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這二陳把中國的國學幾乎參透個遍

哲學和儒學,北有陳來——

陳來,哲學博士,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1952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溫州,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著名哲學史家。1976年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地質系畢業。1981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張岱年先生、馮友蘭先生。公認為是馮友蘭先生最好的學生之一。

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這二陳把中國的國學幾乎參透個遍

陳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和現代儒家哲學。2018年1月,陳來被評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可謂北方國學學術的絕佳代表。

主要學術貢獻和著作(從陳來的著作看,他側重於儒學):

1、《朱熹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

3、《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人民出版社);

4、《宋明理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5、《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臺灣允晨出版公司);

6、《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聯書店);

7、《陳來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中國宋元明哲學史》(香港公開大學);

9、《朱子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0、《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人民出版社);

11、《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三聯書店);

12、《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務印書館);

13、《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

14、《傳統與現代:人文主義的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

15、《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增訂本)(三聯書店);

16、《燕園問學記》(北京大學出版社);

17、《東亞儒學九論》(三聯書店);

18、《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

19、《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三聯書店);

20、《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這二陳把中國的國學幾乎參透個遍

三位國學大師,也是新儒學的集大成者

國學與道學,南有陳鼓應——

陳鼓應,享譽國際的道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如果說陳來是北方國學的傑出代表,那麼陳鼓應可以稱得上是南方道學和國學的強有力呼應者。可謂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二者遙相呼應,互為促進。

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這二陳把中國的國學幾乎參透個遍

1960年,陳鼓應考取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師從殷海光、方東美。1963年獲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哲學碩士學位。後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講師、臺灣大學副教授。與哲學系講師王曉波常常批評時政,主張應在校內設立民主牆並鼓勵學生運動,引發臺灣當局注意。

1972年任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員。1973年,因為當局的壓力,被調動職務,並自此潛心研究老莊思想,陸續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老莊相關研究叢書;

1978年後在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哲學。1984年前往北京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講授老莊哲學。1997年臺大平反“臺大哲學系事件”後,陳鼓應回到臺大任教。退休後亦在臺大哲學系及文化大學兼課。2003年起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主講《道家思想研究》科目。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文化大學專任教授。從2010年起至今在北京大學教授研究生課程。

北有清華陳來,南有道學陳鼓應!這二陳把中國的國學幾乎參透個遍

老莊思想中的意境和現實場景——自然無為,大道至簡

主要學術貢獻和著作(從陳鼓應的著作看,他側重於道學,尤其是老莊的思想哲學):

1、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

2、《道家的人文精神》

3、西方哲學《悲劇哲學家尼采》、《存在主義》、 《尼采新論》等的編譯。

4、《莊子哲學》、《老子註譯及評介》、《老子今注今譯》、 《莊子今注今譯》、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老莊新論》、

5、《易傳與道家思想》、 《管子四篇詮釋》

6、《耶穌畫像》和《西方基督文化研究》

7、《周易註釋與研究》(與趙建偉合著)、《道家易學建構》、《管子四篇詮釋》等。

8、陳鼓應對臺灣詩人余光中的批判性評論文章有《陳鼓應三評余光中》,藉此系列文章,他聲名大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