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這是條古驛道。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時光回溯,230年前,燠熱的金沙江象鼻嶺碼頭上人吼馬嘶,繁忙異常。又一批“京銅”從礦山上馱下來集結於象鼻嶺。先行的馬幫隊伍在嶺上清點完貨物和馬匹後,由馬鍋頭帶領,緊張有序的過小江,經蒙姑,準備沿大彎子進娜姑,再到會澤銅政衙門辦理相關手續。後面仍有馬幫從礦山下來。鑼聲迴響,前呼後應,延綿數里。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新一輪的“萬里京運”又開始了。經營著龐大馬幫隊伍的東川府巧家廳大富豪劉漢鼎騎在馬上,穿插在馬幫隊伍中,愁眉鬱結——這雲峰古驛道山遙路遠,坡陡道窄,坎坷難行,不但拖延了運輸時間,增加運輸成本,從大灣子至高家坪一段路程更是時有馬匹滾落山澗。趕馬人不慎摔傷,甚至摔亡的事件已不下數起。要是能新闢一條道路,縮短運距,降低運輸難度和趕馬人在路途中的風險,同時節約下運輸成本和時間該多好!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群山奔湧,巍峨聳立,這新道該從那裡開闢呢?經營馬幫多年的劉漢鼎對此事其實已有些眉目。只是該道必經的,沿蒙姑坡至小田壩山腳一帶,約500米的一段山崖,澗水湍急,絕壁千仞,矯猿難攀。想要從此開道,免不了要開崖鑿壁,大費一番周折。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劉公在心中盤亙良久。實在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幹吧!這路要是通了,不僅是我劉漢鼎的馬幫可縮短行程省下成本減少風險,對官商庶民後輩兒孫來說未嘗不是一件澤潤千秋的美事。

經過精心籌備,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該古道動工修建,劉漢鼎親臨指揮,“坎者劈之,隘者補之;懸崖不可棧者,斧鑿之;山澗不能船者,橋跨之。”。一時間槓抬手搬,錘敲鏨擊,“叮叮噹噹”的開鑿聲和工友們震徹山谷的呼和應答聲響徹山澗。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據附近村民口傳,修建此古道時,石匠們無論春夏秋冬,成年累月,食宿均在高坡陡坎,深山絕壁上。勞作起來披星戴月,起早貪黑,生活條件卻只能因陋就簡,風餐露宿。

另有一個傳說:古道開鑿剛過一半,位於絕壁隧道中的一面石壁堅硬愈鐵,數十位石匠連續開鑿多日,打斷無數鏨子,石壁仍然紋絲未動。劉漢鼎聽聞後親臨現場,接過石匠手中的大鐵錘,掄起錘來呼喝一聲:我就不信真敲不開你了!錘落後,石壁轟然碎裂,竟從中掉出一鍋銀子來,其數量恰好能填補開鑿此道之花費。如今,傳說中出現銀子的地方還真有個鍋底形的小凹塘,至於傳說是真是假就只能等諸君自去辨別了。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歷時四年,路成。到會澤縣城,比之雲峰古驛道近二十里左右,道路艱險程度亦降低很多,此後170餘年,成雲南通貴州、四川重要通道。建國後,以禮河建電站,修通娜姑鎮至小江口公路,此道亦算完成其使命,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古道的部分路段已被泥沙和荒草掩蔽,小田壩至小江口的這段道路相對完好。乾熱的山間古道草木稀疏,唯有小田壩古村落碧竹蔥蘢,古樹參天,涼爽幽靜,是古道上最奇葩的存在。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從娜姑鎮出發,沿S303省道行至以禮河三級電站,再沿公路下行約2公里見一土路口,是小田壩進村路口。體力好的,可從此地開始步行。路隨山勢蜿蜒下行,路旁不時有幾顆葉形似劍,花柱高達數米的劍麻。老輩人會採集劍麻長硬挺闊的葉子製作麻線,背柴捆草拴牛,異常堅韌。這熱帶植物生命力極強,長得繁茂,一顆顆散生路旁,猶如外星來客。還有些叫不上名的高大喬木,在路邊自然生長,面對燠熱環境,貧瘠山崗,傲然挺立。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有一段路是切斷堅硬山樑開鑿出來的,路兩側危崖壁立,態勢迫人,走在其間,讓人不敢久留。過了這路口,遠遠的便能眺見小田壩了。是一個被綠樹籠罩的小村莊。村外圍著些零星破碎的農田。更遠處是陡然下行的深谷和巍然聳立,岩石裸露的山崗。一點點的綠爬在遙遠山崗上,襯托得山崗雄渾壯闊,粗獷巍峨。

再往前行約二十分鐘,小田壩村已近在眼前。可見高大而茂盛的深綠色樹木掩映著青瓦粼粼的民居。巨大黑石塊散佈民房周圍。闊葉的芭蕉樹散生其間。外圍是一排排用石塊壘砌的,種著蔬菜莊稼的園子。由樹木,房屋,田地,黑色巨石和一叢叢芭蕉構成的景象,仿若一幅渾然天成,巨筆揮就的中國寫意畫。

