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憑什麼拿下印度高鐵訂單?

浩海夢

在莫迪政府上臺(2014年5月)前,印度政府並沒有打算髮展高鐵,辛格政府當時的政策是,著重改造印度的鐵路,對既有鐵路進行升級和提速,貨運則是要學習中國的鐵路重載技術。至於發展高鐵,當時印度政府認為超過了印度經濟的發展階段,況且建造高鐵的成本很高昂,並不急著去發展。所以,中印的鐵路合作,主要是談建設鐵路大學,培訓技術人員和技能,幫助印度鐵路系統的改造和升級。

隨著莫迪政府上臺,基礎設施建設被當作重中之重,發展鑽石四邊形的高鐵也被提上日程。2014年12月,印度就三條高鐵線路可行性研究進行全球招標。最終,西班牙中標新德里-加爾各答的高鐵線路可行性研究,法國領銜的聯合體中標孟買至金奈高鐵線路的可行性研究,由中鐵總公司所屬設計院牽頭與印度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這三條線路的進展,目前並沒有見到更新的報道。

由日本承擔的首個印度高鐵項目(“孟買-艾哈邁達巴德”)早在2015年就已經確定下來,2017年9月14日在古吉拉特邦的艾哈邁達巴德舉行了開工儀式。。之所以日本能首先拿下這個高鐵項目,是因為日本更著眼於長遠的戰略佈局,寧願“虧本”也要承擔下來。根據兩國簽署的協議,日本除了要向印度提供技術和車頭等關鍵部件,還要為印度培訓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日本基本上承擔了該項目絕大對數的資金,日本提供的優惠貸款額是1.1萬億盧比總投資中的8800億盧比,貸款期限是50年,可寬限期為15年,貸款利率為0.1%。可以說,為了同中國競爭,日本是不惜血本了。另外,這條高鐵全長才508公里,相比於其他三條高鐵線路而言,投資額也更小。

日本能首先拿下高鐵項目,更重要的是兩國的政治關係。安倍晉三原本就非常親印,加上日本可以說是印度外交中排在俄羅斯之後的戰略伙伴,兩國既沒有現實的利益糾紛,也沒有任何歷史上的矛盾,近年來更是進入到“蜜月期”。所以,在高鐵競爭中選擇日本,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林民旺

如此優惠不惜“割肉”換項目,反映出中日在高鐵產業市場上競爭愈演愈烈。印度基礎設施升級來勢洶洶,兩者激戰也許才剛剛開始。

日本的新幹線,本就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之一,中國高鐵借鑑了新幹線的部分技術。新幹線最大的賣點,除了速度(300公里以上時速),就是其安全性。

1964年10月1日,日本首條新幹線開通。53年過去了,日本的新幹線的前10年也是小故障不斷,但最終實現了人員零傷亡的安全神話,只因地震在2004發生過脫軌一次,也無人員傷亡。

全球的高鐵市場十分巨大,規模超過上千億美元

。當然,這個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採購高鐵一方面要看技術,另一方面也極為重要(而且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即資金來源。為了拿下發展中國家的訂單,高鐵賣方通常會提供資金協助,即貸款。誰的貸款更有優勢,誰就更有可能拿到訂單。

這次日本拿到印度高鐵訂單,全長316英里(約合500公里),大約相當於舊金山到洛杉磯或北京到濟南的距離。高鐵將連接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和西部城市艾哈邁德巴德(Ahmedabad),而艾哈邁德巴德正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這條高鐵總價值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0億元)。

日本拿到這份訂單,也是受益於優惠的貸款。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印度期間,宣佈向印度提供約1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3億元)貸款,其中1000億日元用於推動建設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的高鐵(約合人民幣59億元)。

對於印度和日本達成的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樂見地區國家間開展包括鐵路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合作。中國也願意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地區國家共同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助力地區經濟發展。至於中印之間的鐵路合作情況,耿爽稱,鐵路合作是中印務實合作的重要內容。雙方就開展鐵路合作達成過重要的共識。據他了解,目前兩國的有關部門就推進高速鐵路、既有線路提速等方面的合作保持著溝通。

這條高鐵只是印度高鐵計劃的第一個。包括這條高鐵在內,未來印度計劃修建7條高鐵線路。為推動印度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日方將提供豐厚支援。截至2016年度,日本向印度提供了5.3萬億日元貸款。

