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6萬噸的遼寧號航母只能載二十幾架戰機?

生活攝影時尚達人

航母不是飛機運輸艦,甲板上雖然有空間,但實際上機庫尺寸、油料和彈藥搭載量等因素都會影響航空母艦的載機能力。以庫茲涅佐夫為例,當初蘇聯認為怎麼也得帶上50架飛機,實際上到現在因為有了小號的米格-29,實際上也就是30至36架固定翼戰鬥機的水平。就這個數據美國人還要算滑躍起飛設計放飛全部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一次出動多少架編隊等,最後結論就是不到三十架比較合適,再多就有問題了。

那麼哪些地方有問題?一個是滑躍起飛對載油限制較大,而且飛機起飛的頻率受到限制,這樣一來如果一次放飛飛機過多,雖然看起來可以組成大編隊,但因為初期放飛的飛機要在空中白白等待,所以實際作戰半徑收到較大影響。

另一方面,因為庫茲涅佐夫級的甲板佈局不算科學,超大號的艦橋以及升降機等要麼尺寸不合適要麼佈局不合理,所以最終對飛機從機庫到起飛出發點的運輸有著各種各樣的影響。

最後還要考慮庫茲涅佐夫甲板中央的那些P-700玄武岩反艦導彈和二百多枚防空導彈。這些東西在蘇聯時代可以是攻防的法寶,但對於航母而言完全是沒必要還佔地方的拖累,進而影響了庫茲涅佐夫的機庫使用面積和日常飛機轉移。到東亞萌兔這邊,雖然該拆的拆,能改的改,但你這是裝修不是自己建造房子,所以有很多東西拆不掉。結果也只能先忍著了。

說起來,6萬噸滿載排水量搭載30~36架固定翼飛機是有點鬱悶,你看人家戴高樂雖然各種坑,但號稱能帶40架(實際也就是30架,再多飛行甲板要塞車),滿載排水量也就是42500噸。因此,我們最後還得是自己來搞,不但要把庫茲涅佐夫那些詭異設計都去掉,最後肯定還要上彈射,這樣噸位和載機量才能對等啊。


強武堂

其次,“遼寧”艦能夠搭載的戰機也不止20多架。按照目前遼寧艦的訓練與參加演習的情況看,遼寧艦一次全甲板攻擊能夠放出13架殲-15飛機組成的攻擊波,同時還有餘力實施第二次全甲板攻擊,又是13架殲-15飛機。也就是說,遼寧號僅僅固定翼作戰飛機就可以攜帶26架(應該是24架+2架備用機,以後可能會攜帶雙座電子戰特種型號),此外還可以攜帶4架直-18或者Ka-31型預警-監視直升機,4到6架直-18/直-9反潛直升機,2架直-18要員接送/運輸直升機。因此,16號航空母艦的戰機編制總量,是26架戰鬥機+12架直升機,可達到38架甚至40架。

但是,必須承認,遼寧號航空母艦在固定翼艦載機的搭載數量上確實不夠。以美軍的艦載航空兵聯隊典型的編制來說,可以搭載4箇中隊共48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此外還有1箇中隊共6架的EA-18G咆哮蟲電磁攻擊機。上世紀90年代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甚至可以同時攜帶24架F-14D、24架F/A-18C、6架EA-6B、18架A-6、6架S-3B總計80餘架的固定翼飛機。究其原因,有遼寧號艦體不夠大、斜角甲板設計問題導致航空整備區面積不足的原因,也有殲-15戰鬥機佔用面積過大,不夠靈活的問題。所有的這些問題,必將在隨後製造的我軍電磁彈射航母上得到改進與糾正,至於能夠糾正到什麼地步,就讓我們靜靜地拭目以待吧。


軍武次位面

按照官方的數據,遼寧艦是一艘5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以我國海軍使用的“正常排水量”標準,遼寧艦的常排可能為5.5萬噸,西方式的滿載排水量標準可能為6萬噸。以這個排水量,西方的航空母艦應該載機50架以上,而遼寧艦的載機數量卻很少,只有三十幾架。

目前所知,遼寧艦的艦載機部隊擁有飛機36架,其中有24架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另外還有4架直-18預警直升機,6架直-8F反潛直升機和2架直-9C搜救直升機,共計36架各種類型的飛機。

遼寧艦載機數量比較少,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機庫面積較小。遼寧艦的原型艦是蘇聯沒解體之前在烏克蘭建造的瓦良格號,原設計在前部甲板的下部,傾斜安裝著12枚巨大的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器。我國購買瓦良格號續建為遼寧艦,將這些導彈發射筒悉數拆除,但由於原來結構設計的原因,拆除導彈發射筒以後的空間,也未能用做機庫面積,只是用於艦員住艙等艙室。

