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大航空母艦僅活17小時?信濃號首航為何命喪“射水魚”號?

信濃號是二戰時期日本製造的航空母艦,不過他還沒來得及上戰場,就在轉移的過程中,被美軍潛艇發現擊沉,創下了17小時最短命艦船的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信濃號是當時最大的航空母艦,其排水量記錄直到1960年才被美國海軍小鷹級航空母艦打破。

二戰最大航空母艦僅活17小時?信濃號首航為何命喪“射水魚”號?

1944年11月,日本本土被轟炸已經是日常,為躲避美軍轟炸,日軍下令剛下水的信濃號前往吳港躲避,27日,信濃號搭載技術人員和官兵共2500多人出發,踏上了覆滅的航程。出發沒多久,信濃號發現了美軍潛艇的雷達信號,艦長阿部俊雄斷定美軍故意暴露自己是為了引誘護航驅逐艦,由其他潛艇對自己發起攻擊,於是下達命令關閉雷達,隱藏行蹤,加速逃離。

二戰最大航空母艦僅活17小時?信濃號首航為何命喪“射水魚”號?

令日軍想不到的是,發出信號的“射水魚”號潛艇是因為雷達故障上浮修理,而被信濃號捕捉到的雷達信號其實是測試信號,方圓百里內只有“射水魚”一艘潛艇。不久,“射水魚”號艇長思賴特中校發現了“信濃”號,它巨大的尺寸甚至讓中校以為那是一個小島。追擊信濃號的潛艇不久後就被日軍發現了,但阿部俊雄依然覺得美軍是在引他上當,沒有開火。隨即全速前進試圖擺脫“射水魚“號。

二戰最大航空母艦僅活17小時?信濃號首航為何命喪“射水魚”號?

甩開潛艇沒過幾小時,信濃號發生故障,只能以15節的速度航行。此時,日軍又偵測到了“射水魚“號的雷達波,阿部俊雄沒想到會是同一艘潛艇,斷定自己中了埋伏,迅速下令掉頭,把自己送到了”射水魚”的嘴裡。發現“信濃”號向自己靠近後,“射水魚“號迅速下潛,並且發射了6枚魚雷,其中4枚命中信濃號,造成重創。”射水魚“號完成攻擊後迅速下潛,躲避日軍攻擊。然而自己嚇自己的阿部俊雄只顧逃命,命令加速逃離,導致損管沒法正常維修。幾個小時候,這艘最大的航空母艦失去動力,沉入大海,完結了自己的”處女航“。

擁有厚重裝甲的信濃號居然栽倒在4枚魚雷上,其實更多是人為原因,除了艦長的指揮失誤外,信濃號本身未完工也導致了大量水密門沒法關緊,由此導致進水嚴重,同時船上的排水系統還沒完工,也是造成艦艇沉沒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水兵基本都是新兵蛋子,缺乏損管經驗,眼睜睜的看著信濃號沉入大海。不過,即便信濃能夠正常入役,一艘航空母艦也沒法挽救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失敗的命運。

每天瞭解最新國際軍事趣事,提升閱歷、增加談資,何樂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