為促進印度和日本企業進駐對方國家,兩國還確認了擴大日語教育的重要性。今後5年,日本將在印度100所高等教育機構開設日語講座,力爭對1000名日語教師進行培訓。

此外,環球網綜合菲律賓《馬尼拉時報》14日報道稱,菲交通部副部長查維斯日前表示,如果第三方質檢機構認定不適配,將考慮向中國退還48節輕軌車廂。上述車廂系菲律賓上屆政府耗費38億比索巨資購買。如果中方的軌交產品真的被退還,其他公司的產品肯定也有強烈取而代之的意願。中國的軌交產品出海肯定不是一帆風順,必然面臨激烈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

這個疑問可以理解,畢竟中國的高鐵已經很成熟,中國的高鐵全世界運營里程最長,中國的高鐵物美價廉……但是,這種國家級大項目的,起決定作用的不僅僅是經濟因素那麼簡單。我分析這次日本能拿下印度高鐵大單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治因素。安倍上臺以來,心裡惦記誰?眼睛瞄著誰?動作衝著誰?這個不言自明吧?修憲大業還沒有完成,就著急忙慌的派直升機航母出雲號經南海,穿馬六甲,遠赴印度洋與美印搞所謂聯合軍演。反觀印度,它提出東進國家戰略,印日的戰略意圖不謀而合,自然也就有了安倍莫迪的新德里熊抱,連軍事技術都不在話下,更何況一高鐵大單呢?其實,相較於高鐵大單印度、日本這次提升雙方戰略伙伴關係才是更值得注意的政治動向。

二是軍事因素。近來,本來主要是具有經濟意義的高鐵項目,被外媒炒作的軍事意義也日漸重要起來,特別是戰時的軍事投送能力。印度與中國有著漫長的爭議邊界,也對六十年前的那場戰爭一直耿耿於懷,尤其近期還爆發了洞朗衝突。試想一下,一個連中國在自己境內修一條公路都千方百計阻撓的印度,能放心的讓你去一條價值上百億的高速鐵路嗎?

三是經濟因素。據相關報道,這條連接了金融中心孟買與莫迪家鄉艾哈邁達巴德的新幹線,將兩地的行駛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2小時。貸款期限50年,貸款利率0.1%,大提速背後是驚人的低息貸款。日本一般只會提供1.5%的貸款利率和不超過25年的貸款期限,日本這次真可謂不惜代價,放血大甩賣,其實,這也恰恰反映出中日在高鐵產業市場上競爭愈演愈烈。印度目前國內經濟出現了問題,利用中日高鐵間的競爭關係,佔了大便宜,自然也就樂見其成了。

從以上原因分析,日本拿下印度高鐵大單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我堅信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會停止,而且會越來越快,越走越寬!


無坡居士


林林134404942劉傑

事實上,早在2017年9月,印度在自己製造的高鐵夢遲遲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就已經決定採用日本新幹線高鐵,並將在今年全面開工。日本為拿下該項目,也是不惜血本,拼了老命要向印度提供約1900億日元(約合150億美元)的貸款,又賣力又貼錢,並破例大幅降低利息,從以往通常超過1%的年息降低到0.1%,甚至把通常30年的償還期延長到50年。

而據《紐約時報》評論,印度雄心勃勃地希望建設超過1萬公里的高鐵網,但進展甚微,雖然日本提供的新貸款和技術有助於改善印度鐵路系統,但是連印度鋼鐵公司的產品,甚至都無法滿足新鐵路建設需求,加上安全檢修費用高達150億美元,已經存在許多問題的印度財政或難以支持。


新芽NewSeed

1.印度鐵道部領導前幾日說過:為印度高鐵項目既投入金錢又同意轉讓技術的,只有日本一家。換句話說,中國打心裡就沒有想拿下這個項目。

2.日本向印度提供的金錢,相當於是無利息貸款,條件的是這個地鐵項目,印度只要買日本的設備。

3.從長期來看,印度跟中國的關係因為邊境問題還沒解決,一直很緊張,前段時間更是發生了邊境對立事件。至此,印度肯定不希望中印之間存在建設高鐵這種大型基建系統項目。

4.印度本身的國際形象怎麼樣?國際上出現關於印度的頭條最多的就是印度哪裡又墜機的...俄羅斯戰機的形象差不多被印度毀完了,可以說印度就是個坑人的國家,一旦中國承建印度高鐵、說句不好聽的,建好了之後出事故,肯定會對中國的高鐵技術出口有所影響。

5.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中國的高鐵技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德法加的高鐵成本較貴,中國基本上退出了競爭, 加上日本,印度,中國的三角關係、所以日本承建印度高鐵項目也就不足為奇了。


