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養老院,你們怎麼看?

雲人2445

吾心安處是我家。中國傳統觀念對住養老院存在較大的偏見,不論是送老年人去養老院,還是老人自己要求住養老院,在正常的觀念下都認為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傳統的小農經濟下的“安土重遷”,“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導致了很多老人不願去養老院,很多子女也害怕送父母去養老院,遭受親戚朋友鄰居的白眼。因為計劃經濟時代只有孤老五保戶才會住進養老院,而且養老院的生活質量非常低下,生活非常粗糙,傳統觀念和糟糕的養老院的印象導致了老年人住進養老院盡力畏懼,子女也怕背上不孝之名。

其實不論是老年人自身,還是子女何不把這個被動的過程轉變成積極主動過程。

首先,當今的養老院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傳統的單純以生存為目的、簡陋的針對五保戶的,低端養老院已經很少了。現在某些高端養老院、養老公寓等,其設施和服務比老年人家裡要舒服一百倍,而且各種設備一應俱全,這對於慢性病纏身的老年人而言不是遭罪而是享福。醫養結合型養老院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醫療服務,每天測量血壓體溫,每天有醫生值班查看病情,老年人可以及時掌握到自己病情,這是老年人在家庭中很難獲取的。住高端養老院的前提,要麼老年人自身很有錢,要麼老年人子女很有錢,願意出錢送老人去養老院。

其次,現代社會養兒並不能防老。居住空間的拓展,很多獨生子女遠離家鄉發展,跟父母生活的城市和鄉村相距十萬八千里,而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環境,老年人隨子女生活,要適應子女所在地的氣候環境和人文社會氛圍等等,這樣隨遷老人跟隨子女異地養老的行為有各種不適應。尤其是父母身體不好,而又不願意跟隨子女居住,或者子女條件有限,不能帶父母一起生活的情況下,將父母送去適宜的養老院生活,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有專人照看,可以通過現代化的通訊設備隨時瞭解老年人的情況,這樣不僅減輕了子女的負擔,而且有利於老年人病情的回覆。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慢性病較多的老年人,不適宜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去養老院其實一種相對合理的選擇,子女要看開,老人更要有先進的觀念,不要覺得住進了養老院,子女就不管了,就被子女拋棄了,要積極樂觀地去面對老年期的各種挑戰,而且養老院可以交到跟自己同齡的老年朋友,有人陪聊說話解悶,這對於獨居老年人而言比住在家裡舒服很多。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一燈大師他妹

養老院裡的老人不外兩種老人:一種是政府出資供養的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一種是有兒有女個人出資供養的老人。像我們農村的五保戶,他們無兒無女,在沒有親友投靠的情況下,最終住進養院,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在那裡終了餘生。



在上世紀計劃生育時代,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那麼兩對夫妻只有兩個孩,如果是6o後的夫妻現在面臨一對夫妻供養四個老人的重擔,他們的老人還在的話,也是七八十歲風燭殘年,體弱多病需要細心照顧。但他們上有老人下有兒女要幫襯還要照看孫子,他們的壓力山大,如果實在是照顧不了老人的話,自已出資將老人送到養老院應該是上好的選擇。



一些老人的兒女雖然多,但有的盡是些不孝之子,他們自已住著高樓大院,自己的老人卻另住舊屋,有的還是危房。這樣的子女既不讓老人跟著自己生活,也不願出資送到養老院,這是自私形為,導致老人有了病或災不能及時發現,曾出現一個有後代的獨居老人生病七天無人過問,鄰居感覺情況異樣而打開房門見老人奄奄一息,屋內狀況不堪入目,這種事例不是個案,在我們農村大有人在,這無異於令其自生自滅。



還有的雖說輪番供養,但有的推諉扯皮計較得失時常惹得老人傷心落淚,與其這樣受子女的眉高眼低還不如共同出資將老人送到養老院。所以能夠住進養老院裡老人應該是幸福的,至少是衣食無憂有人照料,生活有保障。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養老政策的制訂越來越需要進一步完善,養老事業越來越受重視。養老院是解決子女後顧之憂的最佳聖地,養老院也是孤霧老人共同的天堂




xw希望的田野

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而養老院在解決養老問題的過程中,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



