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功底硬了就能寫好草書嗎?

字畫娛樂圈

問題:楷書功底硬了就能寫好草書嗎?

下面楷書寫好了,未必行草書就一定能寫的好。就像廚師的刀法好不一定炒菜好,這是同一個系統裡的兩個類別,有聯繫也有區別。

學習楷書是一個書法家必須要做的功課,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從楷書入門。但是入門之後轉學其它字體能不能寫好就不一定了,二者其實並不矛盾。

相反,長期練習楷書形成了一定的書寫習慣,反而寫不好行草書。歷代書法家楷書好的,行草書一般也可以,但是並不出類拔萃。這些最聰明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人。同樣,草書大師,楷書一般也不會成名成家,當然王羲之算是一個個例了。

如果你的目標是寫行草書,只把楷書作為一個入門的書體,我建議你練習楷書的時間不要太長,學習一兩年,掌握了基本的結構、用筆和章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啊深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行草書上吧。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草書,需要同時練習隸書,被譽為當代草聖的林散之曾經說過,要想練好草書,先要練習十年隸書。

草書由隸書發展而來,草書容易寫滑,多練練漢代隸書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

你覺得呢?


不二齋

當然不是,草書中是沒有楷書筆畫的。

許多不懂書法的人,都會說:“楷書如立,草書如飛,不會立如何飛”,當然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事實並非如此。

1、草書中是不能出現楷書筆畫的,無論是二王、還是草聖張旭、懷素,其草書中都找不到楷書筆畫的,也就是說,想要寫好草書,必須拋棄楷書筆畫概念以及楷書舊習。

2、眾所周知,草書起源於西漢,懷素《自敘帖》也說了:草書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於妙聞......此時楷書還未生出來呢,所以就不能說楷書是草書的基礎。

3、楷書是草書基礎的誤解如下:

  • 古代沒有電腦、手機、複印機等設備,所以寫公文、地契等等都需要用到工整的楷書書寫,所以古代只要是文人都必須寫楷書。所以這裡的基礎,不是書法意義上的基礎,而是針對實用性來講的基礎。一個楷書寫不好的人在古代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也就是當官),生活中也會如此。

  • 其實不會楷書,也有人草書寫的很好,歷史上的張芝、懷素、孫過庭等著名草書書法家均沒有楷書流傳下來,再往現代一點,毛澤東老人家你見過他的楷書嗎?但是他的毛體字那是相當的漂亮的。

  • 楷書需要橫平豎直的筆畫,著實工整又法度森嚴,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這就是世界上最難寫的字體了,自然而然就將楷書當成了書法基礎,但是要從書法藝術性來講,楷書相比於草書、行書的美觀度真是差遠了。


手寫咖

絕大多數人學習書法,內心的目標是寫一手漂亮的草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都從楷書練起,以為楷書先練好了,草書自然就會好了。事實是不是如他所願呢?

當代提起正楷,名氣最大的莫過於二田兄弟,用網友的話說“二田有70餘年的正楷功底,從黑髮少年煉成了白首老翁”,既然是如此功力,想必其草書也是水到渠成了。下面我們來欣賞欣賞田大師的草書大作。

這幅行草不如普通愛好者水平。

這幅草書也就是普通縣書法家協會會員水平。屬於愛好者水平。不入流。

所以楷書練好了就能寫好草書是一個偽命題,誤人子弟。

歷史上倒是有很多草書大家沒有練過一天楷書。

草聖張芝就沒有練過一天楷書。因為張芝的時代,楷書還沒有出現。隸書、行書、草書、楷書,楷書是最後才出現的。

山人吳海萍認為:學習書法最好從隸書、漢簡入手,直接繞過楷書,是最佳捷徑。


字畫娛樂圈

楷書功底硬了不一定能寫好草書。

首先,草書的起源要早於楷書。最早的草書是由隸書演化而來,這就是章草。當時的人們為了書寫快速方便,取其大略,逐漸約定成俗,形成了法度森嚴而簡約的草書。我們從出土的漢簡中可以看出其形成的脈絡。這也是很多大家提倡學習草書,要從篆隸入手的原因。楷書的形成在漢末至兩晉時期,晚於草書。

其次,真書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書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可見,寫草書用楷書的寫法是不行的。要想寫好草書,要在字法上下功夫,既要惜墨如金,又要筆筆到位。

再次,楷書由於單個獨立存在,字與字雖有意連的趨勢,但不明顯。而草書字與字之間,既有實連,又有筆斷意連。這在章法上,草書比楷書要富於變化。

因此,楷書寫得好不一定草書寫得好!

當然,楷書寫好了,欣賞水平上去了,有助於草書的提高。


玉壺秋露

以楷立草,點劃為草書的性情,宜從楷書中取;用草破楷,使轉為草書的形質,能破楷書的呆板。用筆千古不易,楷行篆隸草的筆法是相通的,往往用最簡單的筆法解決最複雜的問題。問題是人人自以為聰明,聖賢沒幾個,當規規矩矩打好楷隸正書基礎,有了技術後加入性情當能寫好草書。






洋凡健健1

老範愛書法胡謅幾句。

草書大家好比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是幾百年或幾代人都不一定能出一個的;

楷書好比基礎學科,入門有法度,下一定功夫還是有模有樣的,但想開宗立派也是勢比登天。

草書的妙趣並不是寫得快,寫得放蕩不羈。草書中要有篆、隸、真、行的意態作為內容來填充草書的形態。草書是一種形式和狀態,好比是一個筐子,學識素養、情感、筆墨技巧是編筐的材料,評定這個筐好不好,不僅看外形還得有料。

大白的道理很簡單了,所以楷書不是萬能鑰匙🔑,也不要指望學楷書就能打開書法藝術的寶庫。


老範愛書法

楷書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也是所謂的書法基本功,楷書寫好了並不見得能寫好草書,這要看個人的才情和對草書的理解掌握程度。只有全面提高書法技能和知識素養,才有可能寫好草書。拿出個人一幅拙作,請
各位方家指正!


北京三學人

不是的。我寫了七十多年的楷書,至今還寫不好草書。要看各人的興趣,對草書沒有興趣的人是寫不好草書的。草書主要是各人自由發揮,規範不統一,可以自創,但要有美感,有功力。統篇給人浪漫有序又勻稱,一目瞭然的美感,這很不容易。


博雅謙和


邀月同醉乘長風

出此命題的人是心懷叵測的人。因為古人早就回答此問題。現在再提出此問題是心裡有問題!古代張之、杜度只會草書,且很有名。但他倆都不會真書。古人從來都不會把寫真書和寫草書相併論。沒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