霹力

個人以為這個問題其實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全世界高鐵技術最領先的就是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相比之下德、法、加雖然高鐵技術成熟,但成本較高,中國又因為種種原因退出了對印度高鐵訂單的競爭,於是日本就成為對印度而言性價比最高的選項。

除了技術領先外,日本咬緊牙關割肉,將為該項目提供驚人的50年期限、利率僅0.1%的超低息貸款!——這個競標籌碼對發展中國家上馬高鐵項目極具競爭力,要知道日本一般只會提供1.5%的貸款利率和不超過25年的貸款期限。

除了技術和經濟上的原因,印度和日本之間特殊的國際地緣政治關係也促成日本獲得印度的高鐵訂單:日本由於一直缺乏對二戰罪行的深刻反思,一直以來在歷史問題上和鄰國糾葛不斷;無獨有偶印度也是一個和鄰國關係齟齬不斷的國家。隨著中、韓、越、新、馬、泰等亞洲國家紛紛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日、印兩國實際上和這些新興市場國家構成一種競爭關係,偏偏兩國都和自己的鄰國有著錯綜複雜的恩怨糾葛,於是兩國形成了一種遠交近攻的特殊地緣政治關係。

綜上所述日本拿下印度高鐵訂單是技術原因、經濟原因和地緣政治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陸路運輸與交通方面,印度一直想做出一些成績,但卻是一波三折。首先,印度在6年前就計劃自己建造孟買和達哈努之間的「高鐵」,結果花了6億盧比(約合人民幣5683萬),只造出一輛時速80公里的「殘疾兒」。

無奈自己造不出來,就只能買了。雖說中國高鐵的設計和造價更具性價比,但印度還是選擇了日本的新幹線,這條高鐵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預計會在今年12月開工,2022年投入使用,整個工程將耗資1.8萬億日元(約合1052億元人民幣)。

屆時,印度也會派350名官員,到日本學習新幹線管理技術,其中80人將受到專業的崗位培訓。

除了與日本合作,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還和美國Virgin Hyperloop One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將在孟買市和普納之間建造一條150公里的超環高鐵。在超環高鐵封閉的真空管道中,列車將以超過1000公里的時速運行,這個速度差不多是中國高鐵的3倍。

不過現在超環高鐵仍在測試階段,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建成,印度為了自己的高鐵夢可謂是煞費苦心。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他這次能成功嗎?


科技公元

重特大工程項目首先就要進行風險評估,印高鐵項目存在很高的政治違約風險和社會危機風險,所以在可行性論證上就通不過。雖然印度市場潛力巨大,但近年來一直處處與中國做對,投資環境對於中企來講較為惡劣。從市場角度來看,目前只適合進行短平快、輕資產項目投資。從政治角度看,為阿三進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勢必影響與巴鐵的政治關係。印度其實一直對1962年的戰敗耿耿於懷,對中國的敵對思想根深地固。此國家和日本有些類似,既不承認侵略,也接受不了戰敗的事實,所以兩國一拍即合,政治建立同盟關係,經濟只不過是手段而已。但日本也極有可能給印度畫了一張極大的餅,從投入產出比如此不切合實際就能看出來,便宜的也許就是個當。當週邊各國經濟都已搭乘中國高鐵向前奔跑時,阿三悔之晚矣。


yelong6910

日本需要一個戰略支點來狙擊中國地‘一帶一路’戰略,無論是日本在非洲投資,東南亞攪局,還是最近和印度這次高鐵合作,都是日本為達到這個目的所做出的佈局。

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是中國全球唯一的對手,那日本就是中國全球唯一的敵人。無論是在中國周邊煽風點火,還是在歷史問題上倒行逆施,日本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義血性的中國人無法忍受的。

所以希望正在為日本經濟復甦輸血的中國人早日覺醒起來,停止自己愚昧的行為。因為日本正在用你們的血汗錢來阻礙我們國家的發展,讓你們地生活永遠達不到你們羨慕的‘日本標準’地發達國家生活水準。

印度則是本著平衡外交戰略,雖然和中國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但不會毫無顧忌地倒向日本,畢竟俄羅斯地態度是印度需要顧及的。

而且印度沒有能力和意願來狙擊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所以這次合作完全是為了撈實惠,順便試探一下中國的態度。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我們沒有必要把它作為我們的假想敵,也不要幻想成為好哥們(除非我們放棄巴鐵和藏南)。

所以希望國人清醒起來,認清楚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的敵人是誰,用我們的行動來證明崛起的中國絕對能做到:‘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也希望那些日本漢奸即便對本人觀點不苟同,也不要在本人留言區發表評論,因為你那樣做,在實名制的當下,你是有被查出來地風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