在這麼幾種情況下,老人會住進養老院

  • 孤寡老人,這種情況國家是不會拋棄他的,政策支持讓他(她)住進養老院。
  • 獨生子女,孩子和父母居住地很遠,照顧不方便,接到一塊居住,成本太高,而且父母身體不好,無法相互照顧,或者一位老人已經離世。
  • 多子女家庭,輪流照顧閒麻煩,共同出資,將老人送進養老院。
  • 子女願意親自贍養,但是老人不願意和孩子在一塊生活,自理有退休金,完全可以支付養老院費用。
有且不限於以上幾種情況,老人會住進養老院。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是:1住進養老院好與不好,沒有絕對的答案;2有些老人,面對孩子的無情,想住但沒有條件住進養老院。



那麼,住進養老院,我有以下幾種看法:

第一,作為孩子,應該清楚老人的需求,如果老人強烈反對住進養老院,哪怕老兩口甚至一個人居家養老,不靠其他人。那即便你出再多錢,送條件再好的養老院,老人不可能享受生活,不可能高興。

所以,這種情況孩子就應該儘可能自己去贍養,離的遠把老人接過去,住在一塊不方便的租個房子。離的近,就經常回家看看。

第二“422”家庭結構,4位老人,2人都是獨生子女,還有2個孩子要扶養,時間和經濟方面都很受限,但是孩子是重點關注對象。你把老人送養老院,這筆開支是不小的,還需要慎重考慮。

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可以讓雙方的父母,輪流在家居住,即能夠照顧他們養老,又能夠在上班時由父母帶帶孩子,即便是有保姆,是不是也沒有父母在的時候安心。

第三多子女,如果輪流照顧老人,閒麻煩,或者都相互推諉贍養義務。這種情況下,分情況對待。老人身體好,可以相互照顧,大家共同分擔,每個月每家出生活費。到了老人身體不好了,大家一塊出資送養老院。

這是很好的,大家都閒麻煩,那老人一塊生活會得到好臉色嗎?所以送養老院還能享受到專業服務,挺好的了。



第四孤寡老人去養老院,很好。沒有別的選擇,這也是最好的選擇。


養老那些事

年齡大點的老人就是社會弱勢群體。我爺爺曾經因家裡人工作原因,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他,也在養老院住過幾年,後來大家工作安定下來就把他接回來了。老年人住養老院有利也有弊,優缺點分析:


一、住養老院的好處。

1、有專人管理,有專人服務,人多,挺熱鬧,飲食也健康,這樣可以讓子女省心老人安心。住在養老院,可以和同齡的老人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有相同的話題,而且可以互相解悶。再者,正規的養老院有專業的護士和住院醫生,可以給老人較專業的護理。

2、老人的確需要尊重和孝順,但是這也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老人年齡實在太大,自己不能照顧自己了,而孩子又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料老人,豈不是落個不孝順的名聲?而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為三餐而忙碌,忙得腳跟都不著地,試問如果說自己忙得沒有時間來照顧老人,而把老人一個人放在家裡這樣安全嗎?相對來說,養老院有專人的照顧,有個頭疼腦熱的會得到很快的治療,而且無聊的時候裡面還有很多老人可以互相做伴。


二、住養老院的弊端:
1.主要就是缺少了親情。老年人最關心的是什麼?不是自己生活多麼安逸,而是自己的後代如何?因此老年人最希望的是每天都能夠為自己的後代盡一分力氣,哪怕是對他們遇到的一些事情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或者自己曾經失敗的教訓,然後能夠和自己的子輩孫輩在一起吃一頓飯,這些都是在養老院無法得到的。
2.雖然養老院硬件和條件設施都好,但是如果子女經常不去看望老人,老人在精神上得不到需求,說不好會因此造成心病。

漫麗莎

這是社會競爭和發展的結果。社會競爭導致子女在家的時間減少,老人無人陪護的情況增加。社會發展產生一系列新的服務領域,老人子女是否有在外地。養老陪護對方老人愛護,人人都獻出一些愛。老人就會幸福。四是要求政府倡導多樣化的養老形式,這是政府強力推行獨生的子女政策三十年後應該做的事情。獨

生子女政策的後果之一就是養老的社會化。

孝與否,重在實質孝與不孝,不在於是否老人呆在家裡或者入住養老院。子女在外地工作越來越多,中國的空巢老人不斷增加,養老院沒有老年公寓好,老年公寓是國家點扶持單位,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老人住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老年公寓裡面,可以經常看望老人,家裡團聚,省了空巢老人的居家危害,還可以給自己的生活減輕了不少負擔,