庫茲涅佐夫級的機庫示意圖,塗紅色的部分是機庫。

尼米茲級的機庫示意圖。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庫茲涅佐夫艦的機庫大約只佔艦長的二分之一,,而尼米茲級的機庫幾乎佔到全場的三分之二,寬度與艦體寬度的比例也大於褲子。

從遼寧艦的機庫剖面圖可以看出,遼寧艦的機庫面積只有4000平方米,比小一號的排水量4萬多噸的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機庫面積還要少,戴高樂號的機庫面積也有4600平方米。機庫面積太小,是遼寧艦載機數量少的根本原因。


科羅廖夫

遼寧號航空母艦搭載24架J-15艦載重型雙發戰鬥機,數量在現役的各國航母中已經不算少了。



遼寧號只是一艘滿載排水量6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長304米,寬70.5米。除了24架J-15重型戰鬥機外,遼寧號還可以搭載4架直-18預警直升機,6架直-8F反潛直升機和2架直-9C搜救直升機,共計36架各種類型的飛機。



而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近10萬噸,長度332.8米,寬76.4米,比遼寧號整整大了一圈。通常也僅搭帶40-48架F/A-18E/F戰機。外加預警機、直升機,總計70-80架左右的飛機。



各國主力航母對比圖

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排水量約4萬噸。可以攜帶12架陣風戰鬥機,20架超軍旗戰鬥機,外加預警機、直升機,共計35-40架左右的飛機。



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排水量6.4萬噸。設計載機數量45架左右。但是現在英國沒有合適的艦載機。



英國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遼寧號的姊妹艦。設計搭載數量為20架SU-33戰鬥機,4架蘇25UGT教練機。外加十幾架直升機,共計40多架飛機。但平時也只搭載十幾架SU-33而己。



印度的,算了,不提也罷。航母都開動不了,討論飛機沒意義。剩下的1、2萬噸級的小航母就更不沾邊了。

航空母艦攜帶艦載機的數量分為機庫載機量,最大載機量和極限載機量,並不是固定的,是根據任務需求變化的。如果甲板也搭載,數量就多些,只是放機庫裡,數量就少些。單純比較載機數量,實戰意義不大。單波次可出動的戰鬥機數量,更能衡量航母的戰鬥能力。



美國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從以上各國現役主力航母對比可以看出,遼寧艦攜帶24架殲15戰鬥機己經不少了,足以控制半徑近1000公里的海域,保護東海、南海足夠用了。新建的001A航母就更厲害了,載機數量也更多。


和風漫談

蘇聯海軍是將庫艦和瓦艦作為載機巡洋艦設計的,上面裝有大量的對艦、反潛和防空武器系統,和巡洋艦相比毫不遜色,而對航空作戰能力不像美國海軍要求的那麼高。庫艦的機庫長度是156米,寬度是26米,總面積4056平方米;瓦艦的機庫面積也大致如此。對6萬噸級的航母來說,這個機庫面積是比較小的,還不如4萬噸級的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機庫面積達4071平方米。這樣一來,庫艦和瓦艦先天載機量就不會太多。

不僅如此,這兩艘航母最初計劃的艦載戰鬥機是雅克41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同時也規劃了米格-29K,並不是蘇-33這樣的重型艦載戰鬥機。如果全部搭載雅克41的話,那麼數量可以達到40架左右。但是雅克41的研製進度較慢,蘇聯解體後也沒有精力和資金去支持這個項目,所以最後爛尾了。米格-29K的發展也不是很快,後來還是在印度的資金支持下才得以完成。如此一來,俄海軍才將蘇-33作為主要艦載戰鬥機,但由於蘇-33尺寸很大,所以搭載的數量就大幅減少。

我國在對瓦艦改裝時並沒有擴大機庫,而殲15的尺寸規格與蘇-33也基本相同,所以遼寧艦搭載殲15的數量就不多了。24架也不是都能裝到機庫裡,其中一些要繫留在甲板上。(S)


聯合防務


和諧131679225

關於我國的首艘航母遼寧艦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它的前世今生命運坎坷,要不是來到中國也許被丟棄或者泡在海水裡一點一點被腐蝕掉…如它有了一箇中國名字″遼寧號”,201年9月25日正式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序列,特別是被改造成了海軍航母訓練艦。遼寧號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57000噸,滿載排水量67000噸,人員編制1960人。艦長304米,寬70.5米,航速32節。艦載機J-15殲擊機20餘架,卡31預警直升機3架,卡-28反潛直升機6架。為什麼遼寧號航空母艦隻能艦載20餘架殲擊機?這也是通常國際貫例和做法,而遼寧艦也根據艦本身尺寸選擇搭載一定數量艦載機,而不會滿載更多戰機,航空母艦跑道有限,不能等同於地面上的機場。你要知道航空母艦上起飛一架飛機各種費用支出特別大。這裡有一組數據,例如美國F-22戰機每小時飛行成本為23萬元人民幣,蘇-27/蘇-30系列戰機每小時飛行成本約14萬元人民幣,我國的J-20每小時飛行成本為19萬元人民幣。基於以上原因所以在航空母艦上不會多放艦載戰機,夠用就好了。如果從實戰考慮航母隨時能起降戰機投入轟炸或執行更多任務,互不影響。這樣才起起到航空母艦的應有作用。在未來的10萬噸級航母甲板上也不會超過艦載機30架。