再下行,沿路過幾道彎就來在小田壩村前。赫然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條由千支修竹搭成的“時光隧道”。這隧道清幽靜雅,讓人迷醉。每一段碧青的竹節和每一片狹長翠綠的竹葉,都似乎在散發某種神秘吸引力,讓人不禁想走進去。村口拴著馬,恍惚間像是時光回溯,又回到兩百年前那個熱鬧繁忙的古村落:運銅的馬幫絡繹從村內通過,蹄聲噠噠;皮膚黝黑,衣著粗簡的趕馬漢子用粗獷的聲音彼此呼喝,欲尋一處村店打尖;偶爾迎來一乘官轎,幾位軍爺;三五成群的做生意的商人;扶老攜幼走村串鎮的庶民,不絕於道。茶鋪,湯圓鋪,生意紅火。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走過竹林隧道,立於村頭溪畔巨石上的大葉榕,是村民口中的“神樹”。當地人又叫它“黃果芽”,樹的嫩尖據說可以炒吃,異常美味。這樹粗達數米,板根虯結,盤纏於灰黑巨石上。樹冠遮天蔽日。樹的年齡,村內已沒人可以說清。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古樹西側,是記載劉漢鼎修築“石匠房銅運古道”的“劉公橋路碑”,碑文字體娟秀,字跡清晰。此碑行文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是乾隆五十七年會澤知縣蔡世忱所寫。碑刻共兩塊,其一碑刻迎聯上的“敢惜微勞繼父志,唯期永固利人行。”講述的是劉漢鼎去世後,其子劉誠繼承父志,長期對古道進行維修,以利行人來往的史實。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小田壩,有三寶:古樹,墨石,古驛道。到得小田壩,遍佈於村頭村尾的墨石亦是一道獨特風景。墨石通體黝黑,石材細膩,質感古樸,古人用它加工門當,柱腳石,各類石雕,石缸,硯臺,茶臺,筆架等,其價值媲美璞玉。村內很多小路,溝渠,院坎都是用墨石鋪砌。路沿的院牆和老石榴樹,溝渠邊的苔蘚和翠蕨,院坎上長出的幾顆老樹和隨意種植的花兒——久經人畜踩踏,水流磨蝕的墨石光亮柔潤,顯出它特有的深邃古樸的質感。

村子的最下方,林立著幾棵數人才圍抱得過來的古樹。再往下就是樹木稀疏山間古道了。剛開始的一段人工鋪砌痕跡依然明顯,蹄印累累。路旁有些用黑石塊支砌得平坦的農田。繼續下行,道路陡直,一面是緩緩上升的高山,一面是讓人目眩心驚的深澗。多年無人行走,失去人工維護的古道佈滿細碎砂石,不小心會把人滑倒。這曾經可通轎馬的古道,如今滄桑頹敗,讓人黯然。

古道最難走的一段是一片距山腳百餘米的灌木林。行至此處,已無明顯路跡,到處是牽連在一起的藤條荊棘,路滑而陡,下行全憑感覺。對面是高聳入雲的崖壁。傳說中最難開鑿的一段驛道就位於眼前的絕壁上。從前有鐵索橋飛懸架在對面崖壁的驛道口上,幾十年前已經被毀了。看著驛道口,彷彿還能聽到炸燬鐵索橋時的轟然巨響。被隔絕於橋兩端混亂的人群。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山腳下的鹽水河“嘩嘩”流淌。兩岸山崖聳立,河谷內亂石密佈。被洪流沖刷得平滑的崖壁高達數米,讓人心驚河內最大水流量時的聲勢。崖壁高處長著青翠灌木,頑強生命力讓人感佩。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繼續往小江口進發,有兩三處需要涉水。再往前行,便是著名的“獅山龍泉”瀑布。清冽洪流從崖上轟鳴而下,飛花賤玉。瀑布旁有一株榕樹,枝幹佈滿青苔,蒼枝碧葉,醒人眼目。每次到這裡,總忍不住拍幾張照片留念。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再行七百米左右,從一個陡坡上去,便是從前古驛道接“石匠房銅運隧道”的地方。爬上緩坡,路旁有“汔可小息”的石刻,古人行至此地,會做短暫歇息。

“石匠房銅運隧道”完全開鑿於崖壁上。上銜雲端,下接深澗。從小江口一端進隧道入口處提有“利濟行人”的摩崖,是民國年間一位叫張鶴松的商人對古道進行維修後題的。隧道高約2.5米,寬約米半,每隔六七米,有一透光窗洞。隧道石壁上,兩百年前石匠用鏨子鑿出的痕跡密密麻麻,清晰可見。再進去不遠,就是傳說中劉漢鼎在隧道內開鑿出一鍋銀子的地方,鍋印子清晰可見。這隧道開鑿時熱鬧繁忙的景象和此後馬幫行人沿此道翻山越嶺進城的景象讓人神往。

從“銅運隧道”返回鹽水河,再行數里,離小江口就不遠了。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想象著溝壑縱橫的金沙江,站在河谷內,江畔豔紅的鳳凰花已隱約可見。那一樹樹鮮紅的花兒開得如火如荼,燦若丹霞,恰似鳳凰涅槃。而走過古道的人,也像是歷經了一次涅槃,內心堅定清朗。前途漫漫,步履從容。

娜姑古驛道徒步指南

徒步娜姑銅運古道攻略:隊員,5人以上;創可貼10個備用;防中暑藥物備用;純淨水3—4瓶、便攜食物適量。該路線存在一定危險性,在途中拍照,一定停下腳步,站穩後再拍;鹽水河內部分路段需涉水,帶一雙塑料拖鞋最好;道路整體難行,謹防足踝扭傷。徒步最佳時節為5月份,可到金沙江沿岸賞鳳凰花。

通訊員 文/何健 圖/何健 張雲林 吳興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