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究竟是撒了一把“麻辣粉”,还是又端出了“夜壶”

央行降准:究竟是撒了一把“麻辣粉”,还是又端出了“夜壶”

4月17日晚上的降准,市场算了笔账,说有4000亿元的资金释放。攸克君知道你在想什么,不就是想知道,这回有多少钱能流到房地产里面么?别急,往下看,你就知道,是吃了麻辣粉,还是正经端出夜壶了。

先得搞清什么是麻辣粉。这次降准,操作手段的核心,是一种叫做“中期借贷便利”的工具,看不懂没关系,就把他当作工具就行了。这个工具有个英文缩写,MLF,银行和金融界的朋友,就亲切地称她为“麻辣粉”。

理解麻辣粉,请注意以下几点:

1.央妈说,我可以借给商业银行钱,但是商业银行要拿抵押物来,这个抵押品证券,可以是国债等等,反正得是优质的。银行把这些证券类的抵押物,押给央行,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

2.想要钱的商业银行多了,央妈说我搞个竞拍吧,你们竞争利息,我给那些出价利息高的。这个利息,就是商业银行还给央行钱赎回抵押品的资金价格,央妈的钱,也不是白用的。

3.这个周期,一般是4~6个月一轮,也就是说,4到6个月,利用这个工具,商业银行借一次钱、还一次钱,商业银行有钱了,央行也完成了市场中的货币投放,资金完成了一次循环,从央妈那里走,最终又回到了央妈那里。

行了,看懂了麻辣粉的基本做法,就可以从技术层面讨论一下,此次降准的钱,最终都会流向哪里,或者说,和2014年的那次降准,是不是一样。

先来看央行的操作方式:

第一步,下调下属几类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

看这两步操作方式,其实非常明白,先把准备金降下来,让商业银行手里有钱,有钱了干什么,赎回他们之前从央妈那里借来的“麻辣粉”。央妈玩的是一出一进,然后留些增量给市场,手法玩儿的很纯熟、很高明。

好了,可以继续向下说影响了:

第一,降准之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的大部分流动性,会用于偿还麻辣粉。MLF的操作周期,是4~6个月,今年1月份,央行操作了MLF,当时置换出的流动性,公开数据,大概是9000多亿。现在是4月,银行马上要到麻辣粉的赎回期了,所以,这个降准的流动性释放,至少要有9000亿左右的量级,通过赎回MLF的方式,回到央行。因此,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清楚,这次基本上不会是大水漫灌了。

第二,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即4月下旬的时候,是企业税期。这个时候完税,一般企业的现金流都是会有压力的,所以,此时降准,还有相当大的一个资金会流入到企业那里去。这其实也是央行希望看到的。央妈管这些,都叫对冲。

第三,如果综合上述两点,金融机构的朋友们帮着简单算了一下账,综合以上两点形成的对冲,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基本没什么变化。

第四,增量是多少?央行公开的数据是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不可避免有流动性会流入房地产,但是,请注意,按揭贷款利率和限额规模的管控,都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五,从近期麻辣粉的“价格”来看,央行MLF利率水平一直是上升的,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会有预期,在下一个MLF开始操作时,他们手中要有足够的钱,把麻辣粉买回来,这也将影响着商业银行释放多少资金进入房贷领域,而且,这也影响着,商业银行对房贷的利率水平预期。

看完以上内容,攸克君简单总结一下跟房地产有关的内容:

1.一系列技术操作之后,不会是大水漫灌。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增量资金流入到房贷领域,但是,价格不会便宜。这和把房地产当夜壶从床底下拿出来,是完全两个概念。

2.资产价格可以做个判断,到了稳定点,进一步下跌的幅度已经不大。

希望你今晚看得懂攸克君上面的话。朋友,干了这碗麻辣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