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多數物種能接受的氣候變化幅度?低到你想不到

全球大多數物種能接受的氣候變化幅度?低到你想不到

2018年5月17日發表於《科學》雜誌上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對氣溫升高幅度的限制若達到《巴黎協議》的最終標準,將會使得其對動植物所造成的影響是氣溫升高2攝氏度所造成的影響的一半,對昆蟲的影響也將降至氣溫升高2攝氏度所造成的影響的三分之二。世界各地的物種都會從中受益,尤其是分佈在非洲南部、亞馬遜、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物種。

研究小組稱,減少氣溫升高對昆蟲造成的危害尤為重要,因為昆蟲對“生態系統”的服務至關重要。比如昆蟲可以為農作物和花卉授粉,昆蟲還是其他鳥類和動物食物鏈的一部分。

之前的研究主要專注於將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即《巴黎協議》中規定的溫度上限,而不是研究昆蟲。 由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領導的這項新研究是將氣溫升高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內會為全球物種帶來怎樣的好處的第一個研究。

來自澳大利亞UEA和James Cook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研究了115,000種物種,其中包括31,000種昆蟲,8000種鳥類,1700種哺乳動物,1800種爬行動物,1000種兩棲動物和71000種植物,這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

來自UEA的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at UEA)的首席研究員雷切爾·沃倫(Rachel Warren)教授說:“我們希望看到,不同的氣候變化將如何讓居住在那裡的物種不再適合繼續生存下去。”

“我們通過計算因氣候變化而損失其種群數量一半以上的物種數量來衡量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我們發現,達到《巴黎協議》的最終目標,將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將會為生物多樣性帶來巨大的好處——遠遠超過將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所帶來的好處。”

“昆蟲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氣溫升高達到2攝氏度時,我們所研究的310,000種昆蟲中,有18%會損失超過其種群數量的一半。這一比例在氣溫升高1.5攝氏度時會降至6%。但即使在氣溫升高1.5攝氏度時,一些物種依然會損失其種群數量的一半以上。”

“將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至關重要。因為昆蟲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都非常重要。它們為農作物和花卉授粉,為更高級別的生物提供食物。它們分解碎屑,通過吃植物的葉子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它們還為土壤中的養分循環提供幫助。”

“我們發現,負責授粉的三大類昆蟲對氣候變暖尤為敏感。”

“如果氣溫上升3攝氏度,昆蟲為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將大大減少。另一項研究已經證實,由於其他原因,昆蟲的數量已經在減少。而我們的這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使問題變得更復雜。”

沃倫(Warren)教授補充道:“如果到2100年,全球氣候變暖的幅度可以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那麼更多的物種的種群數量就會繼續保持甚至有所增長。而如果氣溫升高達到2攝氏度,那麼許多物種將無法保持其原有的種群數量甚至會失去大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