喀秋莎61589681

圖為中國遼寧艦遠洋演練圖

遼寧艦早已成為中國海軍的“航母大學”,即是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的第一艘訓練艦,其意義和影響不可謂不深遠,遼寧艦的入役宣示著中國正式進入“航母時代”。

圖為殲-15艦載機起飛圖

如題所問,6萬噸的遼寧艦為何只搭載20幾架殲-15戰機呢?

按照國際慣例,每個擁有航母的國家都不會選擇滿載或者超負荷搭載艦載機,原因有二:

第一、和平時期,沒有必要,因為在和平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執行遠洋演練和戰略威懾;

第二,和平時期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自身國家的重要航線和解決小規模的局部衝突,譬如美國航母駛進中東等。

通俗來講,也就是說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又能滿足自身國家的戰略利益是一舉兩得的事情,相對戰時不可同日而語,在戰時航母是需要達到“最大戰鬥力輸出”的。

圖為美國“尼米茲”航空母艦

此外,即使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當前也未做到滿載或者超負荷搭載,10萬噸級的航母理論上可以搭載100架艦載機,平均1000噸位可以搭載一架,而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僅搭載了約70架戰鬥機,這些戰機在空中預警機、空中授油機、電子戰鬥機的協同下可以完成不同狀況下的多元化作戰要求。而且,航母雖然安裝了近防武器,但是,也要留下幾架艦載機來守衛航母,換言之,就是在緊急狀態下保護航母的。

圖為遼寧艦上的殲-15艦載戰鬥機

同理,中國的遼寧艦從改良升級之後的定位就是一艘訓練艦,雖然可以最多搭載36架殲-15戰機,但是,在和平時期的環境下執行遠洋演練之時,因為在和平時期航母沒有“最大戰鬥力輸出”的需求,換言之,就是沒必要滿載。

圖為殲-20戰機

目前,世界各國共計擁有數萬架戰機,在當今的國際大環境中,對於戰機的採購、升級、維護和操作等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是很多國家不能承受的,譬如:F-22戰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約23萬人民幣,蘇-27/蘇30系列戰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約14萬人民幣,殲-20戰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約為19萬人民幣,如果擁有上千架此種戰機,就真的應驗了那句話——買的起用不起!

圖為俄羅斯戰機攔截美國偵察機

退一步講,在當前的環境下戰機除了攔截不明國籍的戰機之外,最多的就是執行和平行動、反恐、閱兵、人道主義援助等,並無太大價值的發揮。這就好比東南亞和歐洲的一些小國家,它們也採購戰機,但是,僅僅是象徵性的採購,保持象徵性的戰鬥力而已。


墨墨觀察

看了很多回答,不兜圈子。按比例算,以美國10萬噸尼米茲級航母為例,一個航空聯隊可以搭80-90架飛機,其中戰鬥機F14 20-24 架,F18 20-24架,攻擊機A6 20架,固定翼戰機至少可以放60架。現在F14和A6都退役了,改由F18E/F來替代所有制空和攻擊任務,一個航空聯隊非戰時也就60-70架飛機,其中F18也就36架-48架。

結論,遼寧艦按排水量比,搭載的固定翼戰鬥機數量較少。原因嘛,大家都清楚,蘇聯時代的航母裝載大量反艦和放空導彈浪費了大量空間。經過改裝,遼寧艦可以上24架殲15已經做到了極致。

再有就是滑躍甲板的效率比蒸汽彈射差很多,跟電磁彈射差更遠。遼寧號作為訓練艦,幫我們培養了更多的飛行員及其它航母作戰戰術,後續中國的航母會快速提升作戰效能,就像我們的大驅已經進入世界前列……


冰城餃子George

航母走到今天,已是末路。如今航母編隊在大洋上隱蹤已無可能,要有超強反潛能力和防空能力應對潛艇和導彈的飽和攻擊,隨著戰機作戰半徑提升,如戰機作戰半徑超5000公里,航母能躲的海域會很少,接近海岸線5000公里內就會成為岸基戰機飽和攻擊對象。目前戰機還在2000公里作戰半徑級別,大航程還有段時間來突破,航母還有點用。隨著戰機發動機推力和氣動的突破(這個應該很快),滑躍其實比彈射更可靠。航母本就是彌補戰機航程產生的,核心是制空,屬制海向制空轉換的過渡產物,不值得狂造,有幾艘驗證怎麼打擊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