃油炸食品,早餐經常是油條,有的地方的風俗習慣過節時炸一堆食物,有的油會反覆用,常吃這類食物,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醃製食品在我國家庭餐桌上非常常見,醃製食品味道獨特,非常好吃,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睞,這類食品不是說不能吃,只是儘量少吃就行,值得一提的是黴變的食物中含有的黃麴黴毒素是目前公認的致癌物質,該毒素能誘發人、猴、鼠、禽類發生肝癌,致癌所需時間最短為24周,家裡容易發黴的食物有花生、玉米、蘿蔔乾等,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做起,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身體發現異常情況要儘早處理。

防止癌症,從身邊做起!


醫學慕課

【欄目簡介】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ea500003982a3730592\

健康情報局

科學飲食、適量運動,提高免疫力,保持好心情。一般來講,病從口入者多,所以就要把好飲食關。

很多客觀因素,對於癌症都是誘發因素,比如不良的空氣質量、有化學物理有害因素的場所等等,這需要人們做好健康防護。

心情和免疫力好的話,可以防止外邪入侵。

防範癌症,沒有全本的教科書,但勿以惡小而為之。對身體不好的行為,你其實知道很多,但關鍵是能否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