1942947402奼紫嫣紅

中國傳統觀念就是人老了一般會選擇在家養老,不會去養老院養老,除非逼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家裡照顧不了的老人才會選擇去養老院住。說到老人去養老院到底好不好,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家庭都是雙職工,夫妻雙方需要照顧四位老人,精力在充沛也是有限的,所以說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首先說,敬老院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夥伴,還有比較豐富的業餘活動,比起在家生活要有意思得多,因為雖然是跟子女同住,可是子女一般工作都很忙,通常沒有過多的精力陪老人家,而且,老人與老人之間也有更多的話題,不存在“代溝”。敬老院一般白天晚上都有工作人員,而且有基本的醫療設備,老人如果急病發作,絕對不會因為沒人發現而耽誤了搶救時機。不過,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也存在許多弊端,比如,很多老人自己不願意去,覺得是兒女嫌棄自己,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如果老人實在不願意,千萬不要勉強,別傷了老人的心,即使老人去了敬老院,做兒女的也不能從此大撒把,要經常去看望,還可以偶爾把老人接回來小住,讓老人覺得我們仍然很惦記他們,這很重要!演員吳秀波就把自己母親送到養老院了,吳秀波因為拍戲沒有時間照顧母親,當然了,吳秀波的母親也是非常支持他工作的,自己也非常願意為子女排憂解難,是一位明事理的母親,隨著中國老年化的到來,養老院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之地!


王哥185946533

現在上班的兒女工作壓力大,教育孩子的精力也不足,生活環境競爭太激烈,沒時間照顧老人是社會普遍現象。

現在我已接近老年的生活,也常考慮老了以後的生活。我們這代人趕上計劃生育只生一個好的年代啊!就一個孩子要負擔照顧幾個老人呢?我相信他沒有那個精力!老了能自理的還好!也不忍心拖累兒女,只能去養老院。

說一件我的親身經歷,老母親八十歲小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我和弟弟倆都手忙腳亂,力不從心,既要自己生活工作,又要照顧好老人,春種秋收時是真的忙,早起給老人洗漱,餵飯吃藥,把老媽鎖在屋裡,我們一個小時左右就得回來看看,鎖著不忍心,不鎖又怕老人出去回不來,摔倒。那幾年我和弟弟看著母親被病折磨心痛刀絞的難受,還要精心照顧,冬天還有時間和精力,那時我就想過老了我去養老院。

去養老院一方面減輕兒女的負擔,一方面老人心裡也隨意,減少兩代人的矛盾。國外大多都不是居家養老,我感覺老了群居挺好,老人在一起聊天解悶。兒女有兒女的生活,假期可以互相陪伴。節日也可以一起慶祝。

祝願大家晚年幸福!


高山流水28996171

謝悟空問答的邀諸。人們從出生,要經歷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最後步入老年時期。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最終都會變老,人們稱老爺子、老太太美稱。人老會體弱多病,頭髮掉了,耳聾眼花、牙齒脫落、手腳不利索、丟三忘四、口齒不清,總之生活不能自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條件允許,子女就可以將年邁的父母送到養老院,請護工專業護理。當然,也可以請保姆住家照料;因為父母都有固定的退休金嘛。這樣就減輕了兒女的負擔,中年人擔子重,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再遇上患痴呆症的父母,唯一的辦法,只有送老人住進敬老院了,安度晚年餘生,順利走完艱辛人生。


MSO青青河邊草



老人住養老院的心情,只會一年比一年差。

第一年進去感覺很有新鮮味,新面孔新老友,食來張口,衣來伸手(洗刷清爽,不是養老院送的新衣。)每天無憂無慮,在裡面自由活動很適意。

兒女們壓力大工作忙,把老人安置好後,放寬了心,過年過節領回來大家在一起熱鬧起天。老人節後再返養老院,日子過的好快!

大家知道,養老院不是學校裡的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熟後畢業,而是相反!裡面的老人,有些是一年不如一年,還有些是一天不如一年。好腳好手會來養老院嗎?自家有住,自己能動,根本沒想到進養老院。所以在萬不得意的情況下去養老院過渡,等於省掉兒女煩心事,住進養老院(託老所),差不多老人真正人生畢業的時候,也叫作孽啊!別提有多傷心。


阿一v丶

老人住養老院是好事,住養好院城鄉是有差別的,在城裡很多老人願意住養老院,由其是我們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孩子長大了,雙方就這麼一對子女,他們也要工作,生活,看孩子,壓力很大, 沒有時間照顧雙方的老人,所以我們這一代人願意住進養老院,養老院就是我們的歸宿。在農村可不一樣,如果誰家老人住進養老院,就會遭到別人笑話,說你不孝順老人,不管老人了,其實這些都是封建思想在做怪,老人進養老院是享福,最安度晚年,又省去兒女的遷